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en Member
VIP
原帖由 劉婕 於 2023-3-22 10:08 發表 有形之手當然選擇救對自身有利益的銀行。 而 那些外資存戶佔多的就由它吧! 這才是資產轉移的高 手
原帖由 奇想二三 於 2023-3-22 21:41 發表 救了外資存戶,他們為了避險還是會將資金搬走,壯大別人;運用央行權力,選擇性救助,又為自己減債,做法相當陰損!人在做,天在看,西方必定為此付出沉重信用代價。
Silver Member
原帖由 劉婕 於 2023-3-23 09:21 發表 白面老做事一向陰損, 否則不會在近代挑動了那麼多場戰爭!
原帖由 dlive 於 2023-3-24 11:38 發表 其實呢單嘢點我唔明?
原帖由 劉婕 於 2023-3-24 11:43 發表 回顧2008年雷曼事件就會看到端倪, 美國人每隔十年八年, 就會搞一單大企業倒閉, 說是企業高層監管不力, 但又沒有人要孭鑊, 小投資者的血汗錢就被蒸發掉, 其實是尾國佬養肥啲羊後, 剪羊毛的陰損手段。
原帖由 dlive 於 2023-3-24 11:46 發表 咁衰㗎,咁呢次瑞信嗰啲嘢,會唔會影響好多銀行都係咁?
原帖由 劉婕 於 2023-3-24 13:54 發表 先是美國矽谷銀行出事, 繼而到英國矽谷銀行隨後, 再到瑞士信貸銀行被接管, 瑞士金管局把AT1的債券歸零, 但瑞信原本的市值是雷曼的兩倍咁大。可想而知不是監管不力咁簡單
原帖由 dlive 於 2023-3-24 13:56 發表 瑞信比雷曼大兩倍,咁損失幾悲慘重,香港怕唔怕牽涉到?
原帖由 劉婕 於 2023-3-24 14:06 發表 瑞信在香港只是做下牛熊証, 窩輪等衍生工具, 買它的債券大有人在, 今次損失慘重! 不似上次雷曼倒閉, 它委託中銀香港轉售的迷你債券, 最終由中銀香港食死貓負責賠償, 當年毒傳媒和犯民議員教路小投資者 可向中銀索償, 最終得逞!
原帖由 dlive 於 2023-3-24 14:13 發表 上次雷曼係中銀孭咗鑊,可能經過上次嘅事,依家啲人唔搞咁多嘢冇買外國債券。
原帖由 劉婕 於 2023-3-24 14:20 發表 笨過就會變精, 中資銀行現在十分穩健, 做人民幣, 外幣交易, 定期, 股票買賣和樓宇按揭! 其他涉高風險的都會審慎通過嚴格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