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13,249
  • 回覆: 16
造成雙輸的局面

表面上公司/政府能夠以低成本獲得勞動力,但外判商往往以更低的人工、零福利、零晉升請勞工,令士氣低落,無歸屬感,多半願意接受的員工都選擇hea做。

外判商只好加強監管工作,擠壓式的監管令工人抖不過氣,亦增加監管成本,令睇人做野的人多,真正做野嘅人少。工作氣氛極差,流失率極高。

現時,人們遊離於不同外判商之間,無論經驗,待遇都停濟,以致質素出現前所未有的問題。

解決方案是取消外判,以低成本請人方式取代外判商。現時許多質素低劣的外判商均以fb, WhatsApp,討論區去招人請人,但大部份均開出條件苛刻的工資,以及沒有培訓和跟進的工作。
這些外判商的作用不但是零,而且只是寄生於公司的吸血蟲。試問fb, WhatsApp, 討論區誰人不知怎用?關鍵只是公司錯用資源寄與厚望於這群吸血蟲上。

言歸正傳,公司員工取代外判有以下好處:
1. 減少一層無謂人。
2. 可提升工人待遇,減少監管成本,改善工作氣氛。
3. 增加員工歸屬感,可提供員工完善晉升制度。

若能有別於以往的公司請人制度,則能適應時代需要:

1. 歡迎員工自由轉職,再回到公司,不作為難。
2. 工作表現為重心的評核,而非年資,離開公司亦會保留評核,以便將來回頭可用。
3. 調遷崗位和部門應盡量靈活,方便員工找到適合位置。

有關公司管理前線注意事項:
管理層級應盡量安排合理適當的工作量和時間給前線處理。對外要懂拒絕,對內要懂人心。若然前線工作量不斷提升,即使不能提升人工,亦要相應提升其褔利,不能過於死板。

以人為本的公司應長期觀察員工適合管理則提升,不適合則調遷。若然員工希望於前線工作,亦可靈活調遷及按其工作性質改變工資,例如由文職轉工人,則提升至工人工資。

此種操作乃公司成功之關鍵,須管理人員之智慧。

對於管理人員之信任及待遇要公平合理,按時提供以人為本的座談會,放鬆其心情,啓發其智慧,了解其需要。

公司內所有人本應為共同體,為去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提升服務質素,是良性競爭。

外判是倒行逆施之策,降低服務質素,造成惡性競爭。當初政府外判工作只是因一個字:懶。結果種下禍根,如今可見,處處劣幣驅逐良幣。可笑可笑。

然而,外判潮流似乎無法回頭,亦難以回頭。必須以年月修補已經崩壞的勞資關係和人心。



電盈瘦身逼人「創業」
「小小超」李澤楷旗下電訊盈科,聘有逾萬名員工,當年大刀闊斧推行外判制,幾乎把所有核心業務判走,堪稱外判「典範」。
小小超當年收購香港電訊後,利用「員工自組公司創業計劃」,將整個網絡管理部門「外判」,安排部門管理層創立17大龍頭公司承接服務合約;其後再逼網絡客戶服務員工轉職到附屬公司,共減省5,000人。
阿張(化名)在電盈前身香港電訊入職,為公司服務近40年,02年受外判計劃影響,被迫由直屬工變外判。離職前他職級為技術主任,月薪1.6萬元;轉職時遭龍頭外判商降級至高級技術員,人工減至1.2萬元。入職首三年,人工更加年年減,最低只有9,800元。轉任外判工10多年,只在兩年多前加一次500元人工,現時收入仍然較當年少三分一。
阿張指,當年電盈美其名讓「員工創業」,若員工拒絕轉職,肯定只落得被裁命運。現時在龍頭外判公司任職的外判工分三類,分別為地線維修、上門安裝及維修和機樓工人,過去10多年薪金有減無加,對公司毫無歸屬感。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01/18245698



貨櫃碼頭工潮揭發外判工辛酸,外判制度被批為萬惡之源,有學者認為外判本無罪,有罪的是濫用制度的人,長期奉「價低者得」為唯一原則,把本業判出,自己只充當買手,縱容重重剝削,公營機構藉此繞過民主監察制度。學者警告,外判制近年無孔不入,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外判工,惟有保持警覺,適當監管,才能阻止情況惡化。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導師丘梓勤指,80年代末,港英政府跟隨戴卓爾夫人倡議的新自由主義思想,進行新公共行政改革,推崇巿場至上、重視成本效益,同時覺得官僚架構臃腫,結果外判如雨後春筍。先是房委會在80年代初把居屋和商場的管理外判,再來就是92年食環署把清潔工作判出,「𠵱家佢哋八成以上都係外判工,直屬工淘汰剩好少,清潔唔係食環署嘅核心業務嚟㗎咩?咁你同間餐廳外判咗個廚畀人有乜分別?」
促政府法例上保護工人
他形容外判並非萬惡,購買非核心服務原是自然,只是有人濫用,「問題係你將核心嘅工種都判埋畀人,最上層嘅公司變咗只係做買手」。他又指外判難以監控品質,監管和審批皆有成本,若繼續濫用外判,會令貧富懸殊情況加劇,社會矛盾激化,「以前影響只係低技術工種,中產覺得唔關我事喎,佢哋冇讀書抵死㗎,但𠵱家外判無孔不入,每個人都可能係下一個外判工」。
嶺大經濟系教授何濼生則認為,全球化競爭壓力下,外判無可避免,但工人待遇變差,與外判沒必然關係。他舉蘋果和三星兩大手機品牌為例,前者把生產線外判,後者強調「自家製」,但同樣製造「血汗工廠」,他認為關鍵在於政府及機構在外判工作時,有否在合約上訂立保護勞工的條款,「唔應該無止境咁要求價低者得,好似內地團嚟香港咁,零團費你實出事㗎,成本起碼係咁多」。
他強調,政府在勞工議題上有監管角色,應法例上保障工人的工作環境、時數等,而解決在職貧窮的問題,則有賴政府財富再分配和提供各種津貼。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01/18245695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鐘樂海 於 2017-10-15 03:39 PM 發表
造成雙輸的局面

