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413
由成為英國殖民地那天開始,香港得以脫離了中國大陸的發展軌跡,走上一條不一樣的發展路徑。香港一方面能避過了中國大陸的跌跌盪盪,長期維持相對穩定的政治、經濟及社會環境,另一方面能與西方有更緊密接觸,社會及文化出現了轉化,得以與中國大陸維持不同。從歷史走來,香港的國際定位,就是因與中國大陸的差異,扮演着把中國大陸與世界聯繫起來的橋樑,也是中國大陸與西方世界的緩衝地區。

主權移交多年,香港變得越來越似中國大陸的其他地方。放在香港人面前的,是香港繼續變得與中國大陸的其他城市一樣,融入其中,還是想方法擺脫來自中國大陸的同化力量,回歸到一個「中裏有西、西裏有中」的另類中國人社會。
                                                                                                      
起碼到目前為止,國際社會仍視香港與中國大陸不一樣,香港還不至於淪為中國大陸的其他城市,這也是為何國際社會會非常關注「佔中九子」的案件,因這案件的處理方法及結果,是國際社會判斷香港的高度自治及法治能否維持的一個重要指標。

香港未來的國際定位會是如何,最終還在於中國大陸的變化如何。我再次鋪陳這些不同的可能性,不是我主觀希望中國大陸的發展要如何,而是要看,在這些未來會出現的各個可能中,香港能有的不同國際或區域定位。

一、中共走向極權,完全不理會國際社會的壓力,那麼在特區政權的配合下,香港的高度自治會被蠶蝕殆盡。香港在國際社會將沒有任何角色可扮演,因高度自治已不復存在。或許香港仍可以保持一定程度的經濟發展,但光輝必難復再,頂多只是中國大陸內的一個大城市而已。

二、面對國際社會的壓力,尤其是來自美國通過貿易戰而施加的政治及經濟壓力,即使中共仍是會走向極權,但為了緩衝這些外在的壓力,在不情不願下,也不能再過度干預香港的高度自治和法治。現狀雖沒改善太多,但亦沒有再惡化下去,令香港在國際社會中仍可勉強扮演有限的角色。

三、在國際社會的壓力下,中共不能不在香港引入真普選,使香港終能建立起真正代表港人的政府。因中國大陸仍維持專制統治,中、港之間的分別變得更大。這種轉變是難以逆轉的,但吊詭地反可令香港可發揮更強的緩衝作用。

四、中共在各方的政治壓力下,被迫引入政治改革,步伐雖緩慢,但仍是逐步邁向民主憲政。香港因已有更穩固的民主憲政基礎(包括了公民社會、法治、政治多元、經濟體制和官僚系統),能以先行者的角色,幫助中國大陸走向民主憲政。

五、中共在內、外的政治及經濟壓力下,改革又未能及時進行,政權終崩潰,令中國大陸陷入混亂中,不少地方政權先後建立起來,之間並出現衝突甚至戰爭。香港為免捲入中國大陸內部的混亂,得爭取國際社會的認同,在香港本土建立起民主管治的體制,以某種形式自主地運作,才能與中國大陸內的各個地方政權保持距離。香港更可成為中華地區的一個中立區域,可成為中國大陸內各方勢力的緩衝地區,甚或成為地區紛爭的調解中心。

六、中國大陸終能擺脫內亂,以聯邦或邦聯的方式,走上民主憲政之路。香港因已實行民主憲政,會以先行者的角色,幫助中國大陸的不同區域,先後走向民主憲政。

前面的路是如何,沒人能預見。但無論將來的發展是怎樣,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香港在未來若要有任何國際和區域定位,一定不可以變得與中國大陸現在的其他城市一樣。不然,香港的前途只會是黯淡無光。惟有在此刻,港人能盡力守護香港的獨特性及自主性,並做好要有的準備,才能在時機來臨時,把握機會,把香港進一步發展成全面的民主憲政體制。這樣,香港才能迎向另一個黃金時代,也有望幫助中國大陸的不同地區,走出專制的黑暗時代,邁向民主憲政的光明時代。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1126/20554664

中國大陸擁有龐大嘅愚笨低智盲從,自我封鎖兼自大又自卑嘅人口,面對國際圍沼,响當權者為自保而煽動引領之下,最大可能係走返去鎖國仇外、極權專制嘅回頭路。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