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14,221
  • 回覆: 154
  • 分享: 3
+6
新冠患者不藥而愈 促效外國策略共存

不可能「清零」防疫措施靠害港人。隨着新冠肺炎變種病毒Omicron成主流,數據顯示此病毒殺傷力大減,西班牙將新冠病毒當流感處理,英國更宣布成風土病及本周解除防疫措施,法國下月亦逐步放鬆防疫措施,而本港仍沿用疫情初期的高規格防疫,惟未能清零,百業卻已被打殘。有專科醫生直指Omicron如傷風感冒,本報訪問多名不同時期確診的康復者均指病情輕微,有90後女生及移英的一家更不藥而愈。有議員直指若有數據證明Omicron病情較輕,則應檢視是否仍然沿用嚴苛的措施。

新冠患者不藥而愈 促效外國策略共存不可能的「清零」防疫措施靠害港人。隨着新冠肺炎變種病毒Omicron成主流,數據顯示此病毒殺傷力大減,西班牙將新冠病毒當流感處理,英國更宣布成風土病及本周解除防疫措施,法國下月亦逐步放鬆防疫措施,而本港仍沿用疫情初期的高規格防疫,惟未能清零,百業卻已被打殘。有專科醫生直指Omicron如傷風感冒,本報訪問多名不同時期確診的康復者均指病情輕微,有90後女生及移英的一家更不藥而愈。有議員直指若有數據證明Omicron病情較輕,則應檢視是否仍然沿用嚴苛的措施。


近日各國紛紛放寬防疫措施,港府卻仍實施最嚴厲規格防疫,年關前多個行業被勒令停業,數以千計市民要坐「疫監」,野豬及倉鼠更小命不保,惟「重典」下卻久久未能清零,令人質疑防疫政策屬矯枉過正。

「類似感冒,全身有少少攰,少少喉嚨痛。」今年30多歲的David(化名),早前確診後被送往醫院隔離治療,醫生指他肺部沒有花,期間有發燒及感疲倦,約兩周後出院,其後如常跑步運動,並無後遺症。而坊間更流傳染疫患者會導致不育,但David康復後接受精子測試證實一切如常,更造人成功將為人父;他又指,同期確診的一名女同事康復後亦懷孕,並誕下健康嬰兒。

另一名90後女生小草就屬輕症患者,她稱因腸胃不適求醫檢測後確診,被送往亞洲國際博覧館的社區治療設施,曾一度失去味覺和嗅覺,感覺肺部有不適,惟醫生只是每日致電問診,只着她多喝水和休息,10日後不藥而愈,其後覆診也沒發現身體異常,「當時做足晒防疫措施但都中招,有時真係覺得啲防疫措施係太過Over(過度)!」

移英三口家 休息10日康復

港人陳先生表示去年6月移居確診宗數高企的英國,近期一家三口均確診,當局要求他們在家隔離10日,只在病情轉壞時才致電求助,期間6歲女兒持續發燒3至4日,陳和妻子則沒胃口及感到疲倦,10日後一家人已徹底康復,毋須藥物治療,「我好番真係覺得只係一場感冒,但香港政府就如臨大敵,有人感染就圍封成幢大廈,學吓外國共存做法,等市民過番正常生活!」

無論在港或在英國的確診者大都病情輕微,有人更不藥而愈,令人質疑新冠肺炎就如流感。翻查資料,去年1月至今年1月中,本港有約3,000宗新冠病例,大部分屬輸入個案,期間有68人死亡;醫管局數字顯示,累積死亡的213人當中有88%為65歲或以上人士。反觀每年冬季流感數字,2020年有182宗重症,113人死亡;2019年更有601宗重症,356人死亡。若按死亡率大約0.1%推算,這兩年的感染人數介乎11.3萬至35.6萬之間。惟去年至今年1月中,並無錄得流感重症及死亡個案。

酒吧不滿停業 盼訂立機制

每次疫情反彈,政府例必勒令部分行業停業,酒吧業界深受其害。香港持牌酒吧會所聯會創會會長梁立仁慨嘆,疫情初期嚴厲停業無可厚非,惟持續兩年的疫情對市民影響就如傷風感冒,而必須打疫苗才可進入的酒吧,仍被政府麻木追求數字而再次停業,對此深感憤怒及無奈,盼檢討苛政,訂立機制令業界適應。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林緯遜直指,Omicron病情如傷風感冒,南非及歐美的確診者病情較輕微或與他們本身曾疫染而有抗體有關,惟本港染疫人數少,故病毒對港人的致病率仍存不確定性,理論上接種疫苗達至九成後應可檢視及改變防疫策略,惟目前仍需維持相關措施。

社福界議員狄志遠稱,防疫政策要視乎社會取態,外國要與病毒共存有更多自由,惟他認為香港的目標是清零,要與內地通關是一個趨勢,相信通關能夠幫助不少行業,惟若有更多數據證明Omicron病情較輕,則應檢視是否仍然沿用嚴苛的措施。

食物及衞生局發言人稱,「動態清零」的抗疫策略是以香港社會整體福祉為依歸,市民過去兩年生活大致如常。與內地盡快恢復免檢疫通關是特區政府頭等大事,做好防疫工作亦是政府最重要責任,需確保不會為國家帶來額外的健康風險。

==============================================================================================================================================

你哋點樣話清零不可能、不切實際都冇用。一國大於兩制,香港只能夠緊跟,不惜代價「動態清零」,「社會面清零」!


