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802
重華宮88件藏品首公開 循跡乾隆時期皇帝皇子生活
2020-02-25  文匯
http://paper.wenweipo.com/2020/02/25/OT2002250008.htm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向芸 成都報道)莊嚴宏偉的紫禁城是中華文明建築精粹的集大成者,更是數百年中國歷史的見證。四方來賀的盛世榮光、指點江山的雄韜偉略、情真意切的天性倫常,都在歷史前行的車輪中消散,只留下一座座靜默的宮殿。此前在成都博物館展出的「走進重華宮」特展,遴選故宮博物院88件(套)珍貴藏品,首次向公眾展示了從未開放的乾隆潛邸重華宮,也是內地首次以乾隆皇帝皇子時期生活為主題的展覽。
鳥瞰紫禁城,建築分為前朝、後廷兩部分,前朝是舉行盛大典禮及部分辦事機構的場所,而後廷則是皇帝處理政務及帝后、妃嬪、皇子、皇孫生活之地。重華宮原為「乾西五所之二所」,雍正五年(1727年),皇四子弘曆新婚後遷居於此,十三年(1735年)弘曆登基為帝,開始對潛邸升格改造,賜名「重華宮」,取「此舜能繼堯,重其文德之光華」之義。在乾隆的一生中,重華宮是其年少時居住、學習、成長的地方。他在這裡「勤聖學而談王道」、「新正與諸臣茶宴聯句」,是「宿學之所安」、「舊劍不能忘」之地。
策展人杜康表示,本次展覽圍繞重華宮展開,展廳設置依據各宮室的位置原狀進行還原,以崇敬殿、重華宮、翠雲館、漱芳齋四處建築群的格局為基礎,以各宮室的功能作為線索來劃分展覽,以展示皇室生活和優秀傳統文化。
君臣茶宴聯句繫感情
崇敬殿是重華宮的前院正殿,其明間正中所懸「樂善堂」匾,是弘曆為皇子時的書齋之名。「樂善堂者,蓋取大舜樂取於人以為善之意也。」
展覽中,一件仿照《樂善堂全集》、印章、印泥盒、果品而燒造的象生瓷很是有趣。瓷籠主體為線裝書函樣式,內部中空,是豢養金鐘(一種蟋蟀科昆蟲)的箱體,函表飾紅地金彩纏枝花紋,並篆書「樂善堂」。書函上有兩枚連體方印,移開後是金鐘的入口,而圓形印泥盒底部有五孔與箱體相通,移開盒蓋便可聽見金鐘的清脆鳴叫,設計非常精巧。
茶宴是清代治國安邦的文化活動,乾隆繼位後將其制度化。從乾隆八年(1743年)起,每年正月上旬,乾隆都會擇吉日欽點宗室、大學士、內廷翰林等能詩者到重華宮,品嚐三清茶、舉行茶宴聯句。小到時令節氣、年景民俗,大到國家興亡、國運昌盛,皆可入詩。
作為聯絡君臣之情的重要文化活動,茶宴聯句曾在乾隆時舉行44次。君臣聯句作成的詩文,均一一載入《御製詩集》,如本次特展就展出了烏金拓《乙丑重華宮聯句》詩冊、烏金拓《三清茶聯句》詩冊。
現帝后新婚居所時光
展覽中,乾隆帝后的巨幅畫像及朝冠分外引人注目,分別是乾隆即位時的朝服像和富察氏被冊立為皇后時的朝服像,以及絨纓料石頂皇帝朝冠和點翠嵌珠皇后朝冠。
在中院正殿重華宮中,最重要的所在是「芝蘭室」。這裡是17歲的皇四子弘曆與16歲的富察氏成婚後的新婚居所,兩人在此共度了9年的時光。富察皇后早逝後的48年裡,乾隆每年除夕元旦都會來此少坐,追憶皇后懿德,回憶年輕時的美好歲月。
按場景復原的「芝蘭室」,彷彿訴說着那一段舉案齊眉的溫馨歲月。除乾隆御筆的「芝蘭室」匾外,紫檀木鑲點翠貼金圍屏是最為醒目的文物。圍屏共12扇,為紫檀木邊架,彼此以銅掛銷相連。屏心在點翠萬字錦地上,用金片錘疊出玉蘭、海棠、梅、荷等各樣花卉,每扇一種。
