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8,720
  • 回覆: 103
+28
引用:
原帖由 ray99hk 於 2020-10-21 12:06 PM 發表

英國伊利沙白號得25節
唔係分開25節咩



尼米玆艦(垂死老野)47歲啦,每年要維修8個月


引用:
原帖由 Win晨 於 2020-10-21 11:44 AM 發表
美航母時速67公里,俄航母時速51公里,遼寧艦時速多少?清華專家一不小心說漏嘴!習總:噓,川普聽了會崩潰!
呢D視頻數據準確嗎?? 查查網上資料就知?
美航母尼米茲級==最高航速係35節(有說可達38節)
庫茲涅佐夫號==最高航速係32節
遼寧艦(烏賊號)==最高航速係29節
山東艦(墨魚號)==最高航速係30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gDq ...
原來航空母艦嘅戰鬥功能係鬥快



引用:
原帖由 泛民之星陳盲刎 於 2020-10-21 11:20 PM 發表

去唔去到地球同步軌道架?
可以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Win晨 於 2020-10-21 02:44 PM 發表

又係呢句, 話咗百九幾次要在大海中找尋及擊中航行中目標係極度艱難, 唔好成日睇果D網軍文宣同視頻啦, 呃人架, 開戰時唔會見到艦艇係海上架, 全部唔見晒, 唔係肉眼見到就發射導彈打佢 ...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rld/20160426/00178_002.html

「吉林一號」衞星能追蹤航母戰機


【本報綜合報道】美軍公布戰機飛越黃岩島的照片後,內地官媒隨即曝光「吉林一號」衞星針對美國等地拍攝的動態圖像,其中清晰可見汽車在高速公路行駛,甚至連續跟蹤飛行中的民航客機等。有分析指,圖片顯示中國衞星或已具跟蹤美國航母和戰機能力。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89%E6%9E%97%E4%B8%80%E5%8F%B7

吉林一號係一個視像系統,至今已發射接近二十顆高分衛星上太空...



引用:
原帖由 Win晨 於 2020-10-21 05:34 PM 發表

飛得咁高同用衛星差唔多,航母好似粒米咁大,你有冇睇過艦載機係高空望落去航母都係丁屎咁細隻,何況再飛高d
航母接近300米長..一個體育場地跑道只係400米,你用下鳥巢既比例,睇下衛星可唔可以影得清楚...
https://www.hk01.com/即時中國/530395/中國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佈




引用:
原帖由 Win晨 於 2020-10-22 02:28 AM 發表

衛星能夠實時監控航母,前提是天上有十幾顆衛星將航母早早定位。並24小時接力追蹤才能做得到,這種能力就算美國現在也不具備。
衛星圖片上顯示的航母,你以為是這樣的?http://p1.pstatp.com/large/2b2a300035e82a5974f85
但其實真正的是這樣的。http://p3.pstatp.com/large/2b2a200027da7f7f1d9b9
軍用衛星上看 ...
軍用衛星上看到尼米滋航母的照片,左邊是衛星的全視野圖片,右邊是全視野圖片中放大的部分。熟練的讀圖員是可以根據船隻行駛中的尾跡來發現大型船隻的,但目前衛星實際的分辨率一般在50米左右還很難分辨出是一艘航母還是一條大型的郵輪。


大型船隻全部都有AIS,定時廣播自己位置,船隻資訊俾附近船隻及港口接收,以保障本身船隻安全..
只有軍艦或細船唔裝....

衛星只要排除呢D商船,和航母唔會單一隻船航行,護衛艦隊會和航母平行前進,和商船行駛方式完全唔同..

以現今人工智能,和畫面動態分析,航母艦隊根本在衛星掃瞄下好快被認出...



