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1,729
天地良心真係唔係click bait,亦都唔係劉備扮唔好意思拎陶謙地盤,係要啲手下三催四請好啦勉為其難我做住先。上篇講Fact check,講confirmation bias,非我本行((http://bit.ly/32IU7w6))。踩晒過界,又講新聞,仲講到心理學同Cognitive Science(後悔冇讀,好多女的說),應該搵我朋友朱大班(係呀,嗰個朱大班,又,唔係女嚟的)嚟講下。



不過冇所謂,你見我明明講港交所羅密歐,都變咗講英國文學,意大利旅遊,波斯尼亞歷史,同埋意大利足球。(http://bit.ly/32EPPFI)



仲要好似自吹自擂講自己好醒唔中計咁。真係預計個內容趕客,但結果反應幾好,咁所以先有下集。



首先要講,其實係好精神分裂嘅。做金融,做分析員基金經理或自己炒,反而唔好咁多Fact check。因為水清則無魚,股票(其實大多數資產都係)炒預期。無論你覺得國泰買快運,港交所買倫交所,正面定負面,成唔成事,都一定係第一日就郁。到你落實先?乜都郁晒啦。經濟一樣,你望下2008年香港GDP按年仲有得升,去到2009年先按年大跌-但2008年中秋雷曼爆煲(其實之前已經係),乜都散晒啦,我等你2009年嘅GDP出嚟先沽?而2009年買返晒上去啦

但幸好,嘻,其實我係一個數學愛好者(唔好意思話自己讀數學,因為精算呢,狹義嚟講,應該……唔係數學)。

正題,無數咁多人都講media literacy,媒體素養,教你點分辨假新聞。但絶大多數都係把撚。原因好簡單,正如你叫人戒煙,你叫人唔好食薯片,做愛要用套,有害呀後果嚴重呀。食嗰個唔知咩?但過癮丫嘛!

假新聞一樣,點解會些?固然我話你知啲人本身就係戇鳩。但佢唔會無啦啦去飲苦茶嘛。點解食薯片?因為,過癮!

點解過癮?因為上帝(如有)做人就做到你咁。請返原廠投訴。

潮流興講STEM。而家唔知,我年代第一堂科學課,必定同你講科學方法之類嘅悶嘢,歐思考試唔敢考。另外,會話你知,人嘅感官係唔可靠嘅。好多實驗都玩過,包括兩條線望落唔同長度其實一樣,包括出名嘅藍黑白金裙,仲有包括你兩隻手指一隻擺冰水一隻擺熱水然後一齊放返普通水(嗰時唔知咩叫冰火,嘻)
呢啲實驗都話你知,人嘅五感都係唔可靠。所以科學老師教你乜?就要有儀器去量度。眼見未為真,唔好信自己對眼。

人腦,亦都一樣。

要強調嘅係,睇完呢堆嘢,唔代表你會叻咗,或者可以避免思維陷阱—呢種諗法本身就係一種思維陷阱。你可以諗下,你知道自己感官唔可靠,但唔會因為咁你隻眼勁咗,亦唔能夠因為咁你練多啲隻眼就好啲。冇嘅。大腦都一樣

咁有乜用?好似就係我舉個例嘅呢本書講。你知道點解會行雷閃電,唔會令你防止到佢。你有避雷針,亦唔代表你會少啲見到行雷閃電—但,你唔會好似古人咁驚,以為係不孝畀雷劈

同樣地,你知道自己個腦係有問題,你自然會搵其他方法去小心啲。呢啲就係"大智若愚"嘅精神。廢柴永遠最撚自信。

四十年來我聽好多故事好多實驗,以下係其中一個最有意思嘅(另一個係「看不見的大猩猩」)

