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562
https://news.mingpao.com/pns/觀點/ ... 5/曾志豪-去留不是重點-團結才是目標

【明報文章】香港政局上周大地震,立法會議員參選人大面積DQ,立法會選舉也被DQ一年之久,這兩件事的影響各有不同。
DQ立法會議員是設立了北京認定的「五大DQ紅線」,可以說徹底改了立法會遊戲規則。
有人說龍門任搬,其實不然,龍門還是一個:不能威脅到政府。
以前所謂「港獨」是「威脅」,所以DQ,現在這個「威脅」包羅萬有,什麼外國游說、反對《財政預算案》、反對《國安法》甚至反對中央對香港的實質管治權,都是「威脅」,這些「罪名」可以每屆增加,但核心思想還是一樣:不能威脅北京。
這種DQ設計,令人對議會抗爭絕望,因為你可以入閘,只要中央覺得不是威脅;一旦你想出新的抗爭手段,有機會擴大議會的實際監督權力,或者削弱管治的能力,便被北京視為「威脅」DQ你。
DQ整個立法會選舉,又是更陰險一步。造成一年的立法權力真空,而特區政府居然把如何決定這一年議會組成的權力,拱手相讓,上繳人大聖裁!這真是「全面管治權」的體現。
泛民正等待人大發落,各個陣營也猶豫,是寸土必爭留守一年臨時議會?還是集體總辭,嗟來之食不要?
有否計劃抵擋惡法?
我覺得去留其實並不重要,重要是,你留下會做些什麼?你離開又可以帶來什麼?如果你單純起身離席、展示了政治的骨氣,但沒有任何計劃或行動去阻擋這一年可能通過的惡法,譬如大家擔心會修改選舉的規例,容許大灣區居民有份投票,你離開議會,對於阻礙這種惡法,有什麼好處?或者你是否有一些行動,是比起留在議會,更有效阻擋惡法?如果無的話,那麼離開只是單純政治表態。
同樣,如果留下的議員,會用盡方法,拖延阻礙,亦會利用資源開拓更多抗爭的路線,那麼留下便不是什麼「投降」、「屈服」。
在香港話事權大幅削減下,其實議員去留已經不是決定性的一環,毋須把太多道德包袱攬上,團結不分化,才是最重要。
作者是傳媒工作者
[曾志豪]



主題標籤 #立法會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