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14,687
  • 回覆: 10
  • 追帖: 2
+4
我想大家都會聽過上「上山下鄉」這個詞:城市知識青年自願也好被逼也罷,都送到農村生活。那「上山下鄉」的原因是甚麼?中共非理性的操作?把知青送到農村操練洗腦以便於管治?還是把人力發配到偏遠地區開發?

回顧當日的時代背景,美國於五十年代封鎖中國,蘇聯於六十年代封鎖中國,中國馬上陷入缺乏資本繼續推動工業化、現代化,大批城市人口失業。若讓這些失業人口留在城市,便會對農村造成額外壓力負責養活這些人口。釜底抽薪之法是讓城市失業人口到農村去,密集人手農業得到額外人手,既養活自己也能供給城市。

用來啟動中國工業化的原始資本,其實是通過國家對農民產出的剝削,才能累積資本換得輕工業、重工業發展。在世界兩強聯手封鎖,他們不但要活下去,還要一代人吃了幾代人的苦,才換得后來的改革開放。



直線國國王雖然見識有限不知何謂平面立體, 但只要在自己的國度開心過活每一天, 此生足矣.
引用:
原帖由 40342 於 2021-2-15 05:53 PM 發表

上山下鄉1956年就開始,但規模不大,文革後因種種原因才全力推行。

此政策對中國影響極大,一層知青經歷窮鄉的生活,才知民間疾苦,日後有機會上位亦忘不了,產生幫農村脫貧的行動。亦有留在農村,直接協助農村改善。
最近有讀温鉄軍的書,講新興國家發展的過程,這是其中一段講中國的。大凡跟著西方國家發展思路走的,都是後勁不繼。中國走自己的路,再加上多次掌握到世界變局才有今天的成果,既是運氣也是毅力,愈讀愈覺得一切來之不易。



不管誰鬥誰、耍甚麼計謀,先決條件是讓人活下去。我看温鉄軍老先生的感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接連給美蘇封鎖,中國本來應該亡國了。能活到今天還有如此成就,那是十分幸運。


引用:
原帖由 泉船 於 2021-2-17 04:27 AM 發表

出了城的人會回歸農務嗎?除非有誘因
你可以搜一下「下沉市場」這個詞,指的是大陸三線及以下的城市、鄉鎮或農村地區的市場。過去這些城鎮並不受到企業重視,但隨著一線城市的市場漸趨飽和,越來越多的業者開始加速往這些城鎮布局,消費增長動力也正迅速由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鎮轉移。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浪裏白條 於 2021-2-17 12:34 PM 發表
@直線國國王  
嘿嘿!那是很好的嘗試:--
讚揚中國共產黨。
對於本版某個帖子:理想社會 A005 盡量 讚美中國共產黨
做了積極的回應。
我這個小人物算甚麼?你應該話馬兄的「天南地北」帖唱好祖國都是受你感召,太陽也是因你而東昇,咁先夠爆嘛



引用:
原帖由 狂人甲 於 2021-2-20 08:23 AM 發表

需要問一個問題點解中國會比蘇聯美國同時制裁嘅呢?
你會唔會覺得滿清政府為咗保護自己嘅王權, 唔肯接受改革, 比全世界排斥, 發展跟不上時代 係一種正確嘅做法??
正如北韓為自己嘅金家王朝,比全世界指責,你會唔會覺得北韓做得啱?北韓已經,經歷咗三代,人民犧牲咗幾十年得到啲咩呀?

改革開放關毛澤東咩事呢? 係大躍進之前,劉少奇,鄧小平主導,其實中國 ...
當年中國怎會被美蘇兩國制裁?因為不改革不開放?
那這幾年中國怎會被老美盯上?也是因為不改革不開放?



