• 瀏覽: 20,659
  • 回覆: 43
  • 追帖: 3
  • 分享: 2
+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已經講要寫既目錄做出來
睇下大家仲有咩感興趣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隱藏]
1553B 總線
1553 標準是最重要的一環。沒有它,之前提到的雷達、導航系統的改進計劃,等于空中樓閣。

上世紀 60 年代時,由導航/平顯/武器瞄準系統(INS/HUD/WACS)組成的綜合火控系統,配上遠距空射武器,使戰鬥機如虎添翼。但作戰信息數據總量暴漲,而設備間接口各異,互聯協同難度大,成為作戰效能的瓶頸。同時,由于缺乏統一標準,開發、維護和改進的成本不斷上升。于是 1973 年后,美軍方先後公布 MIL-STD-1553A(USAF)標準和 1553B 改進標準。粗略的說,單個機載電子設備就類似于計算機局域網 LAN 中的單個計算機,1553 標準類似于通信協議,堪稱現代作戰飛機電子系統的“脊梁骨”。其核心就在于“標準”二字。有了 1553,雷達光電探測、導航、本機傳感、座艙顯示、外掛管理和火控計算機等得以完美的聯結綜合,構成了第三代戰鬥機標誌性的分布式集中控制系統。F- 16A 是採用 1553A 標準的第一種作戰飛機。

以雷達為例,之前提到的先進的人機界面,需要火控雷達具有複雜的對外接口,同時脈衝多普勒雷達又需要強大的內部接口進行處理運算。如果沒有 1553 這樣先進的總線,這兩個接口的性能都要大打折扣。

  1553 總線具有高速、靈活的特點,通信效率高,修改、擴充和維護簡便。下面列舉一些數據,熟悉計算機的朋友應當有所體會:MIL-STD-1553B 是數字命令/響應式分制多路傳輸數據總線,傳輸速率 1M 比特/秒,足以滿足第三代作戰飛機的要求;字長度 20 比特,數據有效長度 16 比特;半雙工傳輸方式,雙冗餘故障容錯方式,傳輸媒介為屏蔽雙絞線。

  1553 總線的冗餘度設計,提高了子系統和全系統的可靠性。總線本身(包括總線控制器、雙絞線、偶合器等)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超過 10,000 小時,在全系統中基本可忽略其故障率,比殲-8Ⅱ原有聯結方式好得多。同時可以省去殲-8Ⅱ設備間複雜繁瑣的點對點聯結,僅此一項可令全電子系統的重量減輕約 5%,並節省空間、耗電。數字傳輸方式與傳統的模電方式相比,速度更快、反應時間更短、保密性更好、抗干擾能力更強,能充分發揮火控設備性能。字差錯率小于千萬分之一。在後勤維護方面,標準的接口、插卡非常容易拆卸,可以方便的通過數字式工具進行測試/虛擬。經測試僅地面測試一項,就可比以往減少 30% 的維護工時。

  “和平典範”以 1553B 標準為基礎的航電系統,比殲-8Ⅱ原有系統提高了一個台階。其火控/導航狀態分工清晰明確,信息處理速度快,維護升級簡便,擴展性強。此外西方武器系統基本上都符合 1553 標準,我國引進的一些先進武器只需進行相應改進,即可自行加裝到“和平典範”上。更重要的是,1553 標準決定了不同廠商的航空電子設備的規範化、標準化,有助解決我國航空工業的一些問題。儘管“和平典範”計劃夭折,我國仍確立了 1553 的標準地位,同時開發了更先進的光纖 1553 接口技術和設備,並進行了新型光纖總線的研究。日前我國已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1553B 總線協議接口芯片。

[ 本帖最後由 hellowhite123 於 2008-9-4 09:26 PM 編輯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1987年中方將2架殲八2戰鬥機和一架1:1實體模型運抵比斯派格,到88年雙方完成航電系統的安裝及測試。首架現代化的殲八2戰鬥機于1988試飛成功,隨后飛抵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進行全面的試飛,到1989年中美雙方已經完成大部分試飛項目,美方經過試飛后認為改進后的殲八2的作戰能力相當于美國F-16/J79。和平典範工程還包括俺國引進我國AIM-7M中距攔射導彈,同時雙方還探討用F404發動機改進殲八2的可能性。

1989年,美方單方面中止和平典範計劃,雖然后來格魯門表示可以完成這個項目,但以不良部分改進為由要求中方多支付2-3億美元,在這樣的情況下,中方放棄此計劃。但兩架飛機並沒有立即回國,1992年老布什總統離任前下令“簡單了結”中美原有的防務合作計劃,為此2架殲八-2和那個實做模型,還有MK46-2魚雷,TPQ-37炮兵雷達及黑鷹備件交付中國。按照離子魚大佬的說法;我國航空技術人員通過在“82工程”中與美方進行的合作,在被孤立和封鎖了20餘年后,又得以了解了世界先進航空技術發展的情況和現代化空戰的特點,尤其對于先進航空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對于戰鬥機作戰能力的巨大促進作用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同時開闊了視野。這方面的收穫可以說是“82工程”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實際上殲八2最新的型號都是在82工程的基礎完成的。

