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2,306
社論——斷子女「機癮」 由家做起

  小童手機不離手,日夜伏在電腦前,沉迷網絡遊戲,對心智和成長造成甚麼影響,各界關注。港大心理學系公佈一項大型問卷調查,得出駭人結論,在受訪二千多名小四至小六學生中,近一成人被界定為「打機成癮」高風險族或已經上癮,各界要行動起來,減少「打機成癮」對下一代的遺害。

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受訪學童平均花在打機時間過多,一周內平均有三點六天打機,而一周打機時間平均為八小時,男生更多達十一小時,最嚴重個案每天花三小時打機。其實沉迷打機現象,不限於小學生,大家不健忘,應記得年前的「捉精靈」大熱,大人細路廢寢忘餐,日夜走到街上捉精靈,外國更曾發生太投入而發生意外。

如何教導小童不沉迷打機?令人費煞思量,成年人要以身作則,不要自己整天埋頭埋首上網,連在家中也視子女不見,要靠互傳短訊溝通,這又怎能與子女一起跳出虛擬世界,拉近關係?家長不應完全禁止子女打機,這只會引起反感,令雙方關係轉差,而是開心見誠,說出花太多時間打機,會影響學業,也剝奪親子時間,必須有一個限度,與子女訂立可接受的規矩,每天限定上網時間,爭取子女接受,互相體諒,才能奏效。

除了限制,家長還應主動與子女尋找替代打機的活動。心理學家指出,打機是一種行為條件反射,每次過關得分或獲取禮物,都令人覺得受獎賞,感到開心和興奮,鼓勵玩下去,家長必須協助子女從打機的虛擬世界抽身,參與有意義的活動,鼓勵子女爭取表現,獲取「真實」成績,取代打機的「虛假」成就和滿足感,才是對抗打機成癮的良方。

李一飄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