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新聞
時事新聞
金融財經
各行各業
女性頻道
戀愛婚姻
親子家庭
運動
足球
飲飲食食
旅遊資訊
潮流資訊
鐘錶
購物情報
手機討論
電腦講場
數碼產品
電玩遊戲
電腦及網絡遊戲
身心靈
影視娛樂
音樂世界
消閒娛樂
日常生活
寵物樂園
興趣交流
汽車交流
校園生活
學術及文化交流
香討試點
論壇資訊
貼圖及影片
博彩娛樂
時政文化討論
時政文化討論
副刊專題討論
立法會事務
香港及世界新聞討論
各區突發事件報料(Beta)
軍事討論
占豪丨5方面決定RCEP是中國戰略里程碑,美國已開始輸局了!
搜尋
▾
搜尋
進階
內文
登入
註冊
收藏版區
請先登入才可使用有關功能
登入
瀏覽記錄
全部清除
占豪丨5方面决定RCEP是中国战略里程碑,美国已开始输局了!
時政文化討論
回覆
追帖
新帖
美國因應香港問題制裁多6人包括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 - RTH...
有1萬人都睇過呢個主題
我又睇
不用了
‹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新帖
回覆
瀏覽: 747
列印
starr
Platinum Member
帖子
65181
積分
68604
註冊時間
2005-1-8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專欄轉載]
占豪丨5方面決定RCEP是中國戰略里程碑,美國已開始輸局了!
#1
發表於 2020-11-17 07:23 AM
只看該作者
大
中
小
繁
簡
[按此打開]
[隱藏]
當今世界,爭的是什麼?本質上,爭的是人!
為什麼爭的是人?
因為人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既是生產力,也是市場。
毛主席說過“人多力量大”,這話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真理,中國如果不是有如此巨量的人口,有如此居多的人口紅利,中國也不可能現在被美國定位為第一“對手”。一切,都是因為人口。
人在經濟體系中,就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哪怕未來一切的一切都自動化、智能化了,機器依然需要人的需求來推動工業化、智能化的大生產進一步擴大,人的消費需求本身就是世界經濟最大的推動力。如果沒有人的需求,就不存在智能化、自動化工業大生產的現實意義。
所以,人是一切的核心,過去是,現在是,未來還是!
如果老戰友們還記得,多年前占豪(微信公眾號:占豪)就是這麼判斷,現在當時的判斷都獲得了充分驗證,無論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
為什麼美國遏制不住中國?
因為中國是一個有14億人口、全面實現工業化的經濟體,美國只不過是一個3.3億人口的后工業化經濟體,3.3億人口的后工業化經濟體,哪怕在科技、金融、軍事都還比中國強,但又怎麼可能封堵得住14億人口、已全面實現工業化、具備全球最強制造能力、具有蓬勃動力的全工業化經濟體呢?一個14億人口,製造能力是美日歐總和的中國,美國如何遏制?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印度不行中國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國已經實現了全面的工業化,而印度的工業要落後得多,其實際城市化率不足30%,本質上還是農業國。
那麼,美國是不是絕對封堵不住中國呢?
在占豪(微信公眾號:占豪)看來,還是存在一點理論可能的。怎麼樣的理論可能?那就是美國必須統籌出一個比中國人口更大、意志完全一致的工業國家聯盟,才能封堵住中國。
這個意志完全一致的工業聯盟人口,至少得是中國的兩倍以上,也就是說美國必須統籌出一個差不多30億的工業國家聯盟才行,而且這個國家聯盟還必須一致針對中國,中國還不能爭取到其他更多人口。
基于這樣的邏輯,在占豪(微信公眾號:占豪)看來,中美的大國競爭本質上是人口的競爭,誰能最早把全球人口形成以自己經濟體為核心的經濟圈,並且人口規模擴大到對方所不能及,誰就是最后的贏家。
現在,RCEP 15個成員國人口達到22億,美國要想贏就得至少爭取圍繞美國經濟圈的44億人口,而且這44億人口還得都把中國排斥外才行。這個難度,就太大了!換句話說,美國必須建立基于美國的巨量人口經濟聯合體,還得把與中國有經濟聯合關係的聯合體給拆解掉。
現在,美國有什麼呢?
TPP已經被特朗普廢了,美國要想重返,政治成本和時間成本都非常巨大,而且哪怕重返,只能起到一定程度對沖RCEP對美國不利影響上,而不能起到遏制或打壓中國的作用;美國之前和歐盟搞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也被特朗普搞暫停了,何時能恢復遙遙無期。也就是說,現在美國沒有類似RCEP這樣的經濟聯合關係體系。
那麼中國呢?
