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新聞
時事新聞
金融財經
各行各業
女性頻道
戀愛婚姻
親子家庭
運動
足球
飲飲食食
旅遊資訊
潮流資訊
鐘錶
購物情報
手機討論
電腦講場
數碼產品
電玩遊戲
電腦及網絡遊戲
身心靈
影視娛樂
音樂世界
消閒娛樂
日常生活
寵物樂園
興趣交流
汽車交流
校園生活
學術及文化交流
香討試點
論壇資訊
貼圖及影片
博彩娛樂
副刊專題討論
副刊專題討論
香港及世界新聞討論
時政文化討論
各區突發事件報料(Beta)
軍事討論
立法會事務
德語媒體:捍衛人權不能含糊其辭
搜尋
▾
搜尋
進階
內文
登入
註冊
收藏版區
請先登入才可使用有關功能
登入
瀏覽記錄
全部清除
德語媒體:捍衛人權不能含糊其辭
副刊專題討論
回覆
追帖
新帖
衞生署爆離職潮 去年144人辭職 醫生工會會長李慧茵「裸辭」
有2.6萬人都睇過呢個主題
我又睇
不用了
‹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新帖
回覆
瀏覽: 365
列印
明日純情的馬
VIP
帖子
7464
積分
7754
註冊時間
2019-8-17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德語媒體:捍衛人權不能含糊其辭
#1
發表於 2021-4-7 09:55 PM
只看該作者
大
中
小
繁
簡
[按此打開]
[隱藏]
德國真係好多左膠民粹勢力
用大話文宣同自己德國商人不停洗腦
https://www.dw.com/zh/德语媒体捍卫人权不能含糊其辞/a-57111791
H&M因不用新疆棉花而在中國遭遇的抵制風潮仍在繼續發酵。而面對人權問題,企業應在何種程度表明立場,也是過去幾天來德語媒體熱烈討論的話題。
(德國之聲中文網)《商報》評論認為,西方企業其實面臨着一個兩難選擇:一方面,社會對企業的期望值極高,希望其整個生產鏈條都符合道德及倫理標準。但另一方面,錯綜複雜的供應鏈以及各國不同的生產標準,又讓企業難以在短時間內做出清晰的判斷。這篇題為《捍衛人權必須旗幟鮮明》的評論寫道:“時裝企業H&M對此有切膚之痛。該企業本來是做出了一個值得稱道的決定:早在去年秋季,該公司就已決定不再從中國西部購買棉花。有報道稱,這裡的維吾爾穆斯林少數民族被迫參加強制勞動。然而數月之后,現在該公司突然在中國遭遇了一場由政府操控的抵制浪潮,產品紛紛被店鋪和網站下架。為了制止損失進一步擴大,公司管理層在發布季度業績報告時,被迫以華麗的辭藻盛讚‘中國紡織業所取得的進步。’此舉又引發了另一輪批評浪潮,而這一次批評呼聲來自歐洲的媒體和社交媒體。H&M的這一舉措被看作是向中國投降。
人們當然可以提出批評和抱怨,但也不應忘記,並不是所有國家的企業都對保障人權如此敏感。對德國來說,一些理所當然的標準,在其他一些國家卻會引發疑惑不解,或者完全不具備可操作性。西方時裝公司當然可以為其供貨商制定標準以及劃出紅線,但卻無法強迫供貨商執行這些標準。更何況,核查這些供貨商是否在人權保障、安全生產以及環境保護方面履行了雙方的協定,就更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了。”
這場風波給我們了一個明確的教訓:即在人權問題上,即使蒙受經濟損失,也絕不能含糊其辭。一個在人權問題上躲躲閃閃的品牌,將會失去信譽。而在當今世界,產品的信譽和產品的質量是同等重要的。但另一方面,要想讓一個企業在轉瞬之間就使其從原料到終端產品的整個供應鏈都在道德層面上無可指摘,卻無疑是異想天開。過去幾個月,德國就制定供應鏈法所展開的討論中,有人提出的要求簡直無異于讓企業立即關門停產。
評論寫道,面對違約的供貨商,西方企業當然可以選擇停止合作。但找到一個能夠替代中國、又能達到西方標準的國家,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評論最后寫道:
“總而言之,有一點是明確的:從長遠角度而言,儘管困難重重,西方企業也必須從可持久性和倫理層面上規劃自己的供應鏈。尤其是人權問題絕不應淪為眾多生產標準中的一項附加選項。在採購決策以及簽署合同的過程中,必須將保障人權的問題說得明明白白一清二楚。
長期以來,經濟界一直本着‘在商言商’的原則,閉口不談道德標準,或者認為這些道德標準幾乎是無法兌現的。但是一旦顧客將維護道德標準視為企業理應承擔的責任,企業的態度就會立即發生變化。長期被經濟界視為障礙的環保標準就是一個極好的例證。對現在的年輕一代來說,是否需要加強環境保護已經是一個不容討論的話題。產品供應鏈是否注重可持久性發展、是否在道德倫理上無懈可擊,也將會越來越受到關注。為此目的及時調整經營戰略的企業,顯然會占據優勢。”
在披露新疆惡劣的人權記錄方面,德國學者鄭國恩(Adrian Zenz)顯然功不可沒。他在接受《經濟周刊》採訪時,再度對德國政府和德國企業提出批評。
“大眾公司(在新疆)設廠一事在中國政府官網上被大肆宣傳。大眾工廠成了為其打壓政策辯護的工具。
更為重要的是,德國政府應表明立場並公開討論強制勞工的問題。畢竟新疆正在發生的事情,是踐踏人權的嚴重罪行。美國政府已經對本國企業發出警告,並實施了制裁。對于默克爾來說,她還有很多該說的事情沒有說出來。由于歷史的原因,德國在保障人權方面具有特殊責任,但是一旦涉及中國,德國的責任感好像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UID
6718926
帖子
7464
精華
0
積分
7754
金幣
1678
閱讀權限
60
在線時間
1572 小時
註冊時間
2019-8-17
最後登錄
2021-4-10
查看詳細資料
回覆
引用
TOP
熱門主題
尋人記|方東昇效力無綫22年 主持節目極受歡迎帶挈黃曉瑩上位
科興打針政府/傳謀呃人?
一身罪惡厚顏炫耀,賣國走狗何其悲也
人生馬拉松——荔枝柴燒雞
LG退出手機市場 5年累蝕逾344億 連續23個季度虧損
中國擁「大殺傷力武器」招美國制裁,講出嚟嚇你一驚!
相關主題
新疆企業收到的BCI“終止合作郵件”內容曝光
馬來西亞媒體:新疆棉花風波的贏家和輸家,「損失並不限於中國」
歐盟商會:中國用戶熱愛歐洲品牌 靜待風波過去
笨蛋!問題不在新疆棉花
外交部否認脅迫企業表態支持中方在新疆立場
德語媒體:面對中國 西方不能當弱者
新帖
回覆
‹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按此打開 Google 相符內容]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
控制面板首頁
編輯個人資料
積分記錄
FAQ
管理團隊
廣告查詢
純文字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