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1,864
  • 回覆: 1
5月5日,紐約時報網站發表評論文章《拜登的對台政策魯莽而危險》稱,拜登表面上“低調、漸進”的對台政策會在實際上增加世界大戰的風險。如果認為美國既可以通過破壞“一個中國”約定來激怒北京,又可以用武力威脅來威懾北京,那就太魯莽了。
文章稱,在台灣問題上,美國欠缺力量和意志。在台灣問題上中方占上風的原因之一是地理因素。台灣距中國大陸約100英里,但距美國檀香山5000英里;在台灣島500英里的範圍內,中國大陸擁有39個空軍基地,美國僅兩個。另一方面,中國比美國更在乎這個問題,2017年,中方表示,台灣是中美關係中“最核心的問題”。相比之下,在美國人心目中,台灣問題沒有進入前七名。
文中還提到,五角大樓已就台灣問題對中國進行了18次戰棋推演,中國在每一次演習中都占據上風。
最后,作者向美國國內“鷹派”發問:“為了同台灣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他們願意讓多少美國人去冒生命危險?”
作者在文中為“台獨”站台,還不恰當地影射香港,觀察者網不予認同。以下為本文部分內容,僅供讀者參考:


紐約時報網站截圖


媒體對美國總統拜登外交政策的報道往往集中在他從阿富汗撤軍、對俄羅斯採取強硬態度以及同伊朗談判的努力上。但事實證明,這些行動的影響可能都比不上拜登為同台灣建立“官方關係”而採取的那些“低調、漸進”的舉措。因為只有他的對台政策才會在實際上增加世界大戰的風險。


他的做法是在推翻一個40多年來一直讓美國、台灣和世界獲益的“外交假象”。1978年,美國在與北京建立外交關係時同意“假裝”只有“一個中國”。


與之前的特朗普政府一樣,拜登團隊現在也在逐步削弱這個約定。去年夏天,民主黨人將“一個中國”這句話從政治綱領中去掉。今年1月,拜登成為1978年以來首位在就職典禮上接待“台灣特使”的美國總統。今年4月,他的政府宣布將放寬數十年來對美國與台灣方面進行“官方接觸”的限制。


這些政策增加了一場災難性戰爭的可能性。美國和台灣越是正式關閉統一的大門,北京就越有可能通過武力尋求統一。2005年,中國通過了一項法律,明確提出可在台灣當局宣布“獨立”時發動戰爭。近年來,中國一再以展示其軍事力量來應對美國放棄“一個中國”政策的舉動。正如哈佛大學政治學家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所言,“我所見過的所有中國國家安全官員,以及所有研究過形勢的美國官員,都認為中國會選擇戰爭,而不是失去它眼中對國家利益至關重要的領土。”


涉及保護台灣地區免受中國大陸攻擊,華盛頓的官方政策是“戰略模糊”:美國不會說它將如何回應。儘管如此,拜登政府已表示,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是“堅如磐石”的,要求對台灣防務作出更正式承諾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但無論美國是否正式承諾為台灣提供防禦,如果認為它既可以通過破壞“一個中國”約定來激怒北京,又可以用武力威脅來威懾北京,那就太魯莽了。

說魯莽是因為,威懾需要力量和意志,而在台灣問題上,美國在這兩方面都欠缺。據美國著名印度裔記者、《時代雜誌》主編法里德·扎卡里亞(Fareed Zakaria)說,


“據報道,五角大樓已就台灣問題對中國進行了18次戰棋推演,中國在每一次演習中都占據上風。”

其中一個原因是地理因素。台灣地區距中國大陸約100英里,但距美國檀香山5000英里。在台灣島500英里的範圍內,中國大陸擁有39個空軍基地。美國有兩個。為幫助台灣,美國軍隊需要跨越很遠的距離,而中國已經建立了一個常被稱為“航母殺手”的先進反艦導彈庫,目的是使美國這樣的救援任務付出巨大的代價。


美國前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克里斯蒂安·布羅斯(Christian Brose)在他的《殺傷鏈——在未來的高科技戰爭中保衛美國》(The Kill Chain: Defending America in the Future of High-Tech Warfare)一書中寫道,在對台戰爭的開局階段,“管理戰鬥中美軍關鍵信息流的指揮和控制網絡將被電子攻擊分解和擊碎,”布羅斯寫道,更糟糕的是,美國在日本和關島的基地將被“一波波精確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淹沒”,而美國的航空母艦將非常容易受到中國“航母殺手”的攻擊。前美國太平洋司令部中國問題分析員、現于蘭德公司(RAND)擔任國防研究員的蒂莫西·希斯(Timothy Heath)警告說,美國的傷亡“可能是驚人的”。


僅靠威懾行不通還有另一個原因:中國更在乎這個問題。


2017年,中國大陸表示,台灣是中美關係中“最核心的問題”。相比之下,在美國人心目中,台灣問題沒有進入前七名。

事實上,民意調查顯示,儘管絕大多數華盛頓外交政策精英支持為台灣開戰,但普通美國人對此深表懷疑。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雖然85%的共和黨領導人支持派遣美國軍隊“保衛”台灣,但公眾中只有43%的共和黨人同意這一觀點。但我懷疑,如果受訪者知道美國一些最有經驗的中國問題專家——包括前駐華大使芮效儉(J. Stapleton Roy)和1972年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訪華時擔任翻譯的傅立民(Chas Freeman)——認為這樣的衝突會有核戰爭的風險,這個數字還會更低。


承認美國威懾北京的能力有限並不意味着放棄台灣。


美國追求此目標的最佳方式是維持美國對台灣的軍事支持,同時維持“一個中國”框架,40多年來,這個框架在地球上最危險的地區之一維持了和平。


鷹派會說這是綏靖。那就這么說吧。問問他們,為了同台灣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他們願意讓多少美國人去冒生命危險。





而家身毒變咗地獄鬼國,美國佬連身毒呢張牌都冇埋,憑乜嘢阻止中國攻台?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