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1,256
  • 回覆: 3



【明報專訊】近年不時發生涉及關愛座的爭議,更挑起乘客間的矛盾。7年前為九巴引入關愛座的九巴前員工鄭桂興接受訪問,提到關愛座設計原意,強調關愛座只是要鼓勵「讓座」,而非「禁坐」任何人都可以就座,只要見到有需要的人能及時讓座便已足夠;眼見近年關愛座變成「批鬥座」,不時有人因關愛座爭議而被「網絡公審」,他痛心其設計原意遭扼殺
原意非「禁坐」 歸咎宣傳不足
在網上不時會見到關於關愛座爭議的短片,曾在九巴安全及服務質量部(2010年設立 ,2015年取消)擔任高級經理的鄭桂興,2010年加入九巴,負責的其中一項計劃便是設計關愛座。他接受訪問時慨嘆,現時關愛座已經變成「批鬥座」,扭曲了其設計原意,摧毀他的一番心血:「當初的原意是推廣讓座,不是『禁坐』,不是『批判座』。」
鄭桂興解釋,巴士座位有限,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需要,關愛座設計原意是任何人都可以坐,待有更需要的人上車,再行讓座;但現時不少市民都以為關愛座不可以隨便坐,他認為,這類誤解是源於九巴對關愛座的宣傳不足。
不滿網絡公審:拍片者不讓座?
現已退休的鄭桂興近年不時見到網上關於關愛座爭議的短片,他輕嘆:「為何要隨意拍片批判他人?在後面拍片的人為何又不讓座?」他認為若隨意公審、不體諒他人,也非「關愛」的原意。
他又提到設計關愛座的來龍去脈,他說,加入九巴時幾乎每日都有失去平衡導致受傷的個案,2011年的相關個案當中,有三分之一涉及65歲或以上的長者。他憶述,有次到訪英國,發現當地巴士設關愛座,專門讓長者坐,回港後他便在九巴內部會議中提出關愛座的構思,初時九巴內部亦有反對聲音,例如部分人覺得「不做不錯」,亦有人擔心要在巴士座位上加裝關愛座的頭枕,會加重車廠職員工作量。
推出1年 長者失平衡受傷減半
最終管理層仍決定成立10人組成的先導小組,鄭是其中一員,於2011年正式推出關愛座,一年後,長者在巴士內失平衡個案減少了一半。
命名原擬跟台灣 棄黑綠選紫色
談及「關愛座」這個名字的由來,鄭桂興說,小組曾討論過用「優先座」,但認為這名字有種特權的感覺,之後考慮過參考台灣叫「博愛座」,又不想直接抄襲,最後綜合了「關心」及「博愛」,命名為「關愛座」。頭枕的顏色亦有考究,他說,小組曾考慮使用綠色或黑色,但擔心長者不喜歡黑色,而綠色襯巴士座位原本的紅色亦不好看,故最終採用了紫色。
雖然現時九巴只有4個座位是關愛座,但鄭說,設計原意是希望其他座位的乘客也可以將座位讓給更有需要的人:「關愛座上印有英文『Thought of giving your seats?』,當中使用『seats』而非『seat』,就是希望乘客不要只是讓關愛座,其他座位也可以讓給有需要的人。」
設立7年 「未至失敗 絕非成功」
關愛座一方面減少長者受傷,另一方面卻挑動乘客間的矛盾,鄭認為,關愛座推出7年,未至於是失敗,也絕對稱不上成功,否則也不會出現批鬥的事件,「真正的成功,是即使不設關愛座,也能主動讓座

多此一舉...
關愛座...『禁坐』『批判座』...
『公審座』...挑動矛盾...
主動讓座...

新聞來源連結:
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80819/s00002/1534614542571



他需要切__謝罪或像諾貝爾一樣贖罪


言論自由嘛,係咁㗎喇!


改全部位都是禮讓座啦,
有愛心禮讓就可以啦,每個座位都貼個殘字看到別人原來都是殘廢無話可說啦

[ 本帖最後由 1333333 於 2018-8-19 06:46 AM 編輯 ]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