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1,146
  • 回覆: 2
  • 分享: 2
在很多人心中,李光耀是「曼德拉級」的人物。李光耀離世,全球震動。潘基文稱李光耀「亞洲的傳奇人物」,奧巴馬稱「歷史真正的巨人」、「忠誠的公僕、非凡的領導人」,中國外交部稱「兼具東方價值觀和國際視野的戰略家」。
但網上對李光耀說鹹的有,說淡的也有:「雙面李光耀」、「牆頭草國家而已」、「夾縫中生存,不有點眼色怎麼行」、「在位50年傳位給兒子」等等。從個人的角度來說,這對一個逝者不公平、不尊敬;從國家的角度來說,他的做法是為了新加坡的國家利益,無可厚非。

新加坡作為一個彈丸小國,「沒有成為國家的要素,缺乏一些基本因素:一個同質的群體,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命運」。李光耀根據本國國情,探索了一種新的模式——新加坡模式,走出了一條符合自己國情、獨具特色的新加坡道路,把一個貧窮落後的中等城市變成一個舉足輕重的國際化國家。

英國BBC網站評價稱,李光耀統治新加坡50年,他引為治國方針的「亞洲價值」,主要是通過加強在政治和社會方面的控制,以求達到社會穩定,集中力量發展經濟,創造財富,再用財富改善社會,以及提高民眾生活水平。在這個模式下,被現代社會視為普世價值的自由民主,在新加坡得不到發展。所以有一些人批評新加坡「掛民主的牌子,實行獨裁的里子」。

「我們沒有意識形態,」李光耀2007年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說,而這實際上已經成為了新加坡的意識形態。「它有效嗎?如果它有效,那我們試試。如果效果不錯,那我們就繼續。如果沒效果,那就扔掉它,試下別的東西。」這番話,與中國改革總設計師鄧小平的「摸着石頭過河」,有異典同工之處。

「新加坡模式」有時被批評為軟獨裁,這個模式包括:中央集權、廉潔的政府、經濟自由主義,以及對政治反對派的打壓,對言論和公眾集會的嚴格限制,以營造一種行事謹慎和自我審查的氛圍。在李光耀的眼裏,社會的利益優先於個人權利,公民需要放棄一些自主權來換取家長式的統治。

「許多人問,『為什麼你們不開放體制,然後會有兩個大黨,總有一個政黨隨時準備掌權呢?』」李光耀在2008年的一次演講中說,「這種說法我一刻也不認同。」他說,「我不相信民主是最佳體制,適合每個國家,也不會認為它會普及全世界。如果它最好,為什麼西方國家這麼迫不及待要強迫別人接受它?如果自由主義的民主這麼優越,它早就像市場經濟體制一樣,因證實比計劃經濟體制優越而征服了全世界」。

李光耀認為中華文明不適合西方這種多黨競爭性政治體制。適宜一個民族的社會和政治形態,是由民族的性格和歷史決定的。新加坡是英國的前殖民地,但獨立後並沒有全盤沿襲宗主國的制度——這和印度完全相反。

新加坡的富足和印度的貧窮,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印度這樣一個政治體制都是由英美一手設計出來的國家,政客們的承諾永遠都是放空炮,倒霉的只有老百姓。印度時速70公里的火車出軌致36死150傷,難道也是民主的勝利?

西式民主根植於西方土壤,並非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念,無數血淋淋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民主從來就是把雙刃劍,過分追求民主往往會帶來國家的動盪與衰敗。看看這些年倒在民主路上的許多國家,莫不內亂不止,經濟崩潰,民眾陷入水深火熱中。當一個國家失去了和平、穩定、繁榮,那所謂的民主還有何存在的意義?

李光耀成功締造了不同於西式民主的國家管理典範,是中國學習的榜樣。新加坡幸運的是,出了一個李光耀,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自己國情的富強文明之路。中國幸運的是,出了一個鄧小平,走上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並闊步前進。新加坡是引入「選舉和反對黨」並進行有效地改造,中國則創造出了「定期的換人但不換黨」這一人類前所未有的體制。新加坡的成功,給了西式民主一個響亮耳光。網站https://www.google.com/amp/s/kknews.cc/zh-hk/world/48v3pog.amp



請注意反送中條例的人士,請看這一篇文章,才考慮支持反送中


希望有更多人傳送給這些反送中人士。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