原來航空母艦嘅戰鬥功能係鬥快
航母要有30節左右讓戰機迎風起飛,法國戴高樂號得25節,以致影晌戰機不能滿載起飛,遼寧,山東夠速度就好,多左冇作用,美國航毌世界之最,12艘航毌,兩艘福特級因電射(定壓交流)未過關而未能服役,餘下有6艘艦齡超遇30年夠期退役,實際宜於服役得4艘,不得不用撘載F35的兩棲攻擊艦充數,舊艦一樣要4,5千人一隻,航毌一年修左半年,果4,5千人放假照出糧,都幾甘下,2021年頭中國003航毌下水採用巳攻克技術的定壓直流電彈,一舉超越老美福特,004亦在建造中,老美當然心急,亦欲置中國於死地,漢奸之流亦出黎出盡口術.



引用:
原帖由 剛峰 於 2020-10-22 09:53 AM 發表
原來航空母艦嘅戰鬥功能係鬥快
航母要有30節左右讓戰機迎風起飛,法國戴高樂號得25節,以致影晌戰機不能滿載起飛,遼寧,山東夠速度就好,多左冇作用,美國航毌世界之最,12艘航毌,兩艘福特級因電射(定壓交流)未過關而未能服役,餘下有6艘艦齡超遇30年夠期退役,實際宜於服役得4艘,不得不用撘載F35的兩棲攻擊艦充數,舊艦一樣要4,5千人一隻,航毌一年修左半年,果4,5千人放假照出糧,都幾甘下,20 ...
戴高樂 可以慢因為陣風可以低速節進場,本身又唔重
F14進場速度更低,成廿噸都可以
超蟲 成130節進場, 冇30節甲板風隨時 拉斷攔阻索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Win晨 於 2020-10-21 03:24 PM 發表

入到航母600公里範圍就被擊落
甘就出事呀,600里內!



引用:
原帖由 Win晨 於 2020-10-22 02:28 AM 發表

衛星能夠實時監控航母,前提是天上有十幾顆衛星將航母早早定位。並24小時接力追蹤才能做得到,這種能力就算美國現在也不具備。
衛星圖片上顯示的航母,你以為是這樣的?http://p1.pstatp.com/large/2b2a300035e82a5974f85
但其實真正的是這樣的。http://p3.pstatp.com/large/2b2a200027da7f7f1d9b9
軍用衛星上看 ...
咪成日攞啲80年代技術出嚟喇。
靜止軌道都有20米以下嘅分辨率,已經推翻左呢篇文講嘅嘢啦。



引用:
原帖由 marcominnie 於 2020-10-22 06:59 AM 發表

可以
你識唔識太空科技架。
地球靜止軌道畀近地軌道會多咗6 km/s delta V。
X37B本身設計就係近地軌道用,去咗嗰啲軌道需要再入就好麻煩,分分鐘一去不返。



引用:
原帖由 泛民之星陳盲刎 於 2020-10-22 02:59 PM 發表

你識唔識太空科技架。
地球靜止軌道畀近地軌道會多咗6 km/s delta V。
X37B本身設計就係近地軌道用,去咗嗰啲軌道需要再入就好麻煩,分分鐘一去不返。
TR3B 呢



