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947
  • 回覆: 1
  • 追帖: 1
政府公布高鐵一地兩檢方案,要拗政治10日都未拗完,真正的選擇是我們要一條在西九通關上車直通全國的高鐵,還是一條要在深圳落車檢查再上車的高鐵,若然要這樣又上又落,和直接去深圳搭高鐵也差不多了。

這真是香港的選擇。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打開口牌,話興建高鐵是港府主意,絕非由中央指令。就我所知,中央並不是要香港一定要起高鐵接駁內地,起不起是香港的決定。從中央的角度,高鐵通到香港不會再接到其他地方,高鐵去到深圳停和去到香港停,對阿爺沒有影響。

昨天我講到世界在大變,經濟發展變了,中港的互動關係也變了。這樣變化,其實早在回歸幾年後已經出現。

香港回歸之初,遇上亞洲金融風暴,不止香港,內地也大受影響。當時廣東省如深圳經濟也倒退,有個深圳副市長講起,當時深圳經濟好差,想發展科技產業,來香港取經,見到生產力促進局支援中小企的方向很好,回去就照抄,不過將規模大幅擴大,十多年後深圳取得巨大成功。由這個小事例可見,回歸之初,香港仍比廣東省先進很多。

當時董伯伯任特首,據他的幕僚說,回歸後香港的經濟不好,董先生就向廣東省提出,不如發一種特別多次住返的簽證給廣東居民,讓多些人來港旅遊,提振香港的旅遊業,這就是自由行的前身。

廣東省就反建議話,搞這種旅遊簽證都得,但同時要搞港珠澳大橋,令內地物流可以方便運港。可見當時廣東亦倚靠香港的物流運輸。

這些複雜問題,一談就談幾年。但董伯伯的幕僚講,幾年之間,廣東省對港珠澳大橋的態度,出現180度轉變,由提出搞大橋作為搞自由行的前提條件,變成不太想起大橋。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貿組識,對外貿易大增,廣東亦大力發展自身的貨櫃港和機場,不想起大橋將貨流接到香港。

後面的故事變成中央做球證,為香港說項。2003年香港沙士,經濟極差,民怨沸騰,中央就叫廣東開放自由行來香港。到2007年2月,也是在中央發功影響下,粵、港、澳就興建港珠澳大橋達成協議。

回歸後10年之間,內地大城市由學香港,想和香港合作,變成自身上路,不想和香港融合,因為融合代表著將人流、物流、資金流導引向香港。世界在不知不覺間大變。

航天專家馬興瑞2015年出任深圳市委書記,去年深圳地鐵線招標,港鐵公司競標。線人爆料,當時的特首梁振英見馬興瑞時,親自代港鐵游說,但最後港鐵也未能中標。

若我是馬興端,也不會批地鐵線予港鐵,香港是深圳的競爭對手,若非中央一定要深圳益香港,否則大家保持距離,亦很正常。馬興瑞如今已調任廣東省省長。

所以香港搞高鐵,並不是阿爺叫的,是香港自己要搞的,是一種爭生意的心態。從深圳的角度,香港高鐵無一地兩檢,要旅客在深圳落車上車,搞到不甚方便,搭車人少,豈不很好?

世界變了,香港不能坐著等生意,要搶生意。不要再爭論一地兩檢了,想一下如何用好明年啟用的香港高鐵,搵更多生意,令香港人有更多優質就業機會,就更有建設性了。

盧永雄

*********************************************************

http://www.bastillepost.com/hongkong/1-政事/2249201-搞高鐵是為了搶生意?r=w

所以,明白到香港比果班無知幼稚低能白痴仔害死,現時種種白痴反一地兩檢言論 (包括法律上違反基本法)都是禍害香港。



港珠澳橋原來係雙Y,但香港使橫手變單Y方案,令深圳無直接通道去珠海,結果深圳要另起深中大橋

深圳已經有自己的地鐵公司,主要股東係深圳市政府。現時深圳都係以地產收入補貼鐵路方式去營運,交由港鐵營運,豈不是用國有土地去補貼外資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