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652
  • 回覆: 4
【彭博】-- 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在2018年發布了一條著名推文--「貿易戰是好事,可以輕鬆取勝」,當時他開始對約3600億美元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然而,事實證明,在這兩點上他都錯了。即便在美國成百上千萬民眾感染新冠病毒並引發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經濟衰退之前,按照川普用來評判的標準,中國也抵擋住了川普的關稅火力。等到中國將疫情控制後,即便關稅依然還在,但醫療設備和居家辦公設備的需求推動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擴大。雖然這兩大經濟強國的貿易緊張局勢並非始於川普執政期間,但他以前所未有的關稅和對科技公司的制裁擴大了「戰線」。從評判標準來看,這種變本加厲的做法並沒能如川普所願。不過,他倒是給即將接任的喬·拜登留下一張藍圖,可以看到哪些方法行之有效,哪些不然。「中國對世界經濟來說規模太大,而且太重要,不能像個紙娃娃一樣說剪掉就剪掉,」錫拉丘茲大學經濟學教授Mary Lovely表示。「川普政府敲響了警鐘。」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增加川普2016年選舉時信誓旦旦地稱,要很快「開始扭轉」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對淡化雙邊貿易逆差重要性的主流經濟學家置之不理。不過,自那以後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擴大,根據中國方面的數據,去年前11個月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達到2870億美元。隨著美國公司轉向越南等國家進口商品,2019年貿易逆差確實較此前一年下降,但仍高於2016年2540億美元的逆差水平。其中部分原因是,中國對約1100億美元的自美進口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減少了自美進口,這種情況一直到2020年最後幾個月才開始有所恢復。在一年前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北京做出宏大承諾,擬在2020年進口價值1,720億美元的特定類別美國商品,但到11月底中國僅完成採購目標的51%。疫情期間能源價格暴跌以及波音公司的飛機問題是未能達到目標的部分原因。持續的貿易逆差表明,企業對中國龐大的製造業產能依賴之大,疫情期間這一點更加凸顯。中國是唯一一個具備大幅增加產量的能力、以滿足居家辦公電腦和醫療設備等商品需求激增的國家。中國的出口川普一再表示,中國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讓經濟就像坐上「火箭」一樣成長,他認為這不公平。事實證明,川普與中國的貿易戰恰逢中國出口再度增加。雖然2015年和2016年連續兩年萎縮,但自從川普上任後,中國的總出口每年都有成長,即便2019年對美出口下降時,整體出口也依然增加。2019年,東協取代美國成為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未來十年東南亞經濟體的成長速度預計將超過已開發國家,因此向亞洲轉移的趨勢可能還會繼續。去年年底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將進一步鞏固這些貿易關係,屆時將有15個區域經濟體逐漸互降關稅。彭博經濟學家觀點...經過四年的貿易戰,中國的出口幾乎未受影響,體現了中國制造業生產力的抗壓能力,但也暴露出中國在高科技等部分瓶頸行業的軟肋。-- 舒暢,首席亞洲經濟學家美國公司留在中國川普表示,關稅會鼓勵美國製造企業把生產轉回國內,2019年他在推特上「下令」,要這些企業「馬上開始尋找中國的替代方案」。但鮮有證據表明正在發生任何此類轉變。據Rhodium Group的數據,2019年美國對華直接投資為133億美元,較2016年的129億美元略有上升。去年9月份對200多家上海及周邊地區的美國生產企業調查發現,超過四分之三的公司表示不打算將生產遷出中國。美國公司經常提到,因為中國消費市場快速成長,再加上製造業生產力強勁,所以要在中國擴張。「無論川普政府把關稅提高多少,勸說美國公司不要在中國投資都會非常艱難,」上海美國商會會長Ker Gibbs表示。雙方經濟損失川普聲稱關稅提振了美國經濟,同時導致中國經濟在2019年創下「50年來最差一年」。但是,相對於兩國經濟規模而言,直接經濟影響其實不大,因為兩國相互出口相較於國內生產毛額規模而言很小。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家Yang Zhou表示,中國2018年和2019年經濟增速均達到或超出6%,這兩年的關稅代價約為GDP的0.3%。