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2,688
  • 回覆: 1
  • 追帖: 1
1370年前,橫掃印度,只需要一個中原人!

1370年前,橫掃印度,只需要一個中原人!
王玄策,唐初外交家,洛陽(今河南洛陽)人,玄奘法師的同鄉。唐初貞觀十七年至龍朔元年(643年―661年)期間三次出使印度(一說四赴印度)的大唐使節。曾任融州黃水縣令,後升任朝散大夫。

大唐西南,有古國名叫天竺(即今印度)。唐初,印度半島上最強大的摩揭陀國王西拉迪提亞,統一了印度次大陸的中北部,建立摩揭陀婆羅門帝國,並很快與唐朝建立友好關係。

1370年前,橫掃印度,只需要一個中原人!
公元641年,印度摩揭陀婆羅門帝國派遣友好使節來大唐,王玄策因而以對其答禮之副使節身份,首訪印度。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而被捲入印度摩揭陀帝國的王位篡奪事件,創造了「一人滅一國」的傳奇。

王玄策早年事跡不詳,初任融州黃水縣令。貞觀十七年(643年)三月,王玄策奉命作為副使,跟隨朝散大夫、衛尉寺丞、上護軍李義表護送摩揭陀婆羅門國使節回國。同年十二月,到達摩揭陀國。

1370年前,橫掃印度,只需要一個中原人!
「神跡」的具體經過:

貞觀二十一年,即公元647年,唐太宗命時任「右率府長史」的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一行30人再度出使,前往印度訪問與唐朝有友好關係的摩揭陀婆羅門帝國的國王西拉迪提亞。使團的目的有三:一是出使印度,加強友好關係。二是準備繞道拜會吐蕃王松贊干布,鞏固友好。三是看望文成公主。

1370年前,橫掃印度,只需要一個中原人!
但此時摩揭陀婆羅門國國內發生了政變,大唐使團對此一無所知,照常上路。王玄策等一行歷經艱辛來到印度後,卻發現西拉迪提亞王已死,王位被大臣阿爾裘那所篡奪,並實行殘酷的宗教迫害。篡位的新王阿爾裘那聽說大唐使節入境,竟派出2000人馬半路伏擊,除王玄策、蔣師仁外從騎皆遇難,王玄策被擒扣押。在戒日王之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幫助下,王玄策與副使蔣師仁冒險越獄。


王玄策沒有就這樣灰溜溜的逃回大唐,而是發誓要滅絕中印度的這個篡位國度,以雪使團被殺之恥!兩人於是策馬北上,渡過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馬拉雅山脈為目標,一路來到了尼泊爾。在尼泊爾,王玄策與尼泊爾阿姆修瓦爾曼王談判,以吐蕃王松贊干布的名義(當時松贊干布分別迎娶了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和大唐帝國的文成公主為皇后),向尼泊爾借得7000騎兵,同時還檄召臨近處各大唐藩屬國,外加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派來了1200名精銳騎兵,人馬總數接近一萬。自命為總督、命蔣師仁為先鋒,直撲印度平原,向篡位殺使的阿爾裘那發起復仇之戰。

1370年前,橫掃印度,只需要一個中原人!
經過激戰,王玄策終於獲得輝煌勝利。甘地斯河畔的決戰中,包含大象部隊在內的阿爾裘那軍戰死三千,而被追殺落至水中溺斃的則有一萬之數,被俘虜者至少一萬一千人,徹底慘敗。王玄策以不足一萬的少數精銳獲得大勝,一舉摧毀阿爾裘那親自統率的七萬戰象部隊,生擒阿爾裘那,遠近城邑望風而降,中印度滅亡!

1370年前,橫掃印度,只需要一個中原人!
由於東印度國王屍鳩摩曾經援助阿爾裘那,王玄策準備順勢再滅亡東印度。屍鳩摩嚇得魂飛魄散,忙送上牛馬萬頭,大批弓刀纓絡財寶,向唐師謝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國,王玄策方才罷兵回朝述職,同時將阿爾裘那披枷帶鎖押回長安。一戰就使天竺諸國徹底臣服。在異國境內、並借異國之兵大獲全勝,實屬不易。

王玄策在俘虜阿爾裘那、征服印度平原之後,率領尼泊爾軍回到尼泊爾。並於公元648年回到大唐,將阿爾裘那獻予唐太宗。

1370年前,橫掃印度,只需要一個中原人!
一名使節發狠,就能借兵滅一個大國,生俘其國王而還。從這段史實中,也可以看出大唐前期國家之強盛和國際影響力之深遠!