導賞員表示,清代宮廷中的圍屏,是僅次於座屏的高等級傢具,因其方便拆卸、收摺自如,既可用於室內,也適合室外臨時陳設。
除富察皇后外,當年作為側福晉或格格的嬪妃也曾在重華宮居住過。此次展覽還展出了她們的畫像,以及使用過的各種精美用品。
長春書屋伴乾隆一生
翠雲館是重華宮內的書房「長春書屋」所在地。雍正七年(1729年),皇四子弘曆獲父親賜號「長春居士」,此後,弘曆的書屋多以「長春」命名。除翠雲館外,養心殿、西苑瀛台、圓明園、清漪園亦有「長春書屋」,並伴其一生。
姚文瀚畫《乾隆皇帝鑒古圖》軸描繪了身着漢裝的乾隆在坐榻上觀賞青銅器、瓷器等各種古物的情景。乾隆身後有一扇屏風,其上繪山巒和流水,並有一幅乾隆漢裝像,與畫面正中的乾隆相映成趣。此畫上有乾隆御題:「是一是二,不即不離。儒可墨可,何慮何思。」款署「長春書屋偶笑」,並鈐「長春書屋御製」白文訪印。
此次展覽還展出了乾隆書寫於宣德磁青箋上的《四十二章經》。該經由東漢來華的中印度僧人迦葉摩騰與竺法蘭合譯,共有42篇短小經文,故以此題名。這是第一部漢譯佛經,並包含佛教修道的基本綱領,在中國佛教界影響非常深遠。
展覽中亦有雍正所賜白玉念珠、紅漆描金雙圓式手爐等文物,其中,紅漆描金雙圓式手爐非常罕見。導賞員說,清代宮廷中,手爐大多以琺琅、銅器為主,漆器十分少見。此次展出的手爐,呈雙圓相連式,內設銅膽,與銅絲編罩吻合。器身兩側對稱開光,內為紅漆地,裝飾有金龍鳳紋各一對。龍頭及身部之金色深黃,背鰭及卷雲紋金色較淺;鳳頭、身及翅尖金色較淺,而其輪廓及眼睛用深金色勾出,做工極為精巧。
漱芳齋展現乾隆孝心
作為重華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漱芳齋原為乾西五所中的頭所,改造後成為皇室專門用於宴飲看戲的「私人劇院」。相比之前的宮殿,這裡顯得明快活潑許多,不僅陳設着諸多文玩器具,而且在院內還有一座單獨的大戲台。
從功能上看,漱芳齋是乾隆皇帝臨時休憩之處,也是他盡孝的場所,尤其每逢萬壽節、聖壽節、中元節、除夕等重大節日,他都要親自陪着母親崇慶皇太后在此用膳和觀戲。
展覽中,乾隆在母親壽辰時親筆所繪的《多祿圖》,就體現了他對母親的孝心。此畫採用平遠法構圖,繪有5隻體態悠閒的鹿在幽靜林間嬉戲的景象。鹿諧音「祿」,乾隆借此祝賀母親壽辰。由於是敬獻母親的壽禮,乾隆沒有用正章,而在畫面中用了「德充符」、「會心不遠」、「萬有同春」、「樂意寓靜觀」四枚閒章。
漱芳齋裡最引人矚目的是一座華麗的大戲台,這是紫禁城中最大的單層戲台。為了讓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此次展覽將漱芳齋院落中的大戲台按比例做了概念復原,觀眾走進展廳,就能想像乾隆在這裡觀戲聽曲、侍奉太后進膳看戲的場景。

~~~~~~~~~~~~~~~~~~~~~~~~~~~~~~~~~~~~~~~~~

電視清宮劇就經常有得睇
用歷史文化觀點去感受下又很有趣味。



附件

a25a..jpg(68.58 KB)

2020-2-25 19:13

a25a..jpg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