我地玩嘅遊戲,好多都係演繹法(Deduction),較少係歸納法(Induction).唔做邏輯撚去講分別,好簡單嚟講,前者先有規則,後者呢,就你去估個規則。

呢個遊戲係就估規則。你睇到張圖啦

2,4,6,8。唔係問你下一個係乜(其實係乜都得),而係,你去估下背後呢個數列係咩規則。出題者一早寫低咗,冇得搬龍門。你做嘅就係去估呢條規則。

點估?你可以寫數字上去(或者口講),出題者會話你知,符合規則,或者唔符合。任你寫幾多,玩到夠為止。但,只準估一次。

正常人(姑且叫正常人隊),就梗係會試10。就算你知有古惑,冇問題丫,無限試嘛。咁你試10。出題者答你:符合規則。

你再試12,符合規則。14,符合規則。16,符合規則。

所以,真容易啦。你話我估到。個規則就係「每次加二」。出題者話:錯。玩完

第二組嘅學生,唔係咁玩。佢都係一開始試10(你當佢睇唔到第一組玩嘅情況啦下,但無關重要)。符合規則。12,符合規則。但佢之後試4,唔符合規則。14呢?符合規則。15呢 ?符合規則。7呢?唔符合規則。負23呢?唔符合規則。17.5呢?符合規則

於是呢種學生就估:個規則就係,下一個數要比上一個大。Bingo

唔使拗細節,個重點係,兩種思維嘅唔同!

第一組學生,估到條規則係每次加二,冇問題,好合理。但之後佢地做乜?佢地係不停咁搵嘢去支持自己嘅諗法。12啱喎,14啦。14啱喎,16啦。咁不如18。搞掂。然後以為自己好撚醒— 因為就如你預計咁發展嘛!證明到我理論!世事如我所料!不知幾開心。

第二組學生,其實開頭都應該係估條規則係每次加二。但,佢唔係去不停assume自己自己啱。相反,佢係獨孤求敗,希望去搵到「證偽」。我估條規則係每次加二,咁,點解我要試10,12,14咁去飛機?我梗係試其他啦,可以試下7,試下13,試下負數,試下小數。其實試到13你就知,最初嘅「每次加二」係錯嘅。

呢個故事就話你知,人係幾咁容易有confirmation bias。你想避免?你要謙卑,你要諗:可能我會錯喎。我搵啲有機會推返我假設嘅嘢去試—而唔係搵啲有機會"證實"我假設嘅嘢去睇。

所以,你見到話政府會回應多一個訴求時。你唔應該去睇差佬取消記者會嘅新聞—睇完你咪更加堅信你原本諗嘅嘢—相反,你係應該去彭博部機,或者去南早網站,睇下到底有冇呢篇嘢—因為搵到嘅嘢可能會掃你興。

破除confirmation bias,其中一個方法,就係不停咁掃自己興。邊有咁理想,咁好嘅嘢點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女神肯同你啪啪啪?打巴自己啦,應該係發夢。幾廿歲人唔好咁多性幻想。

但,confirmation bias係人性,而去fact check,係違反人性的。所以點解我都仲係呢個城市嘅癌細胞。癌細胞嗜甜,我就係呢個城市嘅癌細胞。因為實在太好食啦。你叫我日日食麥皮,you don’t actually live longer, it just seems longer

最後講個,我應該冇講過嘅故事。睇下有冇人有共鳴。

呢個故事,出自「城市故事」。洗米華(梁思浩,唔係周焯華)嗰套。
個故事,正係謎語,夠應節,中秋燈謎。謎面2,4,6,8,10。估一個地名

我記得兩組人係咁拗,一組話謎底係重慶。越嚟越大嘛。另一種反駁,扯,咁你個謎面係1,3,5,7,9都得啦

另一組話,謎底係齊齊哈爾。嘻,齊齊加二嘛(其實不如估「嘉義」)。咁第一組又反駁,扯,咁你個謎面係1,3,5,7,9都得啦

然後結果有條友,無啦啦諗到個答案:不丹

拿,呢啲就偽證啦!

你睇,人地睇城市故事睇劉淑華何美婷,我就留意埋呢啲嘢。抵我變哲學家,冇女溝。

我仲有一個實驗講,呢篇反應好(其實好唔好就我話啫),下篇再講。保證唔會寫咁長。

原文 http://bit.ly/2klTgAT

呢條李聲揚偶有佳作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