不過,「狠人」王玄策在取得輝煌勝利回國後,卻捎帶又乾了一件影響中國歷史的「蠢事」——王玄策回到長安時,已是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世民得知自己的手下一個小小的使節在外面都這麼爭氣,自然是驚喜不已,立即給王玄策連升兩級,冊封他為朝散大夫,並舉行了隆重的儀式,押阿爾裘那獻俘於太廟。

1370年前,橫掃印度,只需要一個中原人!
王玄策在印度的作戰中,俘獲了一名印度和尚,名叫那羅邇娑婆。這個印度和尚瞎吹自己有二百歲高齡,專門研究長生不老之術,並信誓旦旦地說,吃了他煉的丹藥,一定能長生不老,甚至可以在大白天飛升到天宮裡去成為仙人。為迎合皇帝乞求長生不老的心理,王玄策把和尚獻給李世民。

李世民信以為真,就命這個「外來和尚」給自己煉製「長生不老之藥」,隔三差五就拿一些五顏六色的小藥丸來給李世民吃,不久李世民中毒而死。此時距王玄策歸國僅僅一年。王玄策受李世民之死牽連,仕途受阻,再未升遷。

1370年前,橫掃印度,只需要一個中原人!
公元658年,王玄策第三度被選為赴印度之使節,在印度訪問期間,還曾前往摩訶菩提寺參拜。關於這些在印度期間前前後後發生的「神跡」,以及關於印度的地理、人文、風物等,王玄策都做了詳細的記錄,寫成了《中天竺行記》一書。可惜到今天,原書早已失傳,只餘下《法苑珠林》、《解迦方誌》等散逸殘篇。

1370年前,橫掃印度,只需要一個中原人!
正史《舊唐書》中對王玄策的事跡記載如下:

唐太宗貞觀十五年,印度摩揭陀國(Magadha)國王曷利失屍羅迭(逸)多(梵語:Harsha Sīlāditya,即戒日王)繼玄奘訪問該國之後致書唐廷,唐命雲騎尉梁懷璥回報,屍羅迭多遣使隨之來中國。貞觀十七年三月,唐派行衛尉寺丞李義表為正使、王玄策為副使,伴隨印度使節報聘,貞觀十九年正月到達摩揭陀國的王舍城(今印度比哈爾西南拉傑吉爾),次年回國。貞觀二十一(或二十二)年王玄策又作為正使,與副使蔣師仁出使印度。未至,屍羅迭多死,帝那伏帝(今印度比哈爾邦北部蒂魯特)王阿爾裘那(Arunasva)立,發兵拒唐使入境。玄策從騎三十人全部被擒或被殺,他本人奔吐蕃西境求援。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發兵一千二百人,與泥婆羅(今尼泊爾)王那陵提婆(Narendra-deva;)兵七千騎及西羌之章求拔兵共助玄策,俘阿爾裘那而歸。高宗顯慶三年(658,一說顯慶二年)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次年到達婆栗闍(今印度達班加北部)國,五年訪問摩訶菩提寺,禮佛而歸。

1370年前,橫掃印度,只需要一個中原人!
雖立下「絕世奇功」,但大唐使節王玄策三度出使天竺的經歷,在正史上的記載卻非常有限。究其原因,有人認為,同時代的玄奘法師西天取經的奪目光彩遮蓋了王玄策的事跡,而且王玄策國內的官位比較低,在正史中不可能單獨為他樹碑立傳。一個人出名是要靠宣傳的,在沒有後世廣泛宣傳的情況下,英雄很容易為世人所遺忘。

王玄策,永遠值得銘記的真英雄!
http://www.globalchineselouisarea.orgs.one/show/54034



利害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