除了剛剛達成協議的RCEP,中國還有與東盟的自貿區,如今中國東盟自貿區2.0版正在推進。中國與東盟的自貿區人口規模也已達到了20億。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靠什麼遏制住中國呢?
所以,從這一點上說,美國已經開始輸局了!
現如今,美國經濟上遏制不住中國,于是開始搞基于軍事同盟的關係來遏制中國,並試圖用這種軍事同盟來瓦解經濟聯盟。無論是過去的“亞太再平衡戰略”,還是今天的“印太戰略”,其目的都是如此。
如果說中國是一個經濟弱國或軍事弱國,那美國在戰略上都是可以實現對中國遏制的,實在不行美國還可以通過動武來解決問題。或者,如果美國在經濟上有明顯優勢,那麼再基于經濟搞軍事同盟,就像當初北約對華約那樣,那也是可以的,基于經濟聯盟的軍事同盟是穩固的,所以最終美國贏了蘇聯。
幾個國家圍剿一家中國企業,看看帝國主義那出息!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中國現在不但是經濟強國,也是軍事強國。美國經濟搞不定中國,能通過動武來解決問題嗎?答案是不能!何況,中俄還是“新時代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美國對中國和俄羅斯任何一個國家,軍事上都無法解決問題,又如何對這樣的夥伴採取軍事解決方案?
武力不能解決,在經濟模式上美國基本的經濟邏輯上已經落後了中國,所以現在中美的情況當然與當初美蘇的情況完全不同。在這種背景下,美國竟想用軍事聯盟瓦解區域經濟融合進程,美國怎能不輸局呢?美國的行為,是在逆世界潮流而動,不得人心,不得要領。
當然,印度本來也是RCEP的談判國,這次如果有印度加入,那就更加完美了。而且,如果有印度加入,RCEP的人口將達到35億,全球總人口也才76億,35億已經是全球人口的46%,真那樣美國就更沒遏制住中國的可能了。印度沒有加入,一方面是擔心自己的產業被衝擊,另一方面是過去三年政治上站隊美國影響了莫迪政府的經濟決策。
不過,這次RCEP簽署的協定,在日本的建議下給印度留了後門,即如果印度中途願意加入,隨時可以按照15國達成的協議零門檻加入。對此各國也都不反對,畢竟RCEP的圈子越大,對經濟的發展越有利。中國製造全球都是有強大競爭力的,所以中國並不會給印度設門檻,也會歡迎印度加入。
那麼,印度何時會加入呢?
占豪(微信公眾號:占豪)認為,印度需要政治上想通了,經濟上進一步遭到壓力,才會真的考慮重新加入RCEP。說白了,被美國玩來玩去印度發現無利可圖的時候,他才會醒悟。
那麼,為什麼RCEP對中國來說具有戰略里程碑的意義呢?占豪(微信公眾號:占豪)認為,基于如下5方面原因:
一、RCEP之后,美國將失去對中國經濟制裁能力,貿易戰再難開打
2018年,特朗普政府發起對華貿易戰。貿易戰打了兩年,最后還是特朗普連續打電話到北京“求和”,雙方才達成了第一階段協議,如今正在落實中。RCEP協議簽署后,美國已經再沒有對中國經濟的制裁能力,或者說美國的經濟制裁對美國自己的傷害可能比對中國傷害更大。由此我們也可以下個結論,中美貿易戰再難開打,美國別無選擇。
這其中的邏輯是,有了RCEP,中國經濟的戰略迴旋空間更大,與美國的經濟往來除了極少數產品不能替代之外,22億人的市場比美國3.3億人的市場更大,美國市場可以替代,美國的產品也只有極少數不能替代,這種情況下美國的制裁還能有什麼用?恰恰相反,美國制裁反而會傷害自己更多。如此,貿易戰還怎麼打得起來?中國,不可能主動發起貿易戰,而美國再無能力發動。
二、RCEP會加速中歐自貿的談判
RCEP簽署了協議,過去可能還在猶豫的歐盟就要急了,因為在RCEP成員國中有個日本,並且中國製造業的水平在加速進步,歐盟如果不能快速與中國推進自貿談判,未來歐盟的產品將在RCEP成員國中失去市場。
所以,接下來歐盟必須儘快與中國達成自貿協議,必須先把中國這個最大的市場搶回來。RCEP會讓歐洲人清醒過來的,我們拭目以待。
三、中國以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格局將形成勢
中國現在確立了以內循環為主,以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方向。這是什麼一種狀態?簡單舉個例子,過去我們最好的產品都出口了,以後最好的產品就在國內出售,中國的市場在加速成長,中國製造首先滿足中國自己的需求,並且形成經濟內循環。有了強有力的經濟內循環,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力就會不斷增強。
國內國際雙循環,就是以國內經濟循環來加速中國製造、加速產業升級與科技升級,用內循環動力推動出來的產業升級與科技升級來提升自身競爭力,從而占領更大的國際市場份額;用中國的經濟內循環需求,吸引更多經濟體與中國主動對接,主動根據中國需求來做中國經濟的配套,這樣就能讓更多國家根據中國的需求、中國的產業進行配套,從而形成更大經濟體、更加細分的產業分工,如此就能形成基于中國經濟內循環的國際經濟生態圈。這就是以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格局。
這個格局在RCEP之后,將逐漸形成勢能。
四、加速中日韓自貿區談判
RCEP現在15個成員國,其實就是東盟10+3+2,東盟10國+中日韓+澳大利亞、新西蘭。中日韓已經在更大的RCEP中成了經濟自貿區的成員國,那麼一直被美國破壞的中日韓自貿區達成協議的距離還遠嗎?
