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6,375
  • 回覆: 3
這個世界,謠言不會止於智者,因為智者太少。

周二(九月二十日)黃昏,網上流傳一段「假消息」,內容如下:

「9月21(周三)早上10時半 比卡超見記者

10月1日起取消酒店檢疫,改為0+3,入境人士之疫苗通行證於入境起計首3日將設定為黃碼,亦即不能進入受限於疫苗通行證嘅高風險場所⋯⋯

.9月22日起,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現時4人羣組限聚令將放寬為8人

.取消餐飲處所營業時間限制

.取消現場表演及跳舞活動限制」

這段假消息,很快就在WhatsApp等社交媒體瘋傳,最後當然證明是流料。不過,這段假消息的傳播,還有很多值得研究、反思的地方。

這段「消息」講到「似層層」,由於內容很具體,不可能只是聽到了人說而誤傳,可見此「消息」是有人刻意編造出來的,可能有幾個原因:

一、「貪得意」。這個世界有很多無聊人,文雅一點,可以稱之為「戲仿」。由於幾年前政治戲仿的風氣大行其道,初則仿效諷刺,繼而造假搞笑,不能排除編造者的動機是惡作劇。

二、催促政府加大放寬。社會上有不少人不滿政府種種檢疫及限聚措施,而政府亦的確正在研究是否可以把來港的隔離期改為「0+7」,而編造者可能是見到政府放寬隔離政策遲遲未公佈,便創作一大堆放寬措施,意圖迫使政府澄清,並盡快宣佈放寬限制的消息。

三、攻擊政府的放寬措施無效。傳聞政府研究中的放寬措施是「0+7」,而這段假消息聲稱是「0+3」,反映造假者可能認為「0+7」仍是太緊。另外,他又創作了一大堆其他的放寬措施。製作假消息者心懷惡意(Malice),造假去攻擊政府將推出的放寬措施不足夠。

無論如何,假消息廣泛流傳,就會產生真效果。包括一、特首李家超並無宣佈放寬措施,就會造成政府決策緩慢低效的印象。

二、政府若宣佈「0+7」的放寬政策,由於社會上已有了「0+3」的期望,就會對「0+7」政策不滿。

據悉,政府官員在當天晚上被傳媒查詢的時候,私底下澄清相關消息是假的,至少制止了傳統傳媒繼續把假消息散播。

當政府面對假消息的時候,通常會出現兩難的處境。若然澄清,就擔憂遇到假消息就澄清,下次傳媒問及醞釀中的真消息時,如不澄清,就等如變相證實了傳媒的推測;另外,政府的大方向也是放寬限制,若大力澄清這個假消息,會給人反對放寬的感覺,與政策方向背馳。

不過,我認為這些考慮只屬技術性,政府面對有人蓄意造假時,對方的動機是政治性,政府還是澄清為好。否則,上述的假消息就有推升了市民對放寬到「0+3」的期望。

我奉勸市民萬莫造謠。借用西方自由主義哲學家卡爾.波普名著《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他認為極權政府是自由的最大敵人,我倒認為,濫用自由的市民,同樣是自由社會的大敵。像上述這種精心編造假消息的人,才是自由社會的真正敵人。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1395/20220922/1000307/專欄-李彤-開放社會的真正敵人-巴士的點評

為何歐美要立法規管假新聞或假消息?
就是因為知道對政府施政的保護, 和對穩定社會有一定的作用!



特區政府一直都在研究應否立法規管假新聞或假消息,傳媒大多反對,認為會損害新聞自由。但假消息氾濫,會造成嚴重後果,特別是在政治動盪的時候,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度低,即使政府即時作出澄清,效果亦有限。政府唯有防患於未然,及早立法規管,加大蓄意發放假消息的人的機會成本。

自由和自律是一對雙生兒,沒有自律、只有自由的社會,亦是相當可怕的。



現代社會,信息傳播太快,謠言通常聳人聽聞,輕易吸引眼球,傳播更快。而闢謠卻通常少人關注。
所以,謠言殺傷力非常大。
新聞界掌控信息的傳播,也掌握了信息的演繹,事實上也掌握着信息的生產。在現代社會等于手握輿論權,掌握着人民的思想。權力極大。他們當然不願意受到約束。
新聞界的所謂“妨礙新聞自由”云云,只是表面理由,真實理由是不願減少“掌控人民思想的權力”。



造謠太容易, 不受法律約束的情況下, 造謠者就會肆無忌憚地去破壞社會安寧, 從而達到煽惑的效果。
濫用新聞自由的傳媒,才是自由社會的大敵。像上述這種精心編造假消息的人,正是自由社會的真正敵人。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