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4,529
  • 回覆: 28
+3
四百個西湖水量。。。。。嘩。。。。

據河南省應急管理廳消息,截至周四(22日),河南此輪強降雨天氣已造成300.4萬人受災,至少33人死亡、8人失蹤。目前暴雨天氣仍然持續,多地發布紅



新聞來源連結:

https://www.hk01.com/article/653 ... utm_medium=referral



安德鲁·杰克逊将军后来当上了美国总统,他在第二次英美战争期间就宣布:“有必要灭绝全体印第安人部落”。南北战争的英雄谢尔曼将军说:“我见过唯一的印第安好人,就是死人”。
引用:
原帖由 dhammika2 於 2021-7-22 12:40 PM 發表
四百個西湖水量。。。。。嘩。。。。

據河南省應急管理廳消息,截至周四(22日),河南此輪強降雨天氣已造成300.4萬人受災,至少33人死亡、8人失蹤。目前暴雨天氣仍然持續,多地發布紅

https://cdn.hk01.com/di/media/images/dw/20210722/494855277070258176083219.jpeg/Dqfu_XOlUJrBenHURMJe6afFZBo-1eH1D7dnsw-3Z7M?v=w1280r16_9
5千年一遇。中國幾時有5千年數據?



引用:
原帖由 hospitalhead1 於 2021-7-26 09:05 PM 發表

5千年一遇。中國幾時有5千年數據?
你唔識咩叫五千年一遇就查下書先啦!



引用:
原帖由 dhammika2 於 2021-7-26 09:06 PM 發表

你唔識咩叫五千年一遇就查下書先啦!
又唔係我講,大陸講。關我咩事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hospitalhead1 於 2021-7-26 09:05 PM 發表

5千年一遇。中國幾時有5千年數據?
以「100年一遇」為代表的「N年一遇」類詞彙,是一組科學術語。簡單地說,它們意味著對於某事件來說,在觀察以往數據的基礎上,該事件在一年裡發生的概率。
例如對於某地域來說,我們觀測了該地100年的夏季降水數據,發現只有1次降水量大於1000毫米,那麼我們可以認為對該地來說,大於1000毫米的降水量就是「100年一遇」。也就是說,對於任何一年來說,該地降水量大於1000毫米的概率都是1%,而兩次1000毫米降水的「平均」間隔是100年。因此,100年一遇的意思不是「100年才出一次」,而是「每一年出現的概率都是1%」。



引用:
原帖由 hospitalhead1 於 2021-7-26 09:13 PM 發表

又唔係我講,大陸講。關我咩事
作者:舒樂樂

來源:知乎


  • 首先,“百年一遇”並不是100年只會發生一次的意思。

什么叫“百年一遇”。人們時常會誤認為“百年一遇”指“一百年只會發生一次”或者“如果已經發生一次,在未來若干年內不可能再發生”。“百年一遇”在專業上較準確的含義卻是“任意一年內都有百分之一發生概率的事件” 。
美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使用100-year event這種概念用于風險評估,目的是評價“在百分之一概率事件下,工程項目的可靠性”。相應的其實還有10-year, 50-year, 500-year 和1000-year的使用——全部都是10分之一,10分之一,500分之一,1000分之一發生概率的意思,“N年”通常指在統計上的回歸周期。每一個“N年一遇”事件都對應一個事件發生時的數值, 如降水的100年一遇,50年一遇和10年一遇對應水平可能是200,40和30毫米每小時。不僅洪水、暴雨有“N年一遇”的分級,乾旱和高温等也有“N年一遇”的分級方式。


“百年一遇”絕對不是100年內只發生一次的意思;它的確是極易讓人望文生義而導致誤解的詞,媒體和某些“專業人士”濫用專業詞導致了這種誤解。即使專業領域裡中常識的“百年一遇”在引用至公共媒體的時候至少需要做一個轉換。
這個“百年一遇”是中文翻譯后將詞義扭曲加重的例子。有讀者問“老祖宗留下來的語言裡就有這個詞,怎么能這個詞是翻譯而來的詞呢?”  請查看各版本的《辭海》和《詞源》,是否存在“百年一遇”且表達“罕見”意思的詞。縱然說“百年一遇”這詞在中文中存在,那么在工程上使用的“25年一遇”,“50年一遇”,“500年一遇”等等的詞在數學邏輯中與“百年一遇”是相同的,而且有精確的數值差別;日常語言中並不存在這樣的固定詞彙。