引用:
原帖由 泛民之星陳盲刎 於 2020-10-22 02:53 PM 發表

咪成日攞啲80年代技術出嚟喇。
靜止軌道都有20米以下嘅分辨率,已經推翻左呢篇文講嘅嘢啦。
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靜止軌道光學成像衛星“高分四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枚衛星將進入距地面36000公里的地面靜止軌道。
“高分四號”衛星在我國媒體上受到集中報道,中央電視台也發布新聞稱這是世界上眼力最好的靜止軌道衛星。不過,衛星研制者說了一句這個衛星的可見光波段分辨率為50米,“相當于從3.6萬公里外看見大油輪”,引起國內網友的普遍猜測,認為該衛星是用于搜索海上的航空母艦,為我國東風-21和26彈道導彈提供目標指示的神兵利器。
值得注意的是,“高分四號”衛星的發射得到了相對詳細的報道,這與主要肩負軍事用途的部分“實踐”、“環境”系列衛星發射時總是只有那句著名的“這次發射的XX衛星,主要用于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作物估產及防災減災等領域。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XXX次飛行”的新聞稿完全不同。
  我國海洋監視衛星的部署方式與美國接近,採用光學和雷達衛星編組方式組成星座,圖為我國逆合成孔徑雷達衛星不同階段的設想圖,下方採用的是俄制雷達,最終服役的是上圖中國產新型雷達  這說明“高分四號”的性質,與真正的軍事衛星並不相同。
“高分四號”能找航母嗎?
回顧海戰歷史,尋找海上敵方艦隊一直是最大的難題。留意從甲午海戰到日德蘭海戰時代關于海戰的文學作品,我們總是能看到“瞭望哨發現了海天線上敵艦的煙跡”的描寫。這就是當時海軍搜索敵方艦隊的主要手段——將艦隊開出去,在海上利用目視搜索敵方艦隊,找到敵人艦隊就與之交戰。實力強大的海軍,往往還會把艦隊分成多個分隊,以在更廣闊的海域內尋找敵人。
到了二戰時代,飛機成為搜索敵艦的主要手段。日本人常常把自己的失敗歸結為一艘巡洋艦上原本應該放飛的水上偵察機未能按時起飛,而美國電影《中途島海戰》中,美軍的勝利則是由一群代號“草莓”的水上偵察機呈扇形展開隊形,搜索日軍預定出現的海域開始的。
  美國稱中國在襄樊地區部署的大型天波雷達能夠覆蓋太平洋廣闊範圍內的海區,可將搜索範圍縮小到100公里左右方圓範圍。  通過肉眼目視,或者說可見光波段搜索敵方艦隊這一最為傳統的技術既然已經用了那么多年,很多讀者想當然地認為現代海軍也可以用這樣的辦法。只不過是把搜索的“眼睛”搬上天,放到宇宙中去。
然而事情並非那么簡單。不相信的話,讀者們可以自己打開谷歌地球,試試找找海上的船——不要去搜索網上公布的“谷歌地球中航母的經緯度坐標”,自己找找哦。因為在現實中,用可見光衛星照片搜索航母就是這樣的過程。
當然,通過軟件算法,可以加快搜索的過程。但是想想你們聽說過的識圖軟件的笑話吧,比如把加菲貓圖片當做黃圖……
在不同的光照、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高度等等因素的影響下,軟件是很難完成識別航母的過程的。筆者翻閱相關論文,現在用可見光搜索海上艦船的方法大概就是把海區划分成很多方格,讓計算機尋找其中可能有船——隨便什么船——的格子,然后由人來判讀照片。
