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1,489
  • 回覆: 1
呢條港奸19才子(廁紙)罵左膠平權大愛環保L真係罵得太痛快了

      桃花源 - 陶傑 2017-09-28
美國欖球球員在大聯盟賽事中單膝下跪,抗議種族歧視,又引爆一次政治罵戰。

「政治正確」到了一個無孔不入的地步,也像當初法國大革命,憑自由和革命的名義可以無惡不作一樣,今天的「平等、包容、反歧視」,也成了一面包容萬惡的擋箭牌,像英國、德國、瑞典等國,連少女兒童遭到特定族裔罪犯強姦也不敢直斥其名。「政治正確」的教徒「柿子揀軟的挑」,為自己的道德優越感埋單,今天的「左膠」其實是左派的叛徒。

政治正確如何興風作浪,而左派變質成左膠,美國已故左派哲學家理察羅迪,早在二十年前,西方社會由左派全面把持大局的時候,就開始反省左派的迷失。 他在著作「共建吾國」中,曾呼籲美國人要有國民自豪感,和國家整體的視野,攜手共建林肯和惠特曼的夢想。但以今天左膠的標準來看,羅迪也是要接受批判的,至少所有下跪的美式欖球球員,不會認同。

西方左派在歷史上的功勞,主要是改善低下階層權益:譬如勞工、有色人種,少數族裔,原因是二十世紀上半葉,左派知識份子的理論,和工會的實務派結盟。但是從六十年代起,左派知識份子開始鑽牛角尖,對於經濟生產,資源分配等基礎議題失去興趣,而轉向抽象理論,譬如甚麼文化身份、性別心理等角度,然後將「不平等」的問題,歸咎給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文化歧視等空泛的學術名詞,故佈迷陣,玄之又玄。加上越戰爆發,這些左派知識份子自己灰心喪氣,開始走極端,從根本上否定制度改良,他們嘲笑民主、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目空一切,好壞不分,令美國的傳統文化開始瓦解,他因此擔心美國會出現「威瑪共和國」的狀態。

威瑪共和國即喪失了文化核心的烏托邦,這些「新左派」和他們的前身,十九世紀末專注於社會改良,為勞工和低下階層爭權益的傳統左派,目標並不一樣。他們愛惜羽毛,不屑參與政治,但在虛幻的「大愛包容」的口號底下,其實是一種更為冷酷的態度,即對現實社會的厭惡和嘲笑,和中國的文革有驚人的相似,都是要將「舊世界砸得稀巴爛」。

羅迪警告這些左派的叛徒,愈是這樣,愈正中所謂「階級敵人」的下懷,因為沒有人去認真思考自由市場的缺陷,如何解決經濟上的集權,於是,真正掌控資源和財富的人就大可高枕無憂。為甚麼全球化帶來巨大財富,絕大多數普通人享受不到,貧富懸殊反倒加劇?左派不去研究實在的經濟問題,卻專門在種族、文化、宗教、道德上大做文章,掀起政治正確的文化大革命,不但於事無補,反而助紂為虐。因此今天才出現左派支持「全球化」的奇觀:全球化最得益的是誰?正好是左派最痛恨的跨國企業、商業精英和政治貴族。

羅迪逝於二○○七年,正好是金融風暴前夕,沒有來得及看到後來的巨浪滔天,如果任由左膠作亂下去,很快就要拆林肯像了。

陶傑

[ 本帖最後由 e5432whm 於 2017-9-28 03:33 PM 編輯 ]



我必須強調, 社會唔需要暴徒!
#暴徒不是示威者, 更不是市民

"民主"只係西方國家整出嚟等你地自相殘殺既工具, 背後目的係渾水摸魚, "民主"根本從來唔係香港核心價值
油尖多士——只夠膽反遊客

      油尖多士 - 陶傑 2017-09-27
  歐洲掀起反遊客浪潮,西班牙甚至貼出「難民受歡迎,遊客滾回家」的標語。

  本來,歐洲人喜歡來拿錢的難民,討厭來花錢的遊客,十分有性格。但是按照歐洲當今的左翼價值觀,如此雙重標準,未免令人不服。

  遊客令人討厭,據說是歐洲人對於遊客入侵,生活文化受影響而引起不滿。的確,歐洲人許多名城小鎮,本來都安靜怡人,尤其多石春鋪成的古老街巷,狹窄幽靜,不適合大型車輛來往。歐洲的旅遊業,最大的賣點本來是文藝閒情,逛完教堂和美術館之後,可以點一杯咖啡,在廣場上呆坐一下午,一邊讀書,一邊閱人。

  但是歐洲人一貫的閒情,再加上照顧難民的一點豪情,都需要政府福利埋單,但錢從何來?吸引遊客來搶購爆買,像聯合國旅遊組織的負責官員也說,「旅遊業既可也應可促進繁榮、就業,為環境和文化保育及社區發展提供資金。」以遊客想要的奢侈品,去供養本國文化及藝術品,這筆帳不算太虧。

  外來遊客的許多行為,譬如大聲喧嘩,胡亂穿衣,甚至隨地吐痰,醉酒鬧事,按照歐洲往昔的禮儀標準,或可通通稱為陋習;但是歐洲的左翼高呼「文化包容」,他們可以包容許多移民,以及難民的飲食服飾,生活習慣,宗教思想等不同文化,卻對遊客的不同文化感到無法容忍,口稱要捍衛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敢向遊客發洩怒火,太龜孫了。

陶傑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