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4,574,558
  • 回覆: 7,509
  • 追帖: 519
  • 分享: 252
+597
引用:
原帖由 kallan 於 2021-6-12 10:59 AM 發表

其實這個所謂法案只是G7的一廂情願,中國又不是G7成員,到G20時先再講!
而其內容是將最低稅率全球化定為15%(又是白人至上的遊戲規則),我們要了解,現在各國的稅率不一(這不是重點),但一些高新科技和在發展潛力但短期不能創造大量收益的企業(這其實是代表一個主權國家的未來發展),故此很多企業的稅收是低於其標準,甚至國家倒貼都有,而這法例通過是有政治針對性的,即是提高如臉書這類公司的最低稅收標 ...
仲有反外國制裁法實施之後,呢d咁嘅行為分分鐘俾中國攪返轉頭。



引用:
原帖由 kallan 於 2021-6-12 12:10 PM 發表

其實對個別企業作出評估是沒有意義的,這等同如何去選擇股票一樣,但如果用宏觀去看問題,這其實不算什麼,我們不能過渡放大去看,我舉一個例,一家企業如果發美元債,債券到期要還息或本連息去還,而人民幣和美元兌換上,兩年升了一成多,即是發行美債的企業相對是賭贏了,但如果用房企去看整個行業,例如恆大:當其還款期迫近時就會在房產上大減價,並且要求短期全款,這其實只是對整體中國樓市有一些調整,同時整個行業銀行 ...
我覺得現時國內企業還用美元債融資已經唔取得效果 ! 現時恆大的垃圾美元債冇人吼將會越來越嚴重 !
其實亦反映咗國家對企業的發展係好自由 ! 你要繼續靠美元債融資就隨便 ! 相信數碼人民幣對外的全力發展可能對國內企業融資產生更靈活的選擇和調動 !



引用:
原帖由 不基大大流彈 於 2021-6-12 11:59 AM 發表

謝K兄。但耶倫應該好危好急,這張少有的好牌,她應該會使盡。楊風分析道:
1.這法案的確是白人至上主義,保護G7等已發展國家利益。尤其係打擊跨國公司避稅,去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亦令中國的大型科技公司很難向外擴展。打壓后起的科技公司的生存空間
2.中國支持又死,唔。支持又死。歐盟vs低稅國家vs發展中國家。難。
3.打擊FDI係中國投資的得益,減少對中國的投資。甚至期待令跨國公司無利可圖以至回 ...
我補充些少,其實G7這個所謂法案有些少捉蟲,因為其運作是舉一個例:中國對自身A公司免稅,故此這間公司就有多餘的資金投放在研發上,這樣出來的成品就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力(同類商品外國因為要有稅收),故此這所中國的A公司產品在外國發售時,當地政府就可以利用這法例將其補稅15%,但如果執行呢?我賣一百元是否先打十五元稅等同這商品未落地最少就要賣115元(還有其他稅未計),其實這種代補稅最大影響是其他發展中國家,但放在中國而言,根本起不到作用,一來這單法例未得中方同意,退一萬步來講,執行上本身已經有問題,因為現在中國的產品和同類外國的產品在競爭上並不是幾拾個百份點的問題,而是數以倍率起計,由特朗普的對中國稅制加收情況可作一統計,很多中國產品改由外地生產,除了質量、時價和真正交付時,其成品是差強人意,可謂並不在於十多個百份點的影響之上可分勝負,其實西方只是一種制定規律還在西方手裡的阿Q精神吧!



本來的中國的金融核爆沒有發生,是感謝歐美大放水,流動性大到導引資産荒。中資美元債雖然有違約風險,但回報率卻高,對比其他算來算去還是好投資。即是中國利用現在超寬松的環境在去槓桿。

美國也在糾結,經濟尚未恢復,現在加稅停QE會打擊重起勢頭,繼績QE就給中國佔便宜,中國去槓桿跟美國縮表還在鬥快中。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CP-KELVIN 於 2021-6-12 12:19 PM 發表

仲有反外國制裁法實施之後,呢d咁嘅行為分分鐘俾中國攪返轉頭。
其實條文裡,中國制的的空間會很大,即是如果一個人去配合西方抵制中國的同時,要查一查有否直系親屬、所在工作的公司、投資和合作的公司和中國有關系,如果有的話,就受到一定的反制裁,故此當西方發動對中國的制裁同時,其成本和動員難度將增大,如果動用一些不受影響的國家和人仕去反中,則成果就成疑,例如近日某大平洋島國(我連名都記不住)就發表對中國的不和言論,這根本起不到效果!中國都懶得回應!連存在感都刷不到!



