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982


https://nextplus.nextmedia.com/a ... m_content=link_post

香港三條過海隧道收費不同,流量不均,問題備受詬病多年,政府年初提出「三隧分流」方案,以紅磡海底隧道、東區海底隧道加價,並補貼西區海底隧道減價,紓緩前兩者擠塞、飽和問題。不過當局立法會提交表決的相關議案,在多個黨派議員反對下,押後再議。 

經濟學學者關焯照直指,即使當局形容為「苦口良藥」的方案全盤落實,都無法解決過海隧道擠塞問題。

他解釋,選擇使用紅隧的私家車,通常受環境限制或因紅隧收費較便宜,預期如政府落實原有「分流」方案,紅隧車龍或稍為縮短,但繁忙時間車速在仍會與現時一樣緩慢。

同時間,當局沒考慮西隧港島連接道路設計有問題,干諾道西天橋因道路收窄造成樽頸,繁忙時間容易擠塞,即使中環灣仔繞道通車也未能解決。一旦實施分流,將更多車引至西隧,只會令此問題惡化。

他認為分流方案最大得益者,將會是原本使用西隧,經濟能力較高的私家車車主,減價令他們使用隧道成本更低。

關焯照亦點出,駕駛者選擇使用哪條隧道,除了考慮收費,還要考慮地理環境、車輛類型等不同因素。他舉例說,近年紅隧重型貨車流量增加,其中一大主因是西隧收費昂貴令司機卻步;但電召客貨車、的士等營業車多已轉用西隧,因為他們可將路費轉嫁到消費者。

根據運輸署資料,現時二十四噸或以上重型車輛,使用紅隧收費為三十元;西隧收費為一百三十五元。

關焯照直言,政府將兩條塞車的隧道加價,盼車輛分流至未用盡容量的西隧,思考天真:「政府認為人的行為只關注價錢,不會視地理環境和需要。」

「問題是政府很簡單從價格調整,哪邊便宜就到哪裡去,但並不一定成功。」

他強調當局若不從源頭着手,引入電子道路收費,控制路面汽車數量,市區交通擠塞問題難望解決。

「如不解決這些,可以預見現時做的事情都是失敗的。」

採訪:忻肇康

攝錄:李育明


剛愎自用加上勇往直前,最後很容易車毀人亡。

香港既問題一直唔係政府無錢同技術問題, 而係一堆無道德良知使命感既人一直當權操控壓制呢一個城市。



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