  俄羅斯用望遠鏡拍攝的美國“長曲棍球”5雷達監視衛星照片,美國目前使用這種衛星和“鎖眼”光學偵察衛星和新型ELINT電子偵察衛星組合成三星星座執行海洋監視任務。  考慮到現實中海上航運的情況,在浩如煙海的照片中識別出航母並不容易。
具體到“高分四號”,雖然這枚衛星位于靜止軌道上,從公開的衛星成像覆蓋範圍來看,它能夠覆蓋東至新西蘭,西到馬達加斯加,南到南極,北到勘察加半島的廣闊海域。但注意,它每次拍攝成像範圍是一個“相當于河南省面積”的區域。如果用來在大範圍內實施搜索,恐怕用上千人去執行判讀照片的任務也不夠。
用可見光成像方法去搜索海上機動目標,即使可行,由于耗時耗力而困難很大,必須縮小搜索範圍,才能讓衛星有效找到海上目標。
大範圍的普查可以使用電子情報搜集衛星或者地面設施,它們通過接收航母編隊航行時必不可少的無線電信號,來大致確定艦隊的位置。此外,還可以利用天波雷達,美國蘭德公司《中美軍力積分卡》報告書中提到,中國在襄樊部署的大型天波雷達系統被認為在3300公里距離上定位精度可達36-178千米。
“長曲棍球5”衛星外形推測圖  根據上述手段獲得目標大致位置,接下來才是衛星發揮作用的時候,根據目標大致信息,衛星將可以集中搜索目標附近位置。
利用這種手段,可以大大減小衛星“過頂”航母的間隔。
美國蘭德公司的報告中給出的評估數字是:以2010年的水平,如果沒有天波雷達提供目標指示,中國光學衛星過頂美國航母的重訪時間為13.8天;如果有指示,則縮短為8個小時。如果結合光學和星載合成孔徑雷達,重訪時間縮短為4小時。到了2017年,隨着中國衛星數量的增加,在沒有目標指示的情況下,對美國航母的過頂時間為2.9天;有目標指示,則可以達到2.6小時一次。
  在某些特定情況下,航母會留下非常明顯的尾跡,分辨率不高的光學衛星也可看見,圖為尼米茲號航母在某次航行中被拍攝到的尾跡  當然,上述數字並不準確,對于光學衛星來說,目標所在海區是否有云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在云層覆蓋25%面積的情況下,2010年中國光學衛星對美國航母的過頂時間相應延長到8小時,增加一倍。
找到海上的大型目標是一回事,識別則是另一回事。為了避免把昂貴的彈道導彈浪費在偽裝成航母的其他船舶身上,必須對被搜索到的目標進行識別。
這就涉及到分辨率的問題了。“高分四號”的分辨率為50米,一個像素點的大小相當于20米,用這樣的精度去看航母,只能看到有物體在海面上,而無法真正將其識別出來。
比較之下,蘭德報告中認為中國發射多枚“遙感”系列衛星具備10米或更高的分辨率,這才能真正看清航母的外形細節,將其識別出來。
  判讀衛星照片是一個很困難的工作,電腦基本無法完成,圖為伊朗的“道具航母”,這樣的目標出現在衛星照片上,除了經驗豐富的照片判讀員,電腦軟件是無法識別其真假的。  “高分四號”的分辨率似乎不具備找到航母的潛力。那么它是不是真的就和“東風”無緣了呢?
也不盡然。
事實上,美國人的報告中葉提到“中國同樣擁有多種‘非軍事’衛星,由不同的政府機構管理。但在危機時刻,這些衛星都有可能被解放軍接管。然而,不清楚這些衛星將可能扮演什么角色。”
如果硬要說高分四號對“打航母”任務可能有用,那筆者也只能設想一種可能。那就是在用天基雷達、光學、雷達衛星找到,並識別出航母后,利用“高分四號”的凝視鏡頭和與地面的直接高速通訊能力,對航母編隊進行持續的跟蹤。這個任務對于停留在靜止軌道上的“高分四號”來說倒是可行。
在爆發實際衝突的前提下,這種跟蹤似乎沒有太大必要。在這種情況下,儘快將東風導彈射向目標頭上,讓它們在主動雷達引導頭指示下向目標砸去才是最有效的作戰方式。