美國逼阿聯酋棄用華為設備 否則拒售F35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0612/mobile/bkn-20210612080053535-0612_00992_001.html

美媒周五(11日)報道,美國政府向阿聯酋施壓,要求移除中國電訊設備製造商華為的電訊網絡,並與中國保持距離,否則總值230億美元(約1,794億港元)的F35隱形戰機及無人機軍售計劃將告吹。美國政府暫未回應報道。
報道引述匿名知情人士指,美方要求阿聯酋在未來4年內,即F35於2026年或2027年交付前,移除網絡中的華為設備。阿聯酋官員指,需要更長時間尋找可以接受的代替品,雙方目前轉為從三星電子、愛立信及諾基亞,尋找代替設備。
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任內,阿聯酋使用華為設備的爭端一直發酵,當時美方官員試圖說服阿聯酋改變與中國加強軍事經濟聯繫的做法,但無補於事。特朗普政府官員起初試圖說服阿聯酋不要使用華為設備,更企圖先發制人,阻止中國在阿聯酋境內建立基地。最終阿聯酋官員堅持在特朗普即將離任之際,以含糊言辭達成協議。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宣布審查對阿聯酋的軍售計劃,目前交易仍在推進。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與阿聯酋就棄用華為設備意見分歧,因此無法保證阿聯酋能夠取得F35。中國外交部回應指,中國與阿聯酋一致認為合作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並造福兩國人民,強調不會容忍第三方干涉兩國關係。



莫里森講嘅經濟脅迫行為

尾國冇辦法了,又開始新一輪打壓

[ 本帖最後由 SKY2019 於 2021-6-12 01:38 PM 編輯 ]



引用:
原帖由 kallan 於 2021-6-12 12:26 PM 發表

我補充些少,其實G7這個所謂法案有些少捉蟲,因為其運作是舉一個例:中國對自身A公司免稅,故此這間公司就有多餘的資金投放在研發上,這樣出來的成品就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力(同類商品外國因為要有稅收),故此這所中國的A公司產品在外國發售時,當地政府就可以利用這法例將其補稅15%,但如果執行呢?我賣一百元是否先打十五元稅等同這商品未落地最少就要賣115元(還有其他稅未計),其實這種代補稅最大影響是其他發展 ...
抱歉 K兄 如果無我理解錯15%是 corporation tax 利得稅 不是sales tax 銷售稅/營業稅.
利得稅是將營業額扣除支出後的利潤計15%., 銷售稅是按營業額計稅,即像日本每買一件貨都要另外比稅
其實對中國應响不太, 我們在會計上其他方法去減免, 例如免地價等.
主要影響是歐盟的低稅國家,有大公司會將會計交易把利潤放到低稅的國家來避稅
有錯請指正



引用:
原帖由 nldw 於 2021-6-12 01:52 PM 發表

抱歉 K兄 如果無我理解錯15%是 corporation tax 利得稅 不是sales tax 銷售稅/營業稅.
利得稅是將營業額扣除支出後的利潤計15%., 銷售稅是按營業額計稅,即像日本每買一件貨都要另外比稅
其實對中國應响不太, 我們在會計上其他方法去減免, 例如免地價等.
主要影響是歐盟的低稅國家,有大公司會將會計交易把利潤放到低稅的國家來避稅
有錯請指正
哈哈,你沒有錯,亦沒理解錯,為什麼我說這是捉蟲呢?
因為如果(假設中國同意並全球各國執行)響應最低15%稅率的話,如何去制定這個抽成的準則呢?
如果是利得稅,這要產品或者營業後,扣除成本和開支的利潤,再將利潤除加一個比例稅收,故此,如果這個產品未在市場或者在市場不具備賺錢能力(即是成本是100元,賣出可能是80元),各國怎樣去執行,那麼用營業稅更沒法去根查,最後換來很多訴訟,但如果用鎖售稅形式呢?相對比較簡單,我不用理會你成本扣除的問題,只要你準備在我國市場賣多少?(即使是蝕本價,我都可以付加應得的稅項,這稅項只代表各國協議的最低稅率多出來少收的部份而由當地國家去收)。
不論用那種方式,其實我都沒意見,但問題是如何知道對方企業的內部成本呢?
重點是即使中國擺明是零稅收支持A公司,日後A公司在全世界營銷,只不過是附加15%額外稅(不論用成本或當地或時令價格都好),整個過程漏洞百出,重點就是不傷及根骨!往後制定國際準則時就變成更複雜了!