表面上公司/政府能夠以低成本獲得勞動力,但外判商往往以更低的人工、零福利、零晉升請勞工,令士氣低落,無歸屬感,多半願意接受的員工都選擇hea做。

外判商只好加強監管工作,擠壓式的監管令工人 ...
回歸前, 市政工人, 政府各部門, 或房署的管理員因為是鐡飯碗, 賺的是公帑, 上級不會做醜人炒人, 他們上班時簽個到, 就去做私人事務, 甚至賺外快, 導致政府各部門的工作效率奇低, 市民投訴也無門....
回歸後由外判公司監管下屬, 做得不好就換人, 若外判公司不達標, 政府部門就換外判公司, 如此下來, 各政府部門都不敢怠慢, 才能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務。



引用:
原帖由 鐘樂海 於 2017-10-19 11:00 AM 發表
貨櫃碼頭工潮揭發外判工辛酸,外判制度被批為萬惡之源,有學者認為外判本無罪,有罪的是濫用制度的人,長期奉「價低者得」為唯一原則,把本業判出,自己只充當買手,縱容重重剝削,公營機構藉此繞過民主監察制度。學 ...
至於私人機構也仿傚政府做法就不太好了, 真的會有人濫用制度,長期奉「價低者得」為唯一原則,把本業判出,自己只充當買手,縱容重重剝削,公營機構藉此繞過民主監察制度....
但在難請人的前提下, 大老闆都會將請人的難題交給外判公司, 形成惡性循環。



價低者得......


引用:
原帖由 鐘樂海 於 15/10/2017 15:39 發表
造成雙輸的局面
表面上公司/政府能夠以低成本獲得勞動力,但外判商往往以更低的人工、零福利、零晉升請勞工,令士氣低落,無歸屬感,多半願意接受的員工都選擇hea做。外判商只好加強監管工作,擠壓式的監管令工人 ...

外判是貪污之源。
所有外判都會被列入懷疑貪污案處理。



港鐵的外判都係被長工恰,工作極不愉快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鐘樂海 於 2017-10-19 10:59 AM 發表
電盈瘦身逼人「創業」
「小小超」李澤楷旗下電訊盈科,聘有逾萬名員工,當年大刀闊斧推行外判制,幾乎把所有核心業務判走,堪稱外判「典範」。
小小超當年收購香港電訊後,利用「員工自組公司創業計劃」,將整個網 ...
2017-12-1716:54世界日報 香港新聞組/香港17日電

香港首富李嘉誠2008年起陸續從香港撤資
據不完全統計,李目前至少已套現逾1500億元
大舉轉戰歐洲 留下的產業只剩三成。

據媒體13日消息,李嘉誠不僅轉移資產
他在1983年移民加拿大取得國籍
到目前為止,李嘉誠在加拿大的投資已經超過1500億元。

據報導,李嘉誠近年積極拓展在歐洲與加拿大的事業。
報導指出,李嘉誠的家族事業在歐洲的營收佔全球比率約四成

業界認為,李嘉誠的政治和經濟嗅覺異常靈敏
看衰香港未來的經濟發展,因此將資產迅速轉移海外規避風險。

也有專家推斷,李嘉誠是擔心會被政治盯上,所以選擇及早轉移投資陣



引用:
原帖由 流文 於 2017-12-31 09:47 AM 發表

2017-12-1716:54世界日報 香港新聞組╱香港17日電

香港首富李嘉誠2008年起陸續從香港撤資
據不完全統計,李目前至少已套現逾1500億元
大舉轉戰歐洲 留下的產業只剩三成。

據媒體13日消息,李嘉誠不僅轉移資 ...
賺盡撤資,留低香港人狗咬狗骨



引用:
原帖由 劉婕 於 2017-10-19 12:57 發表

回歸前, 市政工人, 政府各部門, 或房署的管理員因為是鐡飯碗, 賺的是公帑, 上級不會做醜人炒人, 他們上班時簽個到, 就去做私人事務, 甚至賺外快, 導致政府各部門的工作效率奇低, 市民投訴也無門....
回歸後 ...
解決方法很簡單
只要招請的職位不是公務員就可以了



外判有好有壞
有些並非公司核心功能的職務
外判是正常運作模式
例如有限公司每年的核數
又如建築商搭建和拆卸竹棚的工作



引用:
原帖由 星海揚帆 於 2017-12-31 11:33 AM 發表
外判有好有壞
有些並非公司核心功能的職務
外判是正常運作模式
例如有限公司每年的核數
又如建築商搭建和拆卸竹棚的工作
壞處呢?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鐘樂海 於 2017-12-31 11:54 發表
壞處呢?
壞處就是判上判
以建築業為例
三沙、四沙差不多是慣例
這些小型公司基本上無利可圖
員工的待遇和工作條件也差
所以要消除外判制度的最大流弊
只要立法取締判上判



鍵盤翻頁
左右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