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1,220
  • 回覆: 4
+3
日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落區探訪基層戶,竟表示政府建屋需要時間,而公屋輪候長無法短期解決,因此建議政府資助非牟利機構租用舊樓,改建為「潔淨衞生安全劏房」;而陳帆昨日接受港台節目訪問時,竟進一步表示這些「新式劏房」,類似六十年代的「七十二家房客」板間房,即要與其他不認識也不相干的住戶,共用廚房與廁所,美其名為「同屋共住」、增加「人與人的接觸」與「關懷」,擴闊劏房戶的「生活空間」云云。

「七十二家房客」出現的背景,是五、六十年代由於中國赤貧、天災加上倒行逆施的政治運動如大躍進,遍地饑荒下大陸人想盡辦法偷渡來香港求生;因此即使活在難民營般的環境,也遠勝過留在大陸;房客只求有瓦遮頭,以度過最艱難的時期,這是由於在短時間內,大量移民及難民湧入,政府一時無法解決,才會出現這種特例。

然而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尾香港經濟起飛,後更成為亞洲四小龍,同時港督麥理浩全力興建公屋,再推動居屋政策之後,「七十二家房客」早已成為香港歷史。孰知,在2017年「慶祝特區成立二十年」之際上任的特區高官,竟立下「大志」,要令絕跡了幾十年的難民營生活,重現世人之前。這不禁令人質問,難道今日的香港環境如此惡劣嗎?中國不是錢花不完的暴發戶嗎?為何中國竟有這麼多窮人,要有如上世紀六十年代般走難來香港,住在有如難民營的生活環境之中,和陌生人為爭用廁所廚房打交?

市場上劏房之所以大行其道,而非一堆窮人家庭合租樓宇,原因就是大多數人都不願和人爭廁所、浴室,更不願和人爭廚房。多數人可以接受居住環境細,卻不願接受共用廁所、浴室及廚房。現實中人與人之間的糾紛,個人衞生的差異,以至「公有之毀滅」──人性不愛惜共用物件等問題,對這些為口奔馳者,根本是無法解決的死結;除了最窮,窮到連劏房都租不起,要去租床位,當然想要有獨立的私人生活空間,而不需要和他人共用。

美化劏房 局長離地反智
我們要反問,這些居住者將會是甚麼人?是香港有如此多的家庭要倒退到難民營般的生活,還是有一堆為求移民香港取得永久居民身份證的所謂生力軍呢?如果是前者,證明香港倒退到六十年代;如果是後者,則政府無法解決目前的房屋問題,就應該截龍暫停移民,待政府有能力解決,才容許新移民來港,而不是令情況惡化落去!

這些連在政府辦公室內,不但有私人廁所甚至有私人浴室的局長,竟把難民營般的生活美化為「劏房拆牆」,擴闊居住人士的視野與生活空間,實在令人作嘔!局長何時拆除辦公室與公民廣場的圍牆,開放自己的廁所給市民,廢棄自己的私家車,日日迫港鐵返工,去擴闊自己的生活空間,以免如此離地?

更不用說這些由政府資助租舊樓的做法,只是在「乞兒兜搶飯食」,根本不能無中生有製造房屋去安置住戶,既不可能大規模取代現有的劏房,只會搶奪原本已經稀有的資源,令劏房價更高,進一步迫害所有搶不到,或不願共用廁所而不租住政府「官辦劏房」單位的住戶。政府補貼之後,業主當然可以進一步加租,令「劏房波」之流,更加賺得盤滿缽滿。

荒謬的特區政府高官,不是從根本去開源增加供應,又不是從管制上立法禁止劏房業主濫收水電費,竟要動用公帑去補貼租金,令舊樓業主以至劏房業主賺得更開心,變相「劏房合法化」,這種完全錯誤的政策思維,說明特區政府既無心解決市民所急,不但技窮而且極度反智。

林忌
時事評論員



附件

18149332.jpg(64.85 KB)

2017-7-13 10:49

香港基層住屋環境擠逼。資料圖片

18149332.jpg

應該仿傚英治時期, 多建臨時房屋區。

[ 本帖最後由 劉婕 於 2017-7-13 11:00 AM 編輯 ]



附件

images (2).jpg(14.13 KB)

2017-7-13 11:00

images (2).jpg

下載.jpg(14.56 KB)

2017-7-13 11:00

下載.jpg

國際都會。羞家


林忌


[隱藏]
俾你做局長,你都係冇咩橋㗎啦,阿評論員!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