我認為就算一些人對毛有諸多批評,但他建立及維持了一個主權完整的新中國,已足以讓後代中國人感謝。否則之后中國的工業化、現代化,再多開放改革的成果,都會被外國「合理合法」的奪走。

請看看跟新中國一樣同是在二戰后獨立的新國家,被西方國家選中作工業轉移的地方,除中國外哪一個的工業化成果不是被奪走的?為甚麼?因為他們從前宗主國收回來的權力是不完整的,國家資源的佔有不是在前宗主國便是國際資本的手上。工業化的成果大部份被移出,剩下一點點剩餘讓你本國頂多餓不著,那你哪有存餘?沒有存餘哪來原始積累來投資?

既然新興國家沒有原始積累又走上工業化,便只好借外債。這便跌進美元用金融手段收割新興國家經濟成果更有效率的陷阱了。否則亞洲金融風暴是怎來的?

總結,毛澤東打下基礎留下一個完整的主權給鄧小平,讓鄧改革開放的成果留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積累鉅大的外滙存底讓香港在亞洲金融風暴時有充足底氣抵擋狙擊保住社會穩定。我不誇張的講句,哪個生於斯長於斯的港人沒有受過毛鄧兩位的餘蔭?



引用:
原帖由 食指 於 2021-2-23 11:23 PM 發表

鬥爭不斷是人類社會一早就存在的現象,而中華文化傳統裏就一直提倡大義滅親。

其實西方文明也一樣,如聖經就有類似的


所以你説的“枯枝”不是始於文革,只是文革的年代離我們比較近,感受比較深罷了。
「中華文化傳統裏就一直提倡大義滅親。

其實西方文明也一樣」?

論語。子路第十三(十八)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直在其中矣。」

*****
西方大陸法與普通法兩大法系的國家均把親屬拒絕作證的權利作爲一項重要的基本權利賦予特定的證人,體現了法律注重尊重人的自然感情、保護人的基本權利、祟尚人與人之間平等的人道主義精神,這是法治文明和進步的象徵。



引用:
原帖由 食指 於 2021-2-23 11:23 PM 發表

鬥爭不斷是人類社會一早就存在的現象,而中華文化傳統裏就一直提倡大義滅親。

其實西方文明也一樣,如聖經就有類似的


所以你説的“枯枝”不是始於文革,只是文革的年代離我們比較近,感受比較深罷了。
del

[ 本帖最後由 直線國國王 於 2021-2-24 04:27 AM 編輯 ]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正字 於 2021-2-24 05:12 AM 發表

其實個理念本身唔錯. 因為中國歷史上都係放棄建設農村. 好大程度上係因為大城市嘅商業回報快, 同埋有各種投機嘅機會. 至少有好多官商勾結所能夠獲得嘅暴利. 有勢力嘅官自然要去大城市先揾到. 為咗杜絕呢種傾向, 政府政策好多時都要重農抑商, 以減慢貧富懸殊嘅速度. 但主要資金始終都停留在城市, 冇人願意發展農村. 而且城市人會歧視農民. 農民本身又非常自私自利. 當自身利益或社會地位不如人時,  ...
回顧建國前三十年的三次下鄉,都是有經濟危機,由農村吸收城市過剩人力,解救了中國歷次困境,幾億農民功不可沒。
城市化、工業化固然有利經濟猛飛,卻也有潛在代價。幸運是國家有警惕,推行在農村的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讓城市青年帶著新技術下鄉創業。



引用:
原帖由 食指 於 2021-2-24 05:10 AM 發表

【春秋。左傳】石碏,純臣也。惡州吁而厚與焉,『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
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


似乎厤朝厤代的當權者卻更喜歡宣揚前者
否則包拯鍘侄也不會被人稱頌
親人不舉報作證合乎人情,屬於情有可原,但不被頌揚、提倡

我也不評論當否“大義滅親”(那要看實際的情況),只是想值出這一點而已。
我多補一句,前陣子我翻過資料,直至現在中國內地公民須要負起作證的「義務」,沒有親屬拒絕作證的「特權」。但近年內地法界一直有聲音要求某些情況下親屬可拒絕作證。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