新聞來源連結: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要港要聞/odn-20220123-0123_00176_081/防疫矯枉過正--百業復甦遭煞停

[ 本帖最後由 hfceddie 於 2022-1-23 11:46 AM 編輯 ]



人人都話曱甴殺之不盡,唔通我地就唔去防曱甴,學曱甴屋屋主躺平養曱甴咩?


外國唔做好防疫就話共存。應該向佢哋索償全球經濟損失


引用:
原帖由 peter925 於 2022-1-23 11:53 AM 發表
人人都話曱甴殺之不盡,唔通我地就唔去防曱甴,學曱甴屋屋主躺平養曱甴咩?
非常貼切例子,講得好啱。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hfceddie 於 2022-1-23 11:40 AM 發表
新冠患者不藥而愈 促效外國策略共存

不可能「清零」防疫措施靠害港人。隨着新冠肺炎變種病毒Omicron成主流,數據顯示此病毒殺傷力大減,西班牙將新冠病毒當流感處理,英國更宣布成風土病及本周解除防疫措施,法國下月亦逐步放鬆防疫措施,而本港仍沿用疫情初期的高規格防疫,惟未能清零,百業卻已被打殘。有專科醫生直指Omicron如傷風感冒,本報訪問多名不同時期確診的康復者均指病情輕微,有90後女生及移 ...
好在可以跟一國動態清零先可以仲有命上香討

多謝國家



係疫情爆發初期, 西方主流國家都建議群體免疫, 2年後西方苗證明唔係咁掂, 加上群體免疫原來係無限輪迥, 中完招可以再中, 為左盡快重啟經濟, 就用躺平抗疫, 點知經濟愈來愈差, 仲話中國累全世界. 反觀中國佢地重視每個人民寶貴性命, 所以選擇同西方完全唔同既策略, 由清零發展到動態清零, 反而諗住經濟會衰退, 點知仲有增長.

其實疫情係一次好機會審視下經濟模式, 以香港來講, 一直係外向形經濟, 靠外資, 經過黑暴事件加上疫情加持, 經濟問題就出現了, 所以香港最好趁疫情呢段時間做下改革, 唔係下次疫情來襲係無能力令經濟復甦, 本身香港無特別技能, 要學阿爺內循環, 係有點困難. 一國兩制下, 香港好多機會, 只係殖民管治未改革, 難同阿爺整合, 當管治架構能脫胎換骨, 動態清零或者一D需要短時間作出快速行動既政策就可以做到, 唔係好似特首話香港唔可能即刻禁制就做到.

香港其實係採取半放半緊政策, 即係西方既抗疫模式, 唔第五波就奇, 明明可以防止輸入個案, 又要免檢疫由高風險地區入來既人, 加上本港有部份人抗疫意識低下, 先造成一獲比一獲, 獲獲金既第五波疫情, 經濟要復甦要更加努力. 加上因為疫情長時間未消退, 單靠政府派錢唔能夠解決問題, 如疫情真係長達10年, 政府亦唔可能年年派, 所以唯一可以做就係速戰速決, 盡快令到疫情可防可控, 唔係無蓋雞籠, 個個都放入來播毒, 當疫情係可防可控, 經濟活動先可回復正常.



東西好波


引用:
原帖由 綠腳趾 於 2022-1-23 12:09 PM 發表

好在可以跟一國動態清零先可以仲有命上香討

多謝國家
其實好簡單問題, 如果疫情短時間唔會消失, 係長時間存在10年甚至唔會消失, 共存只會造成愈來愈多人命損失, 要經濟回復只有動態清零, 一有確診即刻處理, 唔好等佢有苗頭擴散, 外來要全部檢疫隔離無分地位身份, 內部就要做好抗疫, 優化安心加追蹤功能, 只有咁經濟先可以慢慢復甦, 如果日日都幾百甚至幾千確診, 係好難做到經濟復甦.

香港如果選擇動態清零可以一齊同國家隊有錢齊齊搵, 反之想與病毒共存, 人民只可以日日生活係惶恐之中.



同一份報紙轉頭又會話防疫無力, 病毒擴散


[隱藏]
依家D曱甴無得搞事就用防疫來搞小動作


香港鼠患情況向來嚴重, 共存良久都冇問題喇............


樓價不斷升,超市仲好生意,應該是經濟是因因向榮先至啱喎


再派每人兩萬蚊,一定經濟好過以前


長者接種率偏低,若防疫放鬆,每日死亡二三十人,又能接受多少天?


[隱藏]
被人攬炒!所以語氣當堂口響!


鍵盤翻頁
左右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