據她估算,那段時期貿易戰讓美國損失了GDP的0.08%。最明顯的贏家是越南,隨著公司搬遷,中美關稅讓越南的GDP增幅提高了將近0.2個百分點。美國消費者買單川普一再聲稱中國在為關稅買單。經過對數字的一番推敲經濟學家驚訝地發現,美國加徵關稅後,中國出口商基本上沒有為了商品保持競爭力而去降價。這意味著美國的關稅大部分被本國的公司和消費者買單。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一份報告顯示,關稅導致2018年美國消費者的年收入損失了約168億美元。再看另一個自身目標: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徵關稅,一般會減少美國的出口。供應鏈的全球化意味著生產在多國之間分擔,而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零組件加徵關稅,反而提高了自身商品的成本。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人口普查局和聯儲會的研究人員對保密公司數據的分析,占美國出口80%的公司不得不為從中國進口的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鐵鏽地帶還是生鏽川普2016年競選時許諾,要通過打壓中國並將就業帶回國內來振興鐵鏽地帶。然而情況並非如此。2019年美國製造業崗位停滯不前,部分原因是出口下降。根據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經濟學家Michael Waugh的研究,即便是擁有鋼鐵等行業的地區,雖然得到川普關稅的明確庇護,就業還是下降,表明關稅戰並沒有顯著改變美國製造業的發展軌跡。「這些東西自然會轉移到海外。保護措施可能會延遲一點時間,」Waugh表示。「沒有證據表明關稅讓工人受益。」2020年疫情對世界經濟的破壞,使得很難估計關稅對就業和投資的影響。中國依照自己的步伐改變川普政府聲稱,關稅有了對華籌碼,可以迫使中國進行改革,造福美國公司。 「我喜歡適當地加徵關稅,因為可以讓外國的不公平競爭者言聽計從,」川普曾表示。美國政府聲稱在貿易協議中取得的最大勝利,是北京方面承諾要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不過,這些反正也符合中國的利益。紐約福特漢姆大學的中國法律專家Mark Cohen表示,過去兩年北京為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做出了「巨大的立法變革」,但這麼做的動機可能更與提高創新有關,而非來自美國施加的壓力。他補充道,貿易協議並未「推動讓中國結構性改革,使其體系與全球大多數地區更加系統性地兼容」。中國公司2019年向美國支付的智慧財產權使用費達到創紀錄的79億美元,高於2016年的66億美元,且中國法院對涉及美國公司的智慧財產權侵權案罰下創紀錄罰款。但據世界銀行數據,中國對美國支付的智慧財產權費用增幅要低於向全球支付的費用增幅,說明向美國支付智慧財產權使用費符合全球的趨勢。華盛頓也未能拿到中國對國有企業做出任何重大改革的承諾,雖然這也被認為是加徵關稅的理由。從貿易戰到技術戰現在輪到當選總統拜登決定是否繼續貿易戰。在最近的一次採訪時,拜登表示,他不會馬上取消關稅,而是會評估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與關稅相比,日益加劇的技術衝突才讓中國更加在意。華盛頓施加的制裁措施和出口限制已經威脅到華為和中芯國際等中國一流企業的生存。這對中國的經濟成長計畫構成切實威脅。江蘇黨校兩名研究人員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如果美國繼續加強技術封鎖,中國向全球產業鏈高端的現代化發展無疑地將受到影響。到目前為止,美國所為加速了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的努力。這項工作在政府議程中也被加快,上個月中國表示,要將「戰略科技力量」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原文標題How China Won Trump’s ‘Good and Easy to Win’ Trade War(新增最後兩個小標)For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please visit us at bloomberg.com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2021 Bloomberg L.P.

傻侵今次真係底褲都輸埋

新聞來源連結: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川普稱貿易戰-好打易贏-但何以中國最終勝出-022519567.html



人一黃 腦死亡


笑左


中國好打易贏


[隱藏]
佢只係一個自以為是的傻佬,同香港曱甴一樣!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