DSP衛星在軌想象畫,左下角的輻射傳感器指向地球。
高分4號的各項參數都比DSP要高得多  但考慮到中美或許會出現危機對峙的情況,那么這種跟蹤就顯得很有必要。可以避免美軍利用我方衛星過頂間隔玩花樣——歷史上美國航母就有多種戰術擺脫追蹤自己的蘇聯海軍“跟蹤群”,例如在無線電靜默中讓航母趁夜高速狂奔,而在原地留下一艘補給艦,大開各種無線電設備,假裝自己是航母——這樣的戰術也曾屢屢得手。
此外“高分四號”還有一個優勢,就是作為同步軌道衛星,目前美國還沒有公開的能打擊同步軌道衛星的導彈——美國國防部聲稱中國曾經試驗過能夠直接攻擊同步軌道衛星的導彈——所以它的安全性也要高一些。不過就算美國真的沒有對同步軌道反衛星導彈,要研制出來,應該也不會太困難。所以“高分四號”更多還是一個在“冷戰”前提下能夠發揮作用的平台,在戰時,肯定會成為對方必欲除之而后快的目標。
當然並不是說有了“高分四號”,我們就可以隨時保持對航母的高精度跟蹤。和所有歷史上新出現的技術一樣,“高分四號”的這種跟蹤能力存在缺陷,略顯勉強,美國海軍也一定會找新的辦法來進行對抗——說到底,進行對抗的不是武器自身,而是人。
中國實踐-11號系列衛星是一種類似美國STSS衛星的低軌道紅外導彈預警衛星。  “高分四號”和誰像?
既然肯定了高分四號並非專門針對打航母任務量身定制,那么我們就換個思路,看看這顆衛星的軌道和外形,和美國的什么衛星比較像呢?
一看之下,第一個映入腦海的自然是美國80年代發射、服役至今、即將被更先進的衛星取代的DSP導彈預警衛星。
這種衛星被稱為“對着地面看的哈勃望遠鏡”,其中目前還在服役的DSP衛星重近3噸,星前部裝有一個大型“望遠鏡”,長3.7米。它也是在靜止軌道上運行的成像衛星,主要是運用紅外成像技術觀測地面情況。衛星上裝有兩個數據轉發器,用來與地面站進行聯絡,能夠高速向地面傳輸拍攝的高分辨率圖像。
相比之下,“高分四號”比DSP衛星重量增加近1倍,達到近5噸,光學、紅外共用的鏡頭直徑達到508毫米,圖像分辨率光學50米,紅外400米。
事實上DSP衛星的成像分辨率遠比不上高分四號,但它依然能夠有效對地面的火箭、導彈發射和森林大火、飛機墜毀等作出反應,這是因為紅外成像系統對于強烈紅外信號具有高度敏感的特點,很容易分辨出來。
美國STSS衛星作戰示意圖,這種衛星主要用來監視中近程彈道導彈  目前海外猜測中國用于導彈預警的衛星是部署在低軌道上的“實踐”系列多顆衛星。它們的任務可能接近于美國新型的STSS衛星,主要用來探測中短程導彈。美國STSS衛星採用了新一代的紅外成像技術,可以追蹤火箭關機后的導彈目標。美國計劃部署24枚此類衛星,確保升空的導彈可以被4枚衛星同時觀測,這樣就可以從不同角度分析來襲目標性質,甚至據稱可以分辨出實際彈頭和用于偽裝的誘餌。
而美國新一代的高軌道預警衛星SBIRS GEO也是被部署在靜地軌道上的預警衛星,主要用來探測上升段的中遠程和洲際導彈,重量2.8噸左右,它裝有探測短波和中波兩個紅外傳感器,在靈敏度、精度等方面有很大提高。
“高分四號”是不是中國的天基導彈預警衛星呢?
顯然也不是。別忘了, 這顆衛星並非屬于解放軍裝備,這就決定了它不可能像預警衛星一樣“兢兢業業”,每秒鐘拍攝6副圖像,等待着或許永遠不會到來的導彈攻擊。
“高分四號”的主要任務仍是為民用用途提供各種高分辨率的衛星圖像,這不是在做預警衛星之餘順便能完成的任務。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泛民之星陳盲刎 於 2020-10-22 02:53 PM 發表

