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8,397
  • 回覆: 6
香港作為人民幣最大離岸交易地,對「人民幣國際化」一詞絕不陌生
很多人以為「國際化」就是要對表美西,放棄資本管制、完全自由兌換
在我看來,這是完全錯誤!

======

2022又是見證歷史的一年,美西集體衰退是無可避免了
由於美西需求減弱,包括中國以內的發展中國家,出口必然受影響
然後是工廠開工不足,失業率上升等各種全球性問題
由於美西的錯誤,幾乎全人類都要硬食惡果

有沒有人想過這一切是怎樣發生呢?
為什麼我們必須出口去美西呢?
自己勞力生產出來的東西,留來自己用不香嗎?

這就關聯到二戰後,特別是70年代後的國際金融
本質上就是美西開動印鈔機,白嫖發展中國家的資源勞力和產品
「人民幣國際化」的根本,就是拒絕被美西白嫖,讓國際貿易回到有價值的物質交換

破解美西衰退造成的全球經濟困境,道理很簡單
發展中國家物質需求是巨大的,以自身的需求撐起工廠生產,不再依賴美西貨幣
新的金融體系將由無數多的雙邊貨幣互換為基礎,當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就是人民幣,這是產能規模決定的
當所有與中國的交易國都以雙方貨幣結算貿易,就是真正「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天



當有一天我們對美西的出口減少,請不必驚慌,因為這代表美西白嫖的時代結束了。

[ 本帖最後由 starr 於 2022-9-27 07:38 編輯 ]



西方特別是歐洲,真正的好日子是從1970年代開始。
1960年代世界共產主義運動風起雲湧,根本原因正是當時全世界經濟停滯,民生潦倒。1970年代開始第三次工業革命大爆發,生產力倍數提升,社會財富迅速增加,加上信用貨幣的推行,貨幣發行無上限,虛擬財富更是幾何級數暴漲。其后的80年代-90年代,蘇東解體,歐洲猛吸一口大血,中國加入世界經濟,提供無窮的血汗勞動力為西方人生產廉價商品。
西方經歷了40年的盛景,2008年泡沫破裂,西方由盛轉衰,到如今14年,問題和矛盾積聚已經不可調和,全面爆發了。



(續)

當有一天我們對美西的出口減少,請不必驚慌,因為這代表美西白嫖的時代結束了
取而代之的,將是與大批發展中國家的貿易量激增,特別是鄰近地區與天然資源豐富國


前面說了,新的金融體系將以大量雙邊形式出現,香港如何保持最大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競爭力呢?
1. 語言。過去300年無疑是英語的輝煌時代,但隨英語系五屎眼衰落,作為歷史常態的雙邊語言將回到舞台中心。東南亞/東北亞/阿拉伯/俄語區/法語區/葡語區等不同地區的語言專材,香港教育準備好了嗎?
2. 文化。殖民剝削是眾多發展中國家的殤痛,香港要吸引交易必須弘揚中華精神海納百川消除一切歧視文化。從法律及公眾教育做起,消滅作為「二鬼子」扭曲的自尊自大文化,大力打造新香港的國際形象
3. 維持。維持既有零關稅、免簽證等商務便利
4. 改革。金管局、貿易署、證交所及司法系統要適應新時代發展,廢棄過時落後的陪審團促進效率等

[ 本帖最後由 starr 於 2022-9-27 10:39 編輯 ]



西落東升,還看亞太團結程度。
東盟與上合組織,至關重要!



[隱藏]
人民幣國際化仍任重道遠。以中國商品貿易量世界第一,但人民幣在全球的使用量只佔2.5%,雖已是全球第四大,但遠遠落後於美元和歐元。連日落帝國都高人民幣一倍以上。


主要貨幣的支付金額排名中,美元、歐元、英鎊分別以40.51%、36.65%、5.89%的佔比位居前三位。


https://www.stcn.com/xw/sd/202201/t20220121_4099173.html



可想而知殖民帝國數百年來靠搶略而建立的底子仍然深厚,世界貿易的規則仍被把持著。


由俄帶領的去美元化革命剛剛開始,是撼動世界秩序的第一步。但以中國的取態仍是希望現有秩序繼續維持,在現有秩序下逐漸搶佔主導權。靠的是強大的工業制造能力和龐大的消費市場。期望以此增強人民幣的交易佔比,任重道遠⋯⋯



2022-09-28 14:40·金投網
僅剩不到300億外匯!孟加拉國關鍵時刻用人民幣對沖美元升值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48315372330959399