在RCEP已經達成協議,實際上中日韓的自貿區基本也就是最后一哆嗦了。美國再破壞,也不太好使了。哪怕沒有中日韓自貿區,RCEP已可以很大程度上替代中日韓自貿區了,所以美國接下來進一步阻攔的意義也會被削弱。
因此,RCEP實際上是可以加速促進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是有利于中日韓在自貿區談判中達成協議的。
五、“窮台”政策可以實施了
早就有網友建議,要想收台得先“窮台”,現在我們國家就是在逐漸執行這一政策。RCEP簽署協議之后,“窮台”的政策就可以大力推進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有了RCEP,慢慢台灣的很多產業會逐漸分散到東盟、日韓,台灣的產品輸送到大陸將會遭到很激烈的競爭。
與此同時,由于台灣並不在RCEP協議之內,台灣蔡英文當局的所謂新南向政策就成了空中樓閣。新南向不行了,台灣經濟到哪裡去?市場空間會被不斷壓縮,包括大陸市場。隨着RCEP不斷推進,台灣對大陸的市場依賴會越來越重。不但如此,台灣產品在大陸市場也會遭到越來越強的挑戰。
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經濟會越來越困難,“窮台”格局也就自然形成了。一旦“窮台”格局形成,如果蔡英文當局繼續搞“台獨”挑釁大陸中央政府,一旦中央政府決定終止大陸與台灣的ECFA,那對台灣經濟來說就將是滅頂之災。
根據ECFA第十六條的終止條款,一方如果提出終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應以書面通知另一方。海峽兩岸應在終止通知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開始協商。如協商未能達成一致,則《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自通知一方發出終止通知之日起第一百八十日終止。也就是說,大陸如果想終止,也就只有半年的緩衝期。
然而,如果大陸提出終止ECFA,蔡英文當局如果要協商,就必須承認“一個中國”,如果不承認就沒有協商資格,那麼ECFA協議就自動終止了。在這種情況下,當“窮台”達到一定效果后,大陸突然終止ECFA,那不就等于要了台灣的命了嗎?
所以,RCEP之后,“窮台”模式會自動開啟,到了火候大陸自然會出手!形勢比人強,統一台灣的時間,因為形勢的加速變化而正變得越發現實。
大家說說,在這樣的局面下,RCEP是不是對中國來說有戰略里程碑意義?對美國來說是不是衰落的加速器?對台灣當局來說是不是敲响他們滅亡之聲的“喪鐘”?
https://mp.weixin.qq.com/s/0BeuoWH54KDV2VpYQ3szwg
對台偽圍剿行動已經開始
[
本帖最後由 starr 於 2020-11-17 07:24 AM 編輯
]
UID
205408
帖子
65181
精華
0
積分
68604
金幣
1544
閱讀權限
85
在線時間
9862 小時
註冊時間
2005-1-8
最後登錄
2021-1-16
查看詳細資料
回覆
引用
TOP
熱門主題
相比美國、台灣,香港的社會撕裂更甚
美國大鑊了,暴亂持續!
借鏡美國首都國會恐襲調查
看香港、看世界(一)
正論 唐樓爆疫大淪陷精準防控大笑話
偷走佩洛西電腦的人被自殺了-美國的政治正確
相關主題
(中通論壇)亞太15國將簽署RCEP,美國將如何應對?
新華國際時評:簽了!東亞經濟一體化迎來重要里程碑
中國媒體誇大 RCEP 效益,經濟學家:非中國主導對美國不具威脅
川普稱貿易戰「好打易贏」 何以中國最終勝出
中歐投資協定即將簽署 - 工商時報
RCEP如何打擊台灣偽政權?
新帖
回覆
‹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按此打開 Google 相符內容]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
控制面板首頁
編輯個人資料
積分記錄
FAQ
管理團隊
廣告查詢
純文字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