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1,400
  • 回覆: 5
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發表的《外國媒體憎恨中國嗎?》,引發廣泛關注。



吳大使至少說對了一點:一些西方媒體,以英國媒體BBC為典型代表,最近在中國引發了來自民眾的嚴厲批評。可惜的是,吳大使直接忽視了造成這種批評的真實,那就是媒體造假,中國網民通過自己對BBC網站發布視頻的觀察,再加上自己的實驗,復原了BBC在報道中國新聞時使用的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小技巧,這種小技巧客觀上的結果,就是BBC用真實的材料講了一個假的故事。中國的民眾,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民眾一樣,不喜歡假新聞,所以批評BBC。這值得吳大使感到奇怪么?

https://www.guancha.cn/ShenYi/2021_03_03_582821.shtml

吳大使嘗試在文章里扮演人權和民主方面的教師,以看上去非常耐心的方式,向她自認為不懂西方而被中國政府“洗腦”的中國民眾講解什么是獨立媒體和第四權力。中國民眾不是不知道什么是獨立媒體和第四權力。英國知名電視連續劇《是,大臣》裡面,就對BBC如何與哈克以及漢佛雷進行討價還價,有過深入骨髓的精細刻畫,BBC如何在保持客觀而獨立,且從不向政府妥協的名義下,進行另類的權力交易的戲碼,我估計大多數中國觀眾比吳大使要有更加深入的體驗。

所以,吳大使不必刻意地表現自己對西方自由主義理念的堅持和信任,BBC就是一個獨立的第四權力,它有自己的利益和選擇,只不過,在對中國的報道上,BBC正好,和英美政府的戰略需求,形成了高度的一致。

所以,對信息的加工和扭曲,折射出的是西方中心主義對非西方的傲慢,以及對崛起中國的焦慮、矛盾和在此基礎上的敵意。其對信息加工和扭曲的程度,足以讓BBC在中國和俄羅斯等特定的國家,參考歐美國家政府的標準,被定義為一家外國政府代理人,而非普通的所謂媒體。

https://www.guancha.cn/ShenYi/2021_03_03_582821.shtml

吳大使的文章確實是值得關注的,因為其內在的邏輯,顯示包括那篇文章作者在內的不少西方人士堅定的認為,只是由于西方媒體批評了(中國)政府,所以才(在中國)不受歡迎。這種認識,同樣,至少是不準確的。

媒體當然應該批評政府,事實上吳大使自己的文章也承認,類似《財新》等少數幾家媒體,仍然符合吳大使這樣的西方人對批評政府的定義;但顯然,程度還是不足的。問題不在于是否批評政府,問題在于兩點:其一,界定什么是批評的標準;其二,理解批評背后潛在的解決方案所可能產生的影響。

讓我們說的直截了當一些:任何國家的政府都需要來自包括媒體在內的各方的監督與批評,但是這種監督與批評的目標,應該是實現對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完善,讓民眾獲得更高的公共服務,而不是制造矛盾、放大問題,更不是通過批評進行旨在挑戰政府權威甚至是顛覆的政治煽動。政治煽動,在美國,也是違法的,前總統特朗普剛剛因為被美國國會議員認定煽動民眾衝擊國會大廈而遭遇第二次彈劾,吳大使理應對此心知肚明。

https://www.guancha.cn/ShenYi/2021_03_03_582821.shtml

讓我們繼續回到吳大使的文章上:以英國知名媒體BBC為例,這家英國媒體對中國和英國在此次應對新冠疫情中的表現,呈現出了截然不同的態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BBC用同樣的標準、方法、框架、技巧,對英國政府抗擊新冠疫情中表現出來的錯誤和問題進行同樣角度的批判的話,可能蘇格蘭某些機構就要出動去研究下BBC是否接受了外國政府的資助,陰謀“威脅英國國家安全”了。

就我們所處的真實世界而言,英美新聞教科書上關于“獨立媒體”的描述,始終是某種實驗室環境下的理想化產物;在遙遠的東方扮演一個踐行西方自由主義理想和使命的傳教者,引導非西方的羔羊們乖乖皈依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塑造下的各種規範,從而復現一個理想化的國度,這種殖民主義時代的傳教士衝動真的已經過時。收起自己的傲慢與狹隘,真正以平等的心態認識和理解中國正在發生的變化,以真正意義上的客觀公正報道中國發生的變化,幫助世界更好的認識與理解中國,而非通過報道讓中國看起來更加符合西方媒體的預設和想象,才能真正解決西方媒體在中國越來越不受歡迎的問題。

用中國社交媒體上比較流行的分析框架來看,當今西方媒體對當代中國報道的套路,某種意義上來看,就是標準的PUA,先把中國抨擊得一無是處,懷疑自我,在此過程中,強勢植入這樣一個認知框架:中國的各項舉措是否正當,唯一標準是要得到西方媒體的認可;將討好西方,設定為中國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國家利益,從而讓西方成為中國的引領者,這種邏輯,或許是1648年以來西方向全球擴張過程中已經習以為常的套路,但是在中國,特別是當下的中國,必然將導致更加徹底的失敗。