咪成日攞啲80年代技術出嚟喇。
靜止軌道都有20米以下嘅分辨率,已經推翻左呢篇文講嘅嘢啦。
解析爭論中的中國大陸航母殺手東風-21D
2019年01月16日 常漢青
解析爭論中的中國大陸航母殺手東風-21D型彈道飛彈能力

常漢青
台灣戰略研究學會副秘書長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備役海軍上校

一、前言
巴基斯坦國防部引用2004年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的報告,以一篇《龍的牙齒:已提高博弈能力的中國彈道飛彈》(Dragon'steeth - Chinese missiles raise their game)指出,中國大陸計畫發展具備海上反艦能力的東風-21戰術彈道飛彈。(1)另美國相關報導轉述2009年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報告,認為中國大陸東風-21D中程反艦彈道飛彈已接近作戰能力。(2)且美國國會研究服務(Congressional ResearchService [CRS])報告指出,中國大陸已於戈壁完成飛彈測試。(3)中國大陸2017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閱兵時,介紹東風-21D型彈道飛彈具有打擊「海上艦船」目標的殺手鐧武器。(4)亦有媒體報導指出中國大陸已完成「望遠4號」海上靶船測試。(5)從這些資料可以了解到中國大陸東風-21D型彈道飛彈具有攻擊「美國航空母艦」的評估消息,主要來自於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進而引發各國軍事專家及學者廣泛導論,對於東風-21D型彈道飛彈能力的正、反面意見都有,不過大多數的美國學者、專家都持肯定的正面意見。近來網路引述綜合外媒報導:克裡斯托夫.帕祖克(ChristophePrazuck)去年在法國國會的軍事委員會備詢時表示,對於中國大陸號稱航母殺手的東風-21型彈道飛彈,彈頭在高速自由落體的情況下,能夠精準打擊正在移動中的艦隊,「說實話,我不相信」,他認為,這只是一種未來想達成的目標。(6)而中國大陸東風-21D型彈道飛彈是否真得具備攻擊海上艦船的能力(尚待證實),本文試著從軍事技術的角度,解析其攻擊能力與政治意涵。

二、東風-21D
依據東風-21D型中程彈道飛彈公開的基本資料,其作戰半徑1,700至3,100公里,可搭載50萬當量的核彈頭或傳統彈藥(含子母彈),命中精度50公尺內,進入大氣層後的自由落體速度為10馬赫,飛彈導引方式為慣性加雷達終端導引。(7)因此,中國人民解放軍如果使用東風-21D型彈道飛彈對美國航空母艦特遣攻擊支隊實施攻擊,可採取的方式有兩種:一是以戰術核彈對航空母艦支隊攻擊;二為彈頭對航空母艦船體的精準打擊。
美國航空母艦特遣攻擊支隊在遂行防空警戒及作戰時,水面艦艇的編隊最大距離基本上不會超過50海浬,艦載戰鬥空中巡邏(Combat Air Patrol: CAP)機的空中警戒巡邏區,基本上是在艦隊威脅方向軸距離航空母艦150至200海浬的位置。因此,美國的航空母艦特遣攻擊支隊的安全防護範圍,是以航空母艦為軸心半徑250海浬的範圍。任何可能接近或進入美國航空母艦特遣攻擊支隊的空中、水面及水下不明目標,都將視同可能的威脅,必要時會對彼等採取先制防禦攻擊措施。
如果中國大陸對美國航空母艦特遣攻擊支隊,使用東風-21D型彈道飛彈戰術核彈攻擊的話,攻擊的方式可分為戰術核彈高空爆炸及水面爆炸攻擊兩種。在核彈高空爆炸部分:主要目的是運用核彈爆炸時所產生的電磁脈衝,將水面艦艇及空中載具的所有雷達、通信及電控等電子設施與裝備摧毀,使美國航空母艦特遣攻擊支隊失去作戰能力;在核彈水面爆炸攻擊部分:主要目的係運用一定的爆炸傷害範圍內的核彈引爆,藉由所產生的爆震波摧毀水面艦艇。因此,中國大陸若採用戰術核彈的方式攻擊美國航空母艦特遣攻擊支隊時,東風-21D型彈道飛彈的50公尺的命中精度誤差,是可以滿足攻擊美國航空母艦特遣攻擊支隊的要求。
假設東風-21D型彈道飛彈採用精準打擊的方式,對美國航空母艦船體實施直接攻擊。其飛彈運作程序如下:首先經由衛星及情監偵系統獲得航空母艦「精確地理座標位置」(如附圖1);第二,將航空母艦精確座標位置,由戰情中心透過資料鏈路系統提供給東風-21D型彈道飛彈射控中心,實施彈道飛彈飛行路徑解算,以及執行飛彈系統備戰作業;第三,當航空母艦最後精確座標位置確認,並且完成彈道飛彈方程式解算後,開啟飛彈發射程序;第四,飛彈自地面發射後,從爬升到重返大氣層階段採取程式慣性導航模式;第五,當彈道飛彈彈頭重新返回到大氣層後,即開啟「自動導控模式」,並且於大氣層內將10馬赫(即10倍音速)速度的自由落體的飛彈彈頭,運用向量噴嘴透過跳躍飛行路徑的滑翔模式,將飛彈彈頭速度降至1馬赫已內的速度;第六,當海上目標(航空母艦)進入到飛彈彈頭導引雷達搜索、追蹤距離時,即開啟飛彈彈頭內的主動搜索追蹤雷達,由上而下的對航空母艦實施導引精準攻擊(如同艦射或空射的反艦飛彈)。(如附圖2)

