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1,391
  • 回覆: 6
  • 追帖: 1
+12
戰車如何發揮戰力?談科技如何改變接戰程序


射擊只是戰車作戰時的一小部分,但戰車時否能發揮自身的價值,在於接戰的效率和速度。(Source:US Army)


有鑑於上次真實戰車射擊跟模擬器有何不同的文章受到大家熱烈觀迎,且在文末也談到了為何主流仍是Hunter-Killer(獵-殲)而非Killer-Killer(殲-殲)的部分,至於當時未繼續講下去的原因,那是因為這個比較屬於車長領域任務而非射手,但我想就別賣關子,並且以此主題發揮,藉此講講真實戰車在接戰時與模擬器的不同點。


在這個主題中,太多古老又詳細的東西我就不提了,大家只需要知道戰車問世已經約一百年(1916年),而現代戰車組員分配雛型約在20世紀30年代末(約1939年)建立,以上簡短的兩點大家知道就好了,至於本篇的後續會逐漸談到駕駛、裝填、射手、車長怎麼合作,最重要的是戰車怎麼接戰。


e.g:這個部分的真實感受差異就沒有跟模擬器差太遠,但模擬器或電玩很難模擬出與人的真實默契,還有在互換職務時的熟悉程度。



一、【為什麼車長這麼愛探頭?不信任潛望鏡嗎?】





儘管車長擁有最多的潛望鏡視野,但與探頭比起來,關艙視野仍然遠不及肉眼直接觀測的廣泛和快速,圖為M1A1車長。(Source:Wiki)



有些人可能會很好奇,為什麼車長這麼愛探頭?難道他不能乖乖地躲在車內用潛望鏡接戰嗎?而戰車的視野又真的如許多人形容的這麼差嗎?事實上就算是視野最好、潛望鏡最多的車長塔,視野還真的有夠差。沒用潛望鏡的人可以想像一下,你坐在椅子上,前方、左側、右側放了一支手機,然後除了手機畫面可以看的到外界外,你什麼也看不見,而這就是CM11車長關艙後的視野。當然每種戰車的車長塔設計不同,且新戰車的潛望鏡設計的也非常大片(例如M1戰車),視野遠比CM11好,但簡單的說,你沒有辦法按個"Enter"有擁有上帝視角。



在承平時期,沒有車長會願意把自己鎖在車長塔內使用小到不行的視野給駕駛下命令,要知道戰車在行進間就是一輛大殺器,車長必須建立起正確的空間觀才能導引駕駛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以免發生殺人(將旁人絞入)或自殺(墜橋/墜谷)的意外。而在作戰時期,車長往往都還會將頭探出頂門蓋增加視野,直到開始接戰時才會關艙,免得突如其來的彈片打爆頭。
在這方面,我要稱讚一下當初組裝CM11戰車時,向以色列採購車長塔的決定,以色列生產的車長塔雖然只有三具潛望鏡,但它可以開3/4倉,也就是留一條小縫讓車長擁有270度的視野(背後被頂門蓋擋住),讓車長不需要靠著搖搖晃晃的小潛望鏡來建構態勢感知能力。當然了,車長可以靠訓練習慣潛望鏡的視野,但車長還是會盡可能的獲得最優的視野,並最快的將目標帶給射手進行接戰。



二、【在獵-殲以前,戰車如何接戰?】





老戰車全靠車長發現目標後,用車內通信指揮射手將砲塔轉向目標,或親自使用超越控制握把將砲塔指向大略方向,而這種接戰方式一直延續到獵-殲出現為止。


在談獵-殲(Hunter-Killer)接戰能力以前,我們先了解在二次大戰的戰車至第三代戰車以前的接戰方式,在這邊先以二戰盟軍最知名的雪曼戰車舉例,雪曼戰車配備了給車長使用的超越控制握把(Turret Override Handle),而這個握把的功能在於讓車長能夠以遙控的方式,運用動力轉向機將砲塔指向目標的方向,是戰車發展史中非常偉大的發明!