美聯儲接連大幅加息后,美元強勢走強,雖然對投資者來說是“避風港”一樣的存在,但是在國際貿易結算體系中卻同“過街老鼠”一樣,誰見了都想避得遠遠的,尤其是一些抗風險能力小並且還處于違約風險邊緣的新興國家。
孟加拉國就是其中之一。受美元走強的影響,孟加拉國貨幣塔卡兌美元至今已貶值了近25%,由于擔心本幣繼續貶值導致外匯儲備縮水,該國正準備在國際交易中轉向使用其他貨幣。在眾多選擇中,人民幣成了孟加拉國最先注意到的替代貨幣。



美債“不香了”?全球買家正紛紛拋售美債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A112SbLW7P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倪浩】據彭博社11日報道,美聯儲、各國央行、主權基金、全球商業金融機構等正紛紛從規模達23.7萬億美元的美債市場上撤退,一改往日全球各路買家爭相購買這一被認為是“全球安全資產”的熱鬧場景。“美債不香了”正成為許多市場人士的新判斷。

資料圖

據彭博社報道,美聯儲是拋棄美債的主力軍。面對40年來最高通脹水平,美聯儲一方面持續大幅加息,一方面以停止到期投資的方式進行縮表。美聯儲官網數據顯示,新冠肺炎暴發以來,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擴張了一倍多,超過8萬億美元。在美聯儲開啟緊縮貨幣周期后,按美聯儲貨幣正常化計劃的縮錶速度,到2025年中,這個規模可能會下降到5.9萬億美元。

如果只是美聯儲拋售美債,還不足以讓市場過于焦慮,但現實是,一些主權基金也在賣出美債。據報道,日本東京的大型養老基金和壽險公司因美債大幅下跌進入負值區間不能繼續買入。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6月,日本超過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海外美債持有國,然而,這一美債的最大買家現在卻正在助推美債的歷史性大拋售。有數據顯示,自3月美聯儲加息以來,央行、養老基金以及幾家大銀行基金在內的日本官方機構已持續淨拋售了高達2300億美元的美債,創下2005年以來的最長連拋紀錄。但新的買家到底在哪裡,現在還無跡可尋。

除此之外,還有一支強大力量加入了拋售美債的行列,那就是各國央行。美元指數持續走強,非美元貨幣隨之紛紛貶值。各國央行開始在外匯市場上拋出美元外匯以阻止本國貨幣下跌,還有部分央行為增加美元儲備將手中持有的美債賣出換成美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顯示,今年新興市場國家的央行外匯儲備已減少3000億美元,全球範圍內各國央行外匯儲備合計減少約1萬億美元。日本和韓國僅8月和9月減少的外匯儲備就超過1000億美元。

商業銀行也緊隨各國央行的腳步,減少對美債的持有和購買。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商業銀行購買的美國國債規模已跌到2020年末以來的最低水平。

美債大買家們步調一致的減持行為讓市場更為悲觀。彭博美國國債總回報指數今年已虧損13%,幾乎是2009年四倍,是該指數自1973年以來最差的年度表現。

10月11日,美國國債跌幅擴大,作為全球資產價格之錨的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升10個基點至3.99%,再度迫近4%。美銀分析師指出,到2023年第一季度,美國聯邦基準利率、美債收益率都可能升至4.3%-5%的範圍,這表明美債存在繼續被大幅拋售的預期。

美聯儲進一步緊縮的前景日益明確,美債市場的悲觀情緒依舊難以消除。長城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吳金鐸11日告訴《環球時報》,美債被拋售的主要原因是美債收益率大幅上行而價格大幅下跌,且波動非常大,加上美國高通脹,扣除通脹之后的實際收益率吸引力很有限。

而美債被拋售則折射出國債發行人美國政府的困境。吳金鐸表示,債台高築的美國政府未償還的國債總規模已突破31萬億美元,進一步逼近31.4萬億美元的法定債務上限,這意味着如果美國政府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拜登政府今年可能將再度面臨“財政懸崖”,甚至可能重演“政府關門”。

這名專家表示,隨着美國國債發行難度增大,美國的財政擴張也越來越難,政府開支受限,這意味着拜登政府包括《芯片和科學法案》、《削減通脹法案》等一系列經濟刺激計劃和軍事開支需要的額外資金更加難以籌措。

吳金鐸同時表示,如果美聯儲因美債發生危機而再度重回量化寬鬆,不僅會使美聯儲前期抵抗通脹的努力白費,也將使得美債作為全球最重要安全資產的公信力大打折扣,美元資產對全球資金的吸引力也將弱化。



港府要早作準備,與美元脫勾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