三、解析東風-21D
依據上述東風-21D型彈道飛彈攻擊海上目標概念分析,主要的爭議點在於彈道飛彈對海上移動目標直接、精確的實體攻擊能力。而彈道飛彈戰術核彈頭的攻擊能力,基本上是沒有爭議。因此,如果東風-21D型彈道飛彈彈頭,採用傳統彈藥對海上航空母艦直接攻擊,必須解決下列三項問題:
第一,海上目標的精確座標位置:由於航空母艦是一個可以在海上移動艦船,所以目標位置的精確度,受到「時間」與「座標」兩個變數的影響。由於部署在太空軌道的監偵衛星基本上有兩種形式,一是環繞地球的軌道衛星;二是與地球自轉相同的同步衛星。然不管衛星的運作原理如何,都僅能對地球上已知或指定的某區域,運用影像、紅外線或合成孔徑雷達對特定目標監偵。因此,在時間變數部分:軌道衛星由於環繞地球的關係,從第一次目標偵獲、第一次目標分析、第二次目標偵獲再到第二次目標確認,所需時間為衛星環繞地球一次所需的時間,相較同步衛星所需要目標處理的時間長。
當確認海上目標為航空母艦後,除開始執行目標座標定位外,並且將目標的區域位置傳至作戰中心。戰情中心將目標相關位置情報資料,鏈傳至空中預警機、水面監偵艦、商、漁船、監偵潛艦及岸置長程雷達戰等超視距監偵系統及載具,以獲得更進一步定位航空母艦座標位置。假設中國大陸網路中心作戰所需資料鏈路系統,已完成監偵系統與武器載台的鏈路整合,資料處理所需時間差設定為1分鐘。而東風-21D型彈道飛彈,以平均6馬赫的速度(將爬升、自由落體及滑翔的速度總和的平均值)對1,000公里的海上目標實施攻擊,期所需時間約為8分鐘。因此,東風-21D彈道飛彈,在資料鏈路系統完整及理想的狀況下,攻擊1,000公里外的航空母艦,飛行過程需要約9分鐘才能抵達目標。
假設航空母艦於飛彈發射的同時,以最大30節的速度採取90度角的轉向。由於彈道飛彈自發射後,到終端導引雷達開啟自動歸向導引,期間是採取慣性及自動導航方式飛往預定區域。假設飛彈最後終端導引雷達開啟的距離為10海浬,以1馬赫的速度計算,所需時間為1.8秒,故不列計時間差。因此,航空母艦於飛彈發射後,其位置橫向位移了4.5海浬。以飛彈終端導引雷達搜索範圍直徑不超過5海浬,而且要在1.8秒的時間內,運向量噴嘴的改變航向是有其困難度。
在座標位置變數部分:由於監偵衛星所能提供航空母艦的資料,僅能針對已知附近陸地的經緯度座標為基準,運用比例圖像量測航空母艦與基準點間的相關方位與距離,再轉換算成經緯度地理座標。由此,在座標位置的轉換過程即已產生誤差值,再加上監偵載台(如空中預警機)建立目標位置時,其監偵載台本身的經緯度地理座標與雷達偵測方位與距離差,以及將雷達資料轉換成資料鏈路系統的經緯度座標差。若以「數值分析」理論分析,任何一個估算的誤差數值乘以真數值,其誤差將會依據真數值產生倍數增加。以太空的角度觀察地球座標的誤差值,0.001的數值誤差在實際距離範圍上可能都有數10海浬的距離差。
