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461
https://hk.appledaily.com/family ... 5ZH45GBVRLDIYJTANU/
把傳統的沙嗲牛肉出前一丁變身,跳出傳統既有的框框,走出我們自己的風格。「你們真的很厲害,我們看到很多香港人在台灣開餐廳都只能捱過一兩年,你們是怎樣可以在台灣開四家餐廳呢?」我們最近於竹北開了第四家餐廳,經常有香港客人前來用餐,很多人都想知道為甚麼我們會在台灣開幾間餐廳?
還記得我們在桃園龍潭半山的小小鐵皮屋開第一間餐廳的時候,很多朋友都很客氣地說,希望我們可以大展鴻圖,在台灣多開幾家分店,開加盟店擴展業務云云。當時候我們都是客氣地回應,但其實心底裏都在想,這怎麼可能?
沒有經驗 天馬行空整色整水
綜觀香港人來台灣開餐廳,大部份人都跟我們一樣:半途出家,沒有創業經驗,更加談不上有餐飲業背景知識,所以我們看到很多香港人在台灣開餐廳,都是從一些茶餐廳基本菜做起,提供叉燒飯、出前一丁、奶茶咖啡等等,算是最簡單易做的。
我們的餐廳當初沒有選擇走台灣最普遍的香港懷舊風,而是選擇了走光潔明亮的北歐風格,也在誤打誤撞下,選擇了一區完全沒有港式餐點的小鄉下開餐廳,店面租金便宜得匪夷所思(月租一千多港元),也沒有太多競爭對手。
當時的心態就是想着先起步開餐廳,兩夫妻在沒有聘請其他員工的情況下,最初就在餐廳努力試煮,也努力鑽研西餐擺盤的美學,一碗一碟都細心挑選,希望可以擺脫港式茶餐廳只賣食物味道,不賣用餐環境、食物質感的舊有形象。或許就是一開始我們沒有甚麼餐飲業背景的負擔和限制,讓我們可以天馬行空地做自己喜歡的菜式和擺盤,有人覺得我們是「整色整水」、「不切實際」,我們卻樂於窩在我們的小小鐵皮屋內自得其樂。
我們自知不是大廚出身,如果單純比拼餐點的食物味道,很難突圍而出,還好我們憑着對美感的觸覺和堅持,讓我們慢慢地確立了餐廳獨有的風格和質感。我們也堅持不賣便宜,因為沒有興趣去做單純去拼價格的餐點,我們相信如果食物有質素,總會有客人願意買單,單純是想吃CP值、想吃「抵食夾大份」茶餐廳餐點的,也不會找我們。
曾經有客人批評說,在台灣哪裏哪裏吃的茶餐廳比我們便宜多了、燒臘店的叉燒幾十元台幣就有一大碟,有肉有菜的堆在一起,也比我們的「抵食」。認清客群 不需做到人見人愛
最初我們功力未夠的時候,都會很介意這些評論,但當慢慢經營下去,我們知道一家餐廳的經營不需要人見人愛,迎合全世界人的口味和需要,我們只需要認清自己的目標客群,明白有些客人就算來了一次他是永遠不會再來,畢竟我們人力和資源有限,所以一開始就沒有選擇最大眾化的路線,這算是鋌而走險嗎?
之後在台灣開餐廳經營生意,我們也是摸着石頭過河,慢慢發展出有着我們自己特色的餐點。我和老公隊友也各自專注自己的專長部份,我繼續鑽研餐廳設計、餐點研發擺盤等美感方面;老公則在財務、人事管理上繼續建立SOP制度,當然還要幸運地遇上一些台灣年輕人加入我們的營運團隊,讓我們可以擺脫兩夫妻單打獨鬥經營生意的模式。
二〇二一年,我們希望改變經營模式,讓我們的年輕團隊擔當更重要的崗位,容讓我們稍稍退下火線,專注在台灣發展餐廳經營顧問、實體店規劃設計的角色,讓我們換個跑道,在台灣繼續做我們喜歡的事情!
Cass(King Kong 媽媽)
..............................................
如果你們以臺灣的餐飲顧問(餐廳牌照法規、選店、設計、工程、經營管理...等等)方式發展,相信對初到臺灣經營小餐廳的香港移民非常有幫助,大家同聲同氣必定信心滿滿,祝福你們一帆風順!

[ 本帖最後由 生果轉貼員 於 2021-1-19 11:39 PM 編輯 ]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