中文中有兩個常用詞“千載難逢”和“百年不遇”,意思都是極為罕見的事件。然后當我們把100yr event翻譯成“百年一遇”的時候,極容易讓人與經驗中的“千載難逢”和“百年不遇”關聯起來,誤認為100-year event是個“極為罕見的事件”,事實上卻不罕見。 在英文中的100-year event是個專業術語,而常用語中沒有含“100-year”來表述罕見的短語(英文中用Once in the blue moon表示千載難逢),當在專業領域使用時不會讓人誤解,流入日常生活時候的誤解比中文環境裡少一些。
來看看英文環境裡對這個詞的誤解。美國地質調查局的一段話:
What is a 100-Year Flood? the USGS Water Science School flooding information, page 1.
1960年代, 美國決定用1%年超越概率(AEP)的洪水,作為美國洪水保險項目的基礎。1%年超越概率洪水被視為一種在保持公共財產與過份嚴格的立法之間的較好平衡。因為,在任意一年洪水都有1%的概率等于或者超過“1%年超越概率洪水”,且平均回歸周期的間隔為100年, 所以通常寫作“百年一遇洪水”。 儘管“百年一遇洪水”是合理的詞,但它卻時常被不熟悉洪水科學和統計的人所誤解。



引用:
原帖由 hospitalhead1 於 2021-7-26 09:05 PM 發表

5千年一遇。中國幾時有5千年數據?
你到到覆貼都係唔妥自己國家,咁樣做人,往後仲有幾十年會好辛苦㗎!一係認真認識自己國家,一係的起心肝離開中國香港啦!

你選邊樣我都支持你



引用:
原帖由 hospitalhead1 於 2021-7-26 09:13 PM 發表

又唔係我講,大陸講。關我咩事
香港人中文屎又不自知!
等我講幾個例。
香港人成日笑簡體字愛無心。
問題愛字點解要有心先?中國古人都唔用愛、係用好。所以有百年好合就無百年愛合。
其次愛字本來就係指行走、同感情無關。咁要心黎托咩?
另外一個肌字本來就指皮膚、粉字指米碎。
香港人無知攞住本古書都唔知講咩?
所以係又作唔係又作仲字出黎代替重。



引用:
原帖由 hospitalhead1 於 2021-7-26 09:05 PM 發表

5千年一遇。中國幾時有5千年數據?
黃人眼盲



附件

Screenshot_20210726_211949.jpg(88.1 KB)

2021-7-26 21:24

Screenshot_20210726_211949.jpg

[隱藏]
說好的500億海棉城市呢?


其實可唔可以鏟晒佢重新規劃 ?


引用:
原帖由 montejo 於 2021-7-26 09:17 PM 發表

你到到覆貼都係唔妥自己國家,咁樣做人,往後仲有幾十年會好辛苦㗎!一係認真認識自己國家,一係的起心肝離開中國香港啦!

你選邊樣我都支持你
要批評先要認識!唔認識就係門外漢、連批評都無資格。
當年我反宗教、為左踩佛教用左三年時間去睇佛教講咩先去踩。
唔係而家班即食麵、現買現賣。



引用:
原帖由 woken 於 2021-7-26 09:26 PM 發表
說好的500億海棉城市呢?
邊個國家嘅海棉城市可以抗三百個西湖水量?



引用:
原帖由 woken 於 2021-7-26 09:26 PM 發表
說好的500億海棉城市呢?
有邊種海棉可以不停吸水㗎?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逆風的肥牛 於 2021-7-26 09:27 PM 發表
其實可唔可以鏟晒佢重新規劃 ?
在中國民眾要求追責的時候,美國的專家們卻從鄭州5號線的遭遇看到了不同的教訓。紐約時報引用紐約大學交通專家莎拉·考夫曼(Sarah Kaufman)的話說,“這太可怕了”。極端天氣因氣候變化而提前到來,本來應該在100年后發生的風暴,“有可能明天就來了”。
紐約時報的報道說,倫敦、紐約和東京等大都市的地鐵系統都已經老舊,雖然已經通過改進,加強了防洪能力,但本周中國的危機表明,“即使是世界上一些最新的系統(鄭州地鐵投入運營甚至還不到十年)也可能不堪一擊”。
在鄭州洪災發生前幾天,德國剛剛發生了同樣的災難,有160人死亡。此外,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伯利亞和美國太平洋西北地區也遭受了嚴重熱浪的衝擊。
美國地鐵和公交車乘客權益倡導組織“乘客聯盟”(Riders Alliance)的執行董事貝琪·普朗姆(Betsy Plum)表示,“問題的規模已經超出了我們的城市和州所能解決的範圍。”
紐約時報說,一些專家提出,隨着更多的極端洪災的到來,要永遠保護地鐵是不可能的。他們認為,人類應該對發展公共汽車和自行車給與更多的思考和重視。



鍵盤翻頁
左右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