89 年后,“和平典範”最終夭折,但影響是深遠的。我國技術人員切實的學習掌握了美方設備和軍企人員的先進技術,更重要的是深刻體驗了西方先進航空技術的整體性、可發展性和前瞻性。這一嘗試雖沒有直接成果,但進一步明確了我國戰鬥機技術追趕世界一流水平的方向和道路。因此,筆者認為實施“和平典範”的結果,應該說是成敗各半,從長遠角度看甚至是成功的。

  在中美合作取消不久后,殲-8Ⅱ改進型的指標已遠超出“和平典範”水平,發展出了殲-8ⅡM 等若干改進型。新的改型具備了一定的超視距空戰和對地攻擊能力。其中突出了綜合火控系統的研制,力圖實現“和平典範”未盡的任務。新的殲-8Ⅱ改型,通過脈衝多普勒雷達、數字式綜合火控系統、空中受油技術、組合式自衛電子對抗系統、新型外掛系統、可靠性和維修性改進和氣動設計等一系列改進,最終將接近第三代戰鬥機的水平。筆者認為,儘管我方未能獲得原定數量的 APG-66 雷達,但此雷達為多國所採用仿制,我方進行研究借鑑並無困難。而俄羅斯的 ZHUK 雷達更是殲-8ⅡM 型的外銷標配。同時通過我國科研人員的長期努力,在上述方面,乃至中距空空導彈、空中加油技術、慣導/GPS 綜合導航技術、高速光纖總線等領域都取得長足進展。這都是“和平典範”從未觸及的領域,具有重大意義。

   總而言之,“和平典範”是我國戰鬥機技術發展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影響深遠。同期國產新型殲擊機的設計更是以西方標準貫穿始終,真正發起了自行研制第三代戰鬥機的衝擊。因此,美國給予的先進裝備,並不是最值得珍惜的東西。深入體驗並再次肯定了先進的軍工設計生產思想和體系,才是這次國際合作中我方的最大收穫。

[ 本帖最後由 hellowhite123 於 2008-8-26 11:06 AM 編輯 ]



胎死腹中的J-8III




[ 本帖最後由 hellowhite123 於 2008-8-26 11:04 AM 編輯 ]



衰左


[隱藏]






[ 本帖最後由 hellowhite123 於 2008-9-4 09:46 PM 編輯 ]



資料實在太少。。。
不過穩到兩張比較新奇特的相
貼出來分享下






真係痴線
架架戰機都咁型



引用:
原帖由 七星螳螂 於 2008-6-29 21:17 發表
回應 Hellowhite123 #9 帖子

看 殲9 的模樣, 跟以色列的幼獅很似, 唔怪得有人話我地買了以色列的幼獅的專利權去自制J-10.
看來這真是我國自己發展出來的.
http://www.hangkongtu.com/Library/Jianjie/J-9/J-9_sanshitu.jpg
http://www.afwing.com/intro/lavi/lavi_schem.gif

真要比較起來的話,J-9和Lavi的共通點只有鴨翼一項,前者的機體佈置倒是挺接近
瑞典的J37雷電,不過J-9還要大上一圈:

http://upload.wikimedia.org

要說J-9是J-10的血親,我就覺得有點牽強,兩者機體結構和翼型都有很大差異,
但是中國的確從J-9的研發學到很多經驗,這點絕對脫不了關係

http://www.aerospaceweb.org/aircraft/fighter/j10/j10_schem_01.jpg

至於J-10與Lav主要共通的地方在於總體佈置,可是從機體結構來看,兩者的分別
也是很明顯,首先J-10的進氣口是可變式而非F-16/Lavi的固定式,此外機背明顯比
Lavi抬高,機鼻形狀更爲圓鈍以容納直徑較大的雷達天綫

兩者的發動機類型都有很大分別,繼而影響到進氣道設計以致機體結構排佈

J-10的翼面配置亦異於Lavi,Lavi是鴨式後掠無尾佈局,主翼翼根伸到鴨翼下方,
J-10的鴨翼位置較前較高,主翼是兩段式前緣的三角翼,尾舵和後邊條也更靠後

從開發J-10的背景來看,當時中國改革開放,鄧小平大幅削減軍事開支,使解放軍
一段時期內的預算還不如文革時期,開發團隊不能採用太高風險的設計方案,適逢
以色列因爲來自美國的壓力放棄Lavi,這時團隊冷手執個熱煎堆並非沒有可能

不過硬要因此說J-10抄Lavi,這樣講的人要麽不知道借鑑和模仿的差別,甚至完全
不懂飛機結構的知識

[ 本帖最後由 機龍 於 2010-4-26 10:01 PM 編輯 ]



引用:
原帖由 機龍 於 2010-4-26 09:42 PM 發表


從開發J-10的背景來看,當時中國改革開放,鄧小平大幅削減軍事開支,使解放軍
一段時期內的預算還不如文革時期,開發團隊不能採用太高風險的設計方案,適逢
以色列因爲來自美國的壓力放棄Lavi,這時團隊冷手執個熱煎堆並非沒有可能

不過硬要因此說J-10抄Lavi,這樣講的人要麽不知道借鑑和模仿的差別,甚至完全
不懂飛機結構的知識
鄧伯伯可是欽點要重新開發新的戰鬥機。。。
如果風險不高,就直接採用SAC的山寨版F-16而不是J-10
Lavi和J-10的用途也不一樣
LAVI主要是取代A-4用來做CAS
J-10就是本世紀最后一款截擊機(CD上某貼講法。。。)



鍵盤翻頁
左右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