引用:
原帖由 kallan 於 2021-6-12 12:40 PM 發表

其實條文裡,中國制的的空間會很大,即是如果一個人去配合西方抵制中國的同時,要查一查有否直系親屬、所在工作的公司、投資和合作的公司和中國有關系,如果有的話,就受到一定的反制裁,故此當西方發動對中國的制裁同時,其成本和動員難度將增大,如果動用一些不受影響的國家和人仕去反中,則成果就成疑,例如近日某大平洋島國(我連名都記不住)就發表對中國的不和言論,這根本起不到效果!中國都懶得回應!連存在感都刷不到 ...
我來刷一下存在感先

那個太平洋小島國: 薩摩亞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SKY2019 於 2021-6-12 01:36 PM 發表
美國逼阿聯酋棄用華為設備 否則拒售F35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0612/mobile/bkn-20210612080053535-0612_00992_001.html

美媒周五(11日)報道,美國政府向阿聯酋施壓,要求移除中國電訊設備製造商華為的電訊網絡,並與中國保持距離,否則總值230億美元(約1,794億港元)的F35隱形戰機 ...
50架F-35戰機總值100億美元, 如果油王國唔買,相信其他國家都比唔起錢去買呢批低分低效能戰機。



引用:
原帖由 nldw 於 2021-6-12 01:52 PM 發表

抱歉 K兄 如果無我理解錯15%是 corporation tax 利得稅 不是sales tax 銷售稅/營業稅.
利得稅是將營業額扣除支出後的利潤計15%., 銷售稅是按營業額計稅,即像日本每買一件貨都要另外比稅
其實對中國應响不太, 我們在會計上其他方法去減免, 例如免地價等.
主要影響是歐盟的低稅國家,有大公司會將會計交易把利潤放到低稅的國家來避稅
有錯請指正
我覺得執行上有困難,國際企業每個地方都有銷售,你點統計佢邊一個地方交唔夠?邊一個國家負責收稅金?收完之後點分?唔通邊個核彈多就邊個分多啲?



引用:
原帖由 supremeabc 於 2021-6-12 12:22 PM 發表

我覺得現時國內企業還用美元債融資已經唔取得效果 ! 現時恆大的垃圾美元債冇人吼將會越來越嚴重 !
其實亦反映咗國家對企業的發展係好自由 ! 你要繼續靠美元債融資就隨便 ! 相信數碼人民幣對外的全力發展可能對國內企業融資產生更靈活的選擇和調動 !
國內房地產企業要發債融資籌措資金其實都係被迫,並非係國家特別給予自由。 因為國家最重要係確保銀行體系穩定性,所以係人民銀行唔容許國內銀行貸出嘅款項過度集中於房地產,房企無辦法從銀行得到大額融資底下,咁唯有自行發債籌措資金,而由於美元息口低過人民幣息口,順理成章就發行美元債。

或者,個別房企發債將來有違約風險,但呢啲純係商業活動,阿爺無責任承擔違約後果,仲有,假使房企有債卷違約對銀行同金融系統也不會造成太大衝擊。

[ 本帖最後由 小市民0009 於 2021-6-12 11:52 PM 編輯 ]



咁就死啦 幾年前買嘅美元債 幾年後人民幣升咗咁多 淨係呢個差額都唔小野


引用:
原帖由 supremeabc 於 2021-6-12 11:39 AM 發表
請問K兄點睇呢啲企業的中資美元債對國內經濟的影響 ? 現時在國內已被遺棄受壓 !

*****************************************************************************


內地企業債務問題已殃及池魚。自從市場對內地規模最大的不良債務管理公司中國華融(02799)債務擔憂爆發以來,新發行的中資美元債需求連續兩個月受壓 ...
小弟愚見,很多西方嘅金融,財經對中國嘅企業甚至地方債嘅危機演繹無需太著意,這些危機講了十多廿年。如果同一情況發生在西方資本國家可能真是大問題,但中國嘅金融資本結構同西方資本實在大不同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rambotam2008 於 2021-6-13 01:48 AM 發表
咁就死啦 幾年前買嘅美元債 幾年後人民幣升咗咁多 淨係呢個差額都唔小野
買美元(外幣)債/資產不嬲都要留意匯兌風險,最普遍嘅係美元保單,到期時有可能收益不能彌補匯兌損失。

而理論上,內企發美元債相對人民幣升左值應該係有著數,但一般在發債當日已做定匯率風險對沖,唔可以賭博將來開大定開細。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