綜合依據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當中國大陸東風-21D型彈道飛彈發射的同時,美國航空母艦採取最大30節速率做90度轉向,基本上美國航空母艦即已脫離彈道飛彈終端導引雷達的搜索範圍。因此,若單從此兩個變數假設,美國如何掌握東風-21D型彈道飛彈位置及飛彈發射時機,是航空母艦反制彈道飛彈攻擊的第一個思考要件。
第二、東風-21D型彈道飛彈終端導引雷達效能:反艦飛彈要能具備達成攻擊水面目標的效能,首先必須要能搜索到目標。當目標建立追蹤後,再導引飛彈隨目標動態改變航向,進而轉換成歸向攻擊狀態。由於現今反艦飛彈大部分為長程超視距飛彈,因此終端導引方式主要都為飛彈主動導引。其尋標器的搜索方式可分為「脈波」雷達或被動雷達(紅外線或反輻射),終端導引飛行高度不會超過30公尺。假設彈道飛彈要採取低空飛行的方式,以發揮飛彈尋標器的功能,將會使彈道飛彈可能因為減速滑行的因素而發生失速的現象。若採取70度仰角近乎垂直的方式攻擊航空母艦,搭配使用主動式脈波雷達,將因海面背景雜訊因素而無法獲得目標。另若使用主動式都卜勒雷達,則航空母艦相對1馬赫以上彈道飛彈的速度而言,可以視同航空母艦是靜止不動的,進而限制都普勒雷達的效能。因此,彈道飛彈唯一具有對航空母艦偵搜效能的系統,應該是紅外線或反輻射被動式尋標器,而被動式尋標器以海面為背景的狀況,因過大的環境背景雜訊因素對效能影響甚鉅。
第三、監偵載台的效能:反艦彈道飛彈要能提高其命中率,最終還是要由空中、水面或岸置雷達監偵系統,提供精確的航空母艦海上目標資料。以中國大陸空警-2000預警機為例,對海面搜索的都卜勒雷達有效偵蒐距離為470公里(約253海浬)。以美國航空母艦特遣攻擊支隊的安全防禦範圍為250海浬計算,中國大陸的空中預警機在戰爭時期,能夠在美國航空母艦特遣攻擊支隊安全防護圈附近,獲取航空母艦位置資料的機率不高。然如果中國大陸的預警機能夠在空中戰機制空權獲得的掩護下,執行航空母艦目標位置搜索的話。預警機亦可直接導引戰轟機對航空母艦實施空射反艦飛彈攻擊,何須運用彈道飛彈呢?另在水面監偵部分,由於水面艦船最大水面偵蒐距離約為25海浬。而漁船基本上沒有資料鏈路系統,無法提供精確目標位置。另潛艦的水面偵蒐距離較水面艦船更短,而且倘若潛艦能突穿航空母艦特遣支隊的反潛屏衛,接近目視航空母艦的距離,即可展開潛射魚雷或反艦飛彈攻擊,又何須運用反艦彈道飛彈攻擊呢?因此,由監偵載台獲取精確航空母艦座標位置資料,基本上是不適當可行的。

四、結論
綜合上述問題解析,可以研判上述三項中的東風-21D型彈道飛彈,原則上不具備攻擊海上航空母艦艦船實體的能力。唯可以預判的是如果中國大陸要運用東風-21D型彈道飛彈,攻擊美國航空母艦艦攻擊支隊的彈頭,必須是戰術核子彈頭以摧毀編隊內的艦船。因此,反艦彈道飛彈基本上是一個軍事技術構想,在和平時期的測試也許具有成功的機會,但命中率必定也非常低。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