在超越控制握把出現以前,車長只能靠兩種方式驅動砲塔,第一種是認命地使用手搖將砲塔轉向目標,第二種則是對射手下口令轉向幾點鐘方向,接著射手會用動力轉向機指向方向後,車長再用手搖對準比較精確的位置,讓射手獲取目標之後才開始測距並開火。有了超越控制握把,車長只需要動手將砲口帶向目標方位,省去很多下口令和微調的功夫,而這也是雪曼戰車優於當時全世界任何一種戰車的地方(包括虎式戰車),接戰效率世界第一。




車長所使用的超越控制握把是戰車發展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大幅提升了接戰效率,而在此科技出現以前車長必須用語音指揮射手使用動力搖砲。(Source:Wiki)



在二次大戰結束後,超越控制握把成為戰車的標準配備,而車長除了能操作砲塔指向外也能操作砲管俯仰,同時握把也整合了開火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超越控制握把外,車長也配備了光學測距儀或者與射手的熱像鏡共享畫面,因此車長更能掌握是否將目標帶給射手,而不像以前還需要用猜測的方式將目標「丟進」射手的視野內,但大致上車長與射手還是要有相當的默契和技術。不過,即便都進展到這一步都還不算獵-殲,這些都只是傳統的接戰方式而已,儘管可以見到在效率上有著提升,但這個程度與跨越到獵-殲的差異時在微不足道。



三、【獵-殲的革命性:車長獨立熱像儀的出現】





黃色指的是M1A2的車長獨立熱像儀(CITV),它可以360度轉動,當看見車長所想要指定的目標後,車長僅需按下超越控制握把的歸正鈕,砲管便會與CITV所對準的目標歸正,而藍色則是射手和車長共用的觀瞄設備。(Source:Wiki)



在獵-殲(Hunter-Killer)出現以前,射手與車長必須培養相當的技術和默契,而在這邊以CM11、M1A1戰車舉例(雖然差了整整一代,但接戰上差不多),在車長發現敵戰車出現後,車長口中一邊喊著:「射手,翼穩穿甲,敵戰車!」的期間,車長就要看著共享熱像儀,搭配剛剛在艙蓋外或潛望鏡中所記憶的目標位置,一氣呵成的將畫面中央移到敵戰車上,並讓射手可以切換成熱像鏡窄射界(或進入白晝鏡視野)再進行雷射測距後射擊。




至於射手和裝填手在手忙腳亂的期間,車長除了負責報彈著外(例如近彈、遠彈、不見彈),也要負責用肉眼觀望潛望鏡以找尋威脅和下個目標,直到整個接戰結束,但畢竟肉眼的視距有極限,而開火時的揚塵也嚴重地影響車長的視野,要知道如果在沙地上開砲,車長的潛望鏡視野可能有3~4秒是徹底被黃沙覆蓋的,然而獵-殲科技的出現打破了這個限制。



以M1A1和具備車長獨立熱像儀(Commander Independent Thermal Viewer,CITV)的M1A2比較,M1A2就是因為CITV而得到了獵-殲的能力,但獵-殲到底有什麼值得稀罕之處,難道訓練精實的射手和車長不能完美地接戰嗎?如果這樣想的話就太輕忽科技的進步了




在M1A2的車長席上,上方的螢幕顯示的是CITV的畫面,而下方則是藍軍追蹤系統的戰術地圖畫面。(Source:US Army)



在M1A2上,CITV可以令車長在關艙時用上方的熱像儀進行全周搜索,且就跟射手的熱像儀一樣具備放大望遠和穩定的功能,因此現在戰車上等同於有兩具關瞄設備同時在找目標,當然它的視野不如車長塔的潛望鏡般廣,但在許多狀況下遠較潛望鏡好的多,畢竟在疾駛的戰車上,人可以盯著液晶螢幕看,但晃動使得潛望鏡視野時常出現黑邊,同時煙塵亦嚴重干擾了潛望鏡,然而CITV因為看的是熱像,因此不受煙塵的影響(但會受到霧氣影響),同時在夜間搜索時的效果也比星光夜視鏡要好,但觀測只是CITV的其中一項優勢。




