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608
常識告訴我們,要解決市場的供求關係,既要增加供應,也要減少需求。然而,特區政府的政策永遠選擇性只探討其中一邊。例如房屋政策,政府永遠只討論供應,不願一並討論人口問題,寧願倒幾千億落海搞「明日大嶼」,也不願限制外來人口增長,每次談及每日150人的單程證政策,特區政府就會立即搬龍門。反過來,當人口一如政府政策達至增長,引致打工一族面對嚴重的隧道塞車時,政府永不計劃加建隧道,只打算增加收費去減少需求。

人口增加就自然會增加交通需求。1994年香港人口603.5萬,2018年增至740萬;1994年全年遊客只有930萬,2018年已超過6,000萬;1994年地鐵加九鐵重疊計算,也只接載約10億人次乘客,2017年港鐵接載近17.6億人次。何況,未來還有大灣區的7,000萬人口,以至鄰居地區的人口,早已視來港購物是「日常生活」而非「旅遊」。特區政府一面支持增加人口,一面瘋狂興建連接中國大陸的道路;加了人,甚至加了樓,卻不加市中心的隧道,荒謬之極。

自主權移交後,特區政府增建落馬洲大橋、深圳灣大橋、港珠澳大橋,以至連接蓮塘口岸,興建中全港最長的龍山隧道,卻好似以為遊客入境後,只會留在新界與九龍,不需要過港島。現實是遊客來香港,例要到港島一遊,無論是海洋公園或者灣仔北的金紫荊廣場,灣仔半山的姻緣石或者山頂,都是遊客「打卡」之處。政府最近甚至打開發港島南區的主意,打算叫中國遊客湧去南區購物,請問貨從何來?

一如近日的研究發現,近六成市民認為自由行遊客數量已超越香港可承受的能力。90年代舒適寬敞的港鐵車廂,如今連非繁忙時間也擠迫如沙甸魚罐頭;香港人每日通勤時段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感覺,是「運豬」而非運輸。偏偏政府認為人口絕不能減,遊客也絕不會減的情況下,連接港島與九龍的交通樽頸位,自1997年西隧通車以來,堅拒興建第四條過海隧道,甚至有人偷換概念,要增建港島連接「明日大嶼」的超長海隧,也不願擴建紅隧,連接港島與九龍最核心的地區,結果就是造成隧道大塞車,成為香港人流物流的死結。

更荒謬的是,政府花了十幾年時間,找顧問研究所謂三隧分流,幻想用價格差距令司機繞遠路。偏偏中九龍幹線要2025年才完工,九龍東西流向沒有高速道路接駁,根本無法分流。其次,看看近10年隧道數據,2007年西隧私家車收費40元,2018年收費70元,每日平均使用車次卻由4.8萬增加到6.8萬;紅隧收費20年不變,近10年平均日流量由12.3萬減少至11.3萬,每日平均少了1萬車次!由此可見,政府幻想透過增加收費達致分流效果,完全是閉門造車、漠視現實。
                        
過海的需求屬經濟學常識的「低彈性需求」,無論是運輸業、的士或者私家車的乘客,最重視的是過海時間,而位於港島與九龍中心地段的紅隧,正佔有地利,偏偏紅隧每邊都只有兩條行車線,而西隧每邊有三條行車線,說明紅隧需要擴建。要解決塞車,除了減少車輛數量之外,就是加速令車輛到達目的地。所謂「分流」的繞遠路,實際上增加了行車距離,亦即增加車輛霸佔路面的時間,特別是繁忙時間的私家車。

心臟血管堵塞,解決方法不是放血,而是「通波仔」;同理,有交通需求,不能只期望「收費減需求」,關鍵仍然是打通最塞車的地區!對車主而言,相比起天價的屋租與泊位租金,道路收費根本不會改變使用習慣,一如倫敦市政府早就承認收費無助減塞車,為此早就改變目的,是透過收費來鼓勵低排放車輛;偏偏政府卻仍幻想,收費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完全不切實際。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 ... e/20190309/20629325

增收費會否減需求要有待時間證實,但增收費會傷害市民就無須時間都可以確定。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