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324
  • 回覆: 5
美國政府仍在過渡期,美媒又將目光移向中國。

“將主導美國(未來)外交政策的是中國,而非拜登選擇的安東尼•布林肯和杰克•沙利文。”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24日以此為題,刊載美國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研究員理查德•哈納尼亞(Richard Hanania)的文章稱,美國將發現自己在國際事務中的主導地位有所下降,但這並非因為2020年大選或上一次大選結果,而是因為地緣政治和經濟現實(主要是中國的崛起)正迫使美國的國際地位出現轉變。



當地時間23日,美“當選總統”拜登宣布一系列內閣成員名單,其中包括提名安東尼•布林肯任國務卿、杰克•沙利文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文章說,布林肯和沙利文對在與美國的對手——尤其是崛起中的中國的關係中展示美國實力很感興趣,但也對某些領域的合作持開放態度,當然,他們更傾向于與美國的盟友進行友好合作。

文章說,傳統觀點認為,拜登“當選”總統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相關人事的任命就證明了這一點。《紐約時報》此前稱預計拜登將結束的許多孤立主義外交政策,這些政策通常奉行“美國優先”,卻被視為“美國在世界上所處地位的污點”。在這種觀點下,特朗普政府與以往政府截然不同。而拜登將回歸一種常態——這種常態是冷戰后的共識,其特徵是承諾開放市場,願意保衛和接觸美國的盟友,並渴望發揮美國的全球領導作用。

“但重要的是,我們不能自欺欺人地認為特朗普從根本上改變了美國的外交政策,也不能認為上次大選結果將改變美國在世界上的角色。未來幾年,美國將發現自己在國際事務中的主導地位有所下降——但這並非因為2020年大選或上一次大選(結果)。相反,這種轉變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地緣政治和經濟現實(主要是中國的崛起)正迫使華盛頓走上這條道路。”文章提到中國說。

哈納尼亞還在文章中援引具體數據為證:1990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是中國的17倍,而如今,中國已經、或將在未來10年左右超越美國。“在華盛頓,‘鷹派’和‘鴿派’就如何應對上述問題展開了辯論。‘鷹派’傾向于制裁中國,並加大軍事承諾力度,而‘鴿派’則傾向于與中國的鄰國進行經濟融合。但無論哪一方獲勝,將美國實力維持在同一水平的希望都是幻想。

文章進而具體舉例說,美國已對韓國和菲律賓等盟友感到憤怒,因為後者更願意“遷就”而非“制衡”中國,而這種帶給美國的挫折感未來還會加劇。文章還尤其提到于本月15日正式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稱該協定將塑造未來幾十年的全球政治格局,並“鞏固中國作為亞太地區中心的天然地位。”

不僅如此,“在上述地區影響範圍之外,同樣可以感受到中國日益增長的實力和影響力。”文章認為,中國和伊朗間的關係也讓美國施壓德黑蘭的孤立政策受到了限制。

“中國的崛起創造出新的經濟和地緣政治現實,而這樣的現實不能憑一己之力抹掉。”文章總結說,未來幾年,美國領導人將必須認識到,單方面實行孤立主義外交政策的日子已經結束,“東亞的未來將更多地取決于中國而非美國。”

文章最后提醒道,于美國而言,最大危險在于拒絕接受上述現實,而去奉行那些試圖維持美國霸權、但實際只會導致更嚴重的貿易爭端甚至戰爭的政策——而為防止這種最壞情況的發生,應該是那些希望美國外交政策不那么軍事化且咄咄逼人的政客的目標。


特朗普政權以威嚇手段對付盟友,並非單純特朗普個人喜好大棒,而係美國的胡蘿蔔不多了
地主家裡沒餘糧,怎麼讓小弟們乖乖辦事呢?

新聞來源連結:
https://news.sina.cn/gn/2020-11-24/detail-iiznezxs3512177.d.html

[ 本帖最後由 starr 於 2020-11-27 03:52 AM 編輯 ]



好聽啲咪叫盟友囉唔好聽啲咪叫聽你指示嘅狗囉 特別講四隻屎眼加隻秋田犬


美國對中國政策係唔會改嘅。改嘅,只係摩平特朗普同美國傳統盟友制造出嚟嘅矛盾,及用軍事力量制衝中國,盡力挽回亞太區國家傾向中國趨勢。


中國沒有崛起,
而係美國落後。



[隱藏]
中國千年文明古國,
歷史事實,沒什麼崛起,
反而美國崛起,固步自封,
經年侵略別國,自身國土資源建設落後。



我看美國對中國的策略不會有大改動,只不過特朗普是「真小人」,拜登是「偽君子」。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