從最初的起源上來說,西方媒體是不同利益集團互相進行爭鬥的產物,是鬥爭的工具,並不需要具有建設性,對于民眾而言,媒體更多的是提供讓民眾感到愉悅的信息,這種愉悅將提升民眾忍受現實中困難的程度,亦或者,引導民眾將現實中積累的不滿與挫折,比如,英國政府應對新冠疫情失控,引導到一個不會對英國的政治制度造成傷害的方向,又或者,主動為英國政府抗擊新冠疫情失敗尋找一個背鍋俠。用更具批判意義的框架和話語來說,這類媒體對于具體問題的批判,主要的功能在于消解受眾對于資本主義制度和體制整體的懷疑,用來轉移矛盾,而非直面問題,更談不上解決問題。

這樣的媒體,不是中國所需要的;中國需要的是建設的批評,是能夠幫助整個國家凝聚共識,共同面對挑戰,有效解決問題,持續不斷實現自身發展的媒體。對于媒體認識和理解的差異,折射的是不同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的差異。與英美國家的實踐不同,中國不會輸出自己的意識形態和模式;但同樣的,中國的民眾,不需要所謂中國政府的動員和洗腦,憑藉自己接受的教育和對現實的觀察,就能清晰地得出自己的結論。

https://www.guancha.cn/ShenYi/2021_03_03_582821.shtml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吳大使最好不要像BBC那樣,對信息進行碎片化的加工,然后進行局部的放大,比如拿着中國國家領導人一整篇講話中的一句話,作主觀解讀。這種做法,非常BBC,中國民眾很討厭。這也是外交官應該保持的最基本的體面,畢竟您不是公開撒謊、欺騙、偷竊的美國前國務卿彭佩奧,他是中情局出來的,相信您應該不是英國軍情六處的前任主管,不是么?

吳若蘭大使的文章當然也是有價值的,因為這文章至少提示了人們,並非人到了中國,或者會說中文,又或者能夠在社交媒體上嫻熟的展示與部分中國民眾的良好關係,就真的能夠了解中國。推動對中國真實、準確和全面認識的任務,依然非常艱巨,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https://www.guancha.cn/ShenYi/2021_03_03_582821.shtml


是的。西方媒體羨慕、妒忌、恨!
中國做得愈好,西方媒體愈是恨得咬牙切齒!
中國絕大多數民眾都看清楚了~



引用:
原帖由 starr 於 2021-3-4 10:55 AM 發表
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發表的《外國媒體憎恨中國嗎?》,引發廣泛關注。


https://i.guancha.cn/news/mainland/2021/03/03/20210303095012485.jpg
吳大使至少說對了一點:一些西方媒體,以英國媒體BBC為典型代表,最近在中國引發了來自民眾的嚴厲批評。可惜的是,吳大使直接忽視了造成這種批評的真實,那就是媒體造假,中國網民通過自己對BBC ...
了解下PUA,哈哈哈

中國發展了幾十年了,過去幾百萬人在國外留學,學習西方傳媒學,互聯網高度發展的時代下,BBC過去陳舊的新聞報道手法唔比人討厭才怪

現在西方拿來中國推銷的民主觀念就是“台灣的茶葉蛋”

和台灣很多人還以為中國人吃不上茶葉蛋一樣,西方人還以為中國民眾不了解他們那一套

真系當大陸人唔睇《紙牌屋》《是,大臣》



BBC用嚟呃愚民就得,
英國政棍只會"適當地"利用嚟打擊異見/敵對勢力。


咩第4權,講就好聽,
實質上同"民主自由"嘅口號一樣,
內涵俾傲慢、貪婪、色慾、嫉妒、暴食、憤怒和懶惰侵蝕腐爛
早已變成糖衣毒藥。



西方國家有一個好錯嘅觀念,佢哋以為中國人民同政府係對立關係,中國人民會支持西方對抗中共。

事實人民普遍係過去四十年改革開放中得到好處,對現時中共政府並唔反感。西方無理打壓中國,反而令中國人更支持中共。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cwmmike 於 2021-3-5 10:51 AM 發表
西方國家有一個好錯嘅觀念,佢哋以為中國人民同政府係對立關係,中國人民會支持西方對抗中共。

事實人民普遍係過去四十年改革開放中得到好處,對現時中共政府並唔反感。西方無理打壓中國,反而令中國人更支持中共。
因為區地唔學中文,唔了解中國
但中國學生學英文,認識整個世界


講中國封閉消息,阻塞人民了解世界,甘點解英文會系大陸必修課?不讓他們看懂英文報道,不是更能控制輿論?

其實大陸反而想人民自己了解整個西方世界有幾虛偽,去區地國家了解區地的真實報道,再對比返中文報道,就知道幾雙標

反而西方人普通民眾不會主動了解東方文化,也沒辦法看懂中國的四書五經,孫子兵法,四大名著

常言道,知己知彼,後面怎樣我就不說了



.cn,可以唔L洗睇,
大陸人出國要比人打一身,知道發生咩事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