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624
  • 自從林鄭月娥宣布故宮在西九建館後,社會上眾議紛紜,有的叫好,有的唱衰,究其實,皆緣於對這個項目有不同的詮釋;
  • 當中可以窺見,香港現時對許多事物實在存在不同的詮釋觀念,以致陷於分裂矛盾狀態,要治理香港,實在有必要在公眾這些觀念上做一番統合的工作。否則,將難以政通人和。

林鄭月娥宣布故宮將落戶香港,引起爭議。圖為康文署在港鐵香港站連接中環站的行人管道兩面牆身的上「故宮壁」。(鄭劍峰攝)
綜合來說,市民對以下幾個概念有不同的詮釋和觀感:
一、中央厚禮
據聞,內地許多地方都想爭取故宮在當地建館,可是一概都爭不到,令肥水流入香港,足見中央對香港的厚愛。對此,建制陣營都視之為中央送給香港回歸20年的厚禮,十分珍視感激。他們一向與中央關係良好,故此能夠笑納。
可是,非建制派卻不同了,就像一對鬧彆扭的情侶,男方為修補關係,買了鑽戒送給女方,可是女方卻心存芥蒂,拒不接受,中央送給香港故宮這份厚禮,在非建制來說,正陷入這種局面,中央的好意都被視作統戰、宣示主權。
在建制派來說,即使中央是宣示主權,亦理所當然,因為他們承認中央的主權。但在非建制派來說,這種宣示卻是強加於人。總之,對於建制派來說,琴瑟和鳴,甚麼都好說,但對於非建制派來說,卻感到有如被逼婚的壓力,二者對厚禮的解讀大為不同。
二、諮詢
在某些人來說,諮詢是工作程序,但不是每個項目都必須經過諮詢,對於目前各項政策因為諮詢導致議而不決的局面,則是深惡痛絕,認為是阻礙行政主導。在他們來說,故宮落戶香港這個項目,可以振興旅遊業,提升本港文化品牌,根本沒有反對的理由,因而也沒有諮詢的必要。而從過往港人對故宮相關展覽的熱衷程度來看,已可判斷港人樂於接受這個項目,更加無必要諮詢。
在另一些人來說,諮詢是尊重、是禮貌,是一種「由下而上」的文化,也是「程序公義」,應該在西九項目中貫徹始終。故宮項目雖是中央的一份厚禮,但接不接受還在港方,不諮詢給予他們強加於人的感覺。尤其是現時兩地關係緊張,如上所述鬧彆扭的情侶一般,此時送禮,就更要照顧對方的想法,碰一鼻子灰也不足為奇。林鄭所說的怕中央尷尬,在他們來說,都不在考慮之列。
三、愛國VS本土
在一些人看來,愛國是理所當然、自然而然的情感,因而為故宮文物在香港展出感到雀躍。他們認為,香港是中國的領土,理應優先展出中國的文物,能夠展出故宮珍粹,更是一份榮耀。在他們看來,愛國和本土並不矛盾,在強調本土意識和本土文化的同時,也可以愛國。
然而,也有一些人認為,愛國是擁護極權,鼓吹愛國等同洗腦,並懷疑在港展示故宮文物也是一種洗腦,因而抗拒排斥。有些人更認為這是一種文化侵略,是有意壓縮本土文化之舉。在他們看來,愛國意識和本土意識是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的,來自內地的文化都是對本土的壓迫。他們寧願西九展示香港的當代文化,也不要老祖宗的故宮文物。
四、委聘嚴迅奇
事件的最新發展是:據報道,政府向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簡報有關計劃之前4個月,後來獲聘為設計顧問的嚴迅奇已着手設計項目。對此,或許有人覺得是嚴迅奇工作積極,未正式獲聘就展開工作。但亦有人會認為這是政府又一程序上的失誤,未徵得管理局通過,就私相授受,不容原諒。很明顯,前者是站在嚴迅奇和政府的立場設想,後者則以監督政府為己任。
綜上所述,香港現時存在擁護政府、傾向大中華的一類人,也存在反對政府、擁抱本土的一類人,以及兩個極端中的各種折衷派,當局實宜掌握各類人的不同心理以及他們對事物不同的詮釋和觀念,這樣,在推行政策時,當可事半功倍。

https://www.hk01.com/01博評-藝.文化/64588/從故宮事件眾議紛紛-當知治港須搞好詮釋心理



香港寫照:
上梁不正下樑思歪,學子痴瘋帶妖亂舞
霉果洗腦荼毒愚民,政棍為利賣港害民
對抗脅迫有恃無恐,癱瘓交通橫蠻霸道,
世風日下罷課可恥,強搜攔路令人髮指
虛偽民主自私作主,佔中變質民心盡失
妄顧民生天怒人怨,動亂失控無法無天,
社會分裂永無寧日,破壞經濟風光不再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