一旦車長透過CITV看見敵戰車或任何目標,只要按下CITV的控制握把上的歸正鍵,射手所瞄準的地方就會與CITV瞄準的地方相吻合,這聽起來比M1A1那種還需車長自行搖砲將目標帶給射手的方式快上許多,更重要的是,當射手獲取目標並完成測距後,車長能再將CITV轉往其他方向搜索下個目標,一旦射手摧毀員目標後,車長再按下歸正鍵,如此重複接戰。




所以不難想像,為何幾乎所有的第三代戰車都具備了獵-殲能力,而即便美國陸戰隊的M1A1原本不具備,但在升級車長遙控機槍,並整合入歸正能力後也正式宣告陸戰隊的M1A1擁有了獵-殲能力。



[隱藏]
四、【殲-殲聽起來很潮,但為何不實用?】





不論是動對動、動對靜或是靜對動射擊,雷射測距測量完成的時間與開砲時間越短越好,但殲-殲的時間差有時反而比獵-殲久,導致射手需要再重測一次。(Source:US Army)



殲-殲(Killer-Killer)是比獵-殲(Hunter)更高竿的接戰能力,兩者的差異在於獵-殲是將射手的視野精準地帶到目標上,讓射手實施雷射測距之後進行射擊,而獵-獵則是連車長的CITV都具備了雷測測具的功能,讓射手轉過去之後就能馬上運用CITV測得的資訊進行射擊,但為何這個接戰方式仍然不是主流且不怎麼實用?



首先,兩具雷射測距儀代表更昂貴的成本,第二,如先前講射擊動態目標的科學所提,射控系統得知如何提取目標前置量的方式,首先要從雷射測距中得知目標距離自己的距離、得知砲塔轉向的速度、代入砲彈初速和彈道以及橫風數據之後,彈到計算機會自動得出前置量和所需的砲管俯仰角,而唯有在自身/目標前進速度、方向在開砲前不劇烈改變,這枚砲彈才有可能命中目標,其距離越長越明顯。



換句話說,在車長完成測距,按下歸正鍵或按下歸正鍵才測完距,距離射手真正扣下扳機的時間較獵-殲長,而時間越長,目標或自身改變的條件也可能會越大,例如在砲塔轉向期間,駕駛手為了閃避障礙而拐了一個彎,或者是敵戰車突然停止,這些反應都會讓車長測得的數據失效,迫使射手重新測一遍。



五、【戰車接戰時的真實樣貌】





戰車中沒有一人是不重要,正如戰車排中沒有一輛是微不足道。(Source:US Army)



在最後一節中,我們以標準的4人編制戰車舉例,也就是美國M1、我國CM11、德國豹2的編制。在許多人的軍旅生涯中,常常都會聽到有人說什麼職務才是戰車戰力的基礎與泉源,這種說法在承平時期行得通,但在戰爭時期,戰車上沒有任何人是不重要的,儘管車長陣亡後射手可以遞補、裝填死亡後射手可以遞補、射手死亡後車長可以遞補、駕駛死亡後裝填可以遞補,但戰車內少一人,戰力就差很大!




在戰車兵4人內,最常接收車長命令的就是駕駛手,在道路上行進時,車長常常要提醒駕駛手往什麼方向走、哪個路口轉,當然這與模擬器最大的不同是,人類駕駛有智慧去判斷如何正確地沿著道路走,什麼地方不該走(沒看到除外)。但也必須注意到的是,車長在指揮駕駛時就不會像電玩一樣下命令後馬上有動作,而是會有一定的時間差,這點在部分電玩上是有模擬出來的,只是牽涉到的是與駕駛的默契,且不一定每個駕駛都跟電玩設定一樣被動,當然偶爾也會出現天兵駕駛,但那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在車長的接戰口令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幾個名詞組合而成的命令句,例如發現戰車時喊:「射手,翼穩穿甲,敵戰車!」發現裝甲車時喊:「射手,破甲榴彈,敵甲車!」或者是發現步兵時喊:「射手,人員殺傷彈,敵散兵!」。上述句子都是同時在對射手以及裝填手下命令,當然我們在演訓時聽到的目標全部都是幾號靶而不是那些熱血的名詞,但意義上是差不多的。




每輛戰車的彈種選擇鈕設計與設置不一定相同,黃色指的地方為M1A2的彈種選擇鈕的SABOT。



當射手(含全車)聽到「射手」時就要注意了,因為車長下一步很可能是將砲搖過去指向目標,或者是更先進的獵-殲來直接進行一鍵歸正(可惜的是我們沒有這種能力),而「翼穩穿甲」則是知會裝填手在5秒鐘內將翼穩脫殼穿甲彈(APFSDS)送入砲膛內,接著推下保險桿並喊出「開保險」,同時射手也要選擇APDS或SABOT(選擇鈕上表示動能穿甲彈類的)的彈種,讓彈道計算機知道需要套入的數據,而「敵戰車」則是車長賦予射手的目標,若有複數者以最靠近中央的為首要目標,或者見到砲口對準自己時為首要目標。



在裝填手喊出「開保險」而射手喊出「前置雷射,好」(雷射測距)後,車長會下令「放」以指示射手開火,當射手聽聞裝填手喊「確定已開保險」後,則回覆「發射了!」後扣下擊發鈕,而車長則會從共享熱像鏡或潛望鏡視野中回報彈著,當然在這個期間也必須持續警戒周遭狀況。



從上述情境模擬就可以知道,車上4人是缺一不可的,戰車兵有互補性(正常訓練),但遞補的駕駛手不一定懂得在開砲時保持穩定的速度、遞補的裝填手不一定能在顛簸的路面完成5秒裝填、遞補的射手不一定能穩定地對動態目標射擊(參考上一篇)、遞補的車長也可能陷入狀況外的窘境,而這也是外人或者是透過模擬器難以習得的經驗。



六、【本質不變,但科技改變了太多細節】





在二次大戰期間,夜間裝甲作戰是特例,二次大戰後,星光夜視鏡的普及讓夜戰開始逐漸增加,而熱像鏡的出現更是徹底改變了戰車的接戰效率。(Source:US Army)



這節是列為最後的備註,從上文介紹,我們可以知道戰車的接戰大致程序都符合原則,也就是車長捕獲目標後,將目標交給射手射擊,同時車長再繼續找尋下一個目標,但是夜視、熱像、雷射測距、獵-殲、獵-獵等科技的出現卻讓這個本質上的細節大不相同,而科技程度越高也代表著戰車兵的負擔會降低,同時在熟悉之後戰力將會遠遠超過前輩的科技以及與精實戰車兵的整合。



在二次大戰期間,夜間裝甲作戰幾乎是特例,當時的車長只能依靠星/月光或任何光源進行照明,除非很幸運的在夜間見到目標輪廓(例如美國戰車王牌普爾上士),否則自己開火反而成為敵人的盤中飧,且當時要判別目標的方式只能靠密位和已知物件尺寸來判斷,這個方法是戰車兵的老本行,且至今全世界的裝甲學校仍列為基礎課程,以保在戰車上測距系統故障時仍能靠肉眼判讀距離,儘管精度有相當的差距。








在密位測距科技後到雷射測距科技前的第二代戰車,普遍安裝了分裂式光學測距儀,而我們可以從M48的砲塔或M60的砲塔見到這項科技留下來的「遺跡」。(Source:國防部)



在二次大戰後,戰車上開始普遍配備了分裂式光學測距儀,例如M48的砲塔兩側就留有兩個小耳狀突起,而分裂式光學測距儀的鏡頭則容納於突起物之中,這時的測距方式較為精確,只要車長看見目標之後,讓影像成功重疊對焦,則此時焦距轉輪的數據就是目標距離,這種判讀方式較密位判斷精準,但車長的視力和影像的扭曲有時仍會影響準確度。



在冷戰末期,戰車開始配備了雷測測距儀,並且迅速將光學測距儀踢入時代的洪流之中,雷射測距儀的精準度遠遠超過光學測距和密位測距,且能直接將數值導入彈道計算機之中,一鍵即可完成測距、提取前置的工作,讓測距不再受肉眼或天氣影響,並大幅降低了人員出錯的可能性。雷射測距儀的出現也讓獵-殲具備高度的實用性,並讓獵-獵成為可能,同時在接戰效率上遠遠超過傳統的方式。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