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1,529
  • 回覆: 3
  • 追帖: 1
2017-01-14 10:59:31 來源: 網易軍事

黃埔名將之二十余程萬:喋血孤城的虎賁戰將
余程萬在黃埔一期中不算太出名,不過卻是高學歷的學霸,畢業于陸軍大學特別班、北山大學政治系、陸軍大學研究院第一期。只是在抗戰中率部堅守常德十六天,喋血孤城的奮戰才贏得了虎賁的威名,但是常德一戰卻險些被槍決,在戰史上也較多爭議,最后身死于宵小之手的結局更是令人唏噓不已。



圖1:余程萬因為抗戰中的常德保衛戰成名
學霸出身仕途卻並不通暢
余程萬在黃埔一期中算得上是高學歷出身,可以稱得上文武雙全,但早期仕途並不太順利。
余程萬,1902年5月出生在廣東台山,字堅石,出身在典型的耕讀世家,所以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加上余程萬聰敏好學,在學校里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早年考入番禺師範學校,以第四名的優異成績畢業,隨后又考入廣東鐵路專門學校,在當時已經屬于知識分子了。
1924年聽說黃埔軍校招生,懷着一腔報國之志的余程萬隨即前往報考,順利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最后是以第十一名的成績畢業,在645名一期畢業生中這個成績絕對是相當優秀了。從黃埔軍校畢業后,好學的余程萬又進入中山大學政治系學習,畢業時是第三名。1928年又進入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一期,名副其實的學霸。
但是余程萬也因此錯過了在中央軍中的經歷,早期只是擔任過海軍局政治部主任,直到1931年,才在南京政府警衛軍中擔任少將教官。1934年,調任第9師少將參謀長,后又轉任第49師團長,這才算是開始真正的帶兵將領,而此時距離他從黃埔軍校畢業已經整整十年了。1936年2月,正式銓敘少將軍銜,在黃埔一期生中這個時期能獲得少將還不算太差。不久升任第49師副師長。

圖2:余程萬從黃埔軍校畢業十年后才成為帶兵官
1937年7月抗戰全面爆發,余程萬調任第57師副師長。57師前身是北洋時代的直魯聯軍,在師長施中誠的率領下投靠中央系,逐漸中央化,黃埔出身的余程萬調入57師任職,顯然就是在摻沙子,是中央系對雜牌部隊融合消化的常用手段。57師作為雜牌部隊中表現比較好的部隊,于1939年被編入了中央軍的王牌部隊74軍,完全成了中央軍。
1940年,施中誠升任74軍副軍長,余程萬也就順理成章地接任57師師長,在1940年3月的上高會戰中,57師表現出色,獲得軍事委員會頒發的“陸海空軍武功狀”。在此后的兩次長沙會戰中,57師也是屢建戰功,和74軍建制內中央軍系統的51師和58師相比,也毫不遜色,戰績都在伯仲之間,74軍也因為所轄三個精銳師的番號都是5開頭,所以被稱為“三五部隊”,57師作為雜牌部隊出身能取得和嫡系中央軍同樣的戰績,作為師長的余程萬自然功不可沒,57師也因此得到了“虎賁”的名號。



喋血孤城的常德保衛戰
1943年,日軍為策應太平洋戰場,在中國戰場發起常德會戰。此時駐守常德的正是余程萬率領的57師。面對日軍大兵壓境的戰局,接到堅守常德的命令后,余程萬復電:“奉電寄重,保衛常德,本師官兵,極感光榮,均抱與常德共存亡之決心,達成任務,以副期望之殷。”同時余程萬發表57師保衛常德文告,“各級官兵應有堅定的決心,應該認清生與死的界限。假如我們是為了保衛常德,爭取國家民族獨立自由而死,這死比生更有價值,我們每個人都會在歷史上留下名字,就是我們父母、妻子,也同樣沾到光榮……總之,有虎賁存在,常德一定存在。”為了表示犧牲的決心,他還給妻子寫下遺書:“程萬此次奉命保衛常德,任務固甚重大,但我以擔負這個任務為光榮……文天祥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此訣別的時候,我謹將后句改為‘留取光芒照武陵’,吾妻以為如何?但念余從軍二十余載,不治家產,景況蕭條,高堂年老,以戎馬倥傯,欠欠侍奉,但望吾妻艱苦支撐,以贖吾過……倘余果有不測,九泉之下再作孿濤。”甚至還定下了死后的葬身之所,率全師官兵完全是以決死的心態與日軍展開了血戰。

圖4:1943年11月,余程萬率部在常德浴血苦戰十六天
11月18日,日軍逼近常德,和57師前哨陣地接火。11月22日,日軍投入第116師團整整一個師團開始總攻常德,日軍採取猛烈炮火掩護然后步兵衝鋒,57師則等日軍逼近陣地后進行反衝鋒,與日軍短兵相接,以抵消日軍的炮火優勢,所以從一開始戰況就極為慘烈。
激戰三天,日軍仍無進展,便改變了戰術,組織大隊規模的突擊隊,多點鑽隙突擊,企圖以兵力上的優勢迫使57師四處分兵,從而造成防禦上的薄弱。僅有8000人的57師防線這才被突破,被迫放棄外圍城廂陣地,退入城中。但57師依託城垣進行頑強抵抗,很多連排即使被日軍隔斷,依然死戰不退,甚至日軍已經攻入北門的部隊也被57師以凌厲的反擊逐出。
戰至11月28日,57師一線官兵已經傷亡殆盡,余程萬下令將城內所有炮兵工兵和重輜部隊,以及師部人員全部組織起來投入作戰。
29日,日軍突破常德城防,57師與突入城內的日軍繼續展開巷戰。此時,常德外圍的中國軍隊一面努力打通與57師的聯繫,一面對攻城的日軍形成合圍態勢,日軍因此急于拿下常德彰顯勝利然后就趕緊回撤,就派人勸57師放棄抵抗,甚至願意開放通道讓57師殘部安全撤出,但被余程萬一口拒絕。
到12月2日,常德全城幾乎已經全部成為一片焦土,57師的最后陣地只剩下還不到300米,余程萬向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發出最后一電:“彈盡,人亡無城已破,友軍觀望不前。刻大街小巷混戰成一團。職率副師長、(炮兵)指揮官、師附、政治部主任、參謀主任等固守中央銀行,各團長划分區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職余程萬謹叩。”
12月3日深夜,余程萬見全師僅剩300人,已經堅持不了多久,便決定突圍,本來他是想留下來堅持到底,但169團團長柴意新堅決主張自己留下來掩護,余程萬率部突圍。因此決定兵分兩路,余程萬率200人突圍,柴意新團長率100人繼續堅守,最后余程萬突圍成功,和外圍援軍會合,但身邊只剩下83人,柴意新等100人則全部犧牲。
12月10日,余程萬又率領着83名殘部和外圍部隊一起反攻常德,日軍迫于被中國軍隊合圍已經倉皇撤離常德,余程萬遂收復常德,但此時57師連同在常德城裡的倖存者,總共只有300多名生還者。



最有爭議的處罰
常德保衛戰是鄂西會戰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由于57師在常德浴血苦戰十六天,為中國軍隊調整部署,調集主力合圍來犯日軍贏得了寶貴時間,最終雖然未能殲滅來犯日軍,但成功擊退日軍恢復戰前態勢,也是一場勝利。57師在戰役中的表現可謂壯烈,全師8000人最后只剩下300人,幾乎全部打光。但是蔣介石認為余程萬在最后時刻拋棄城內傷員部屬,擅自撤離是違反軍紀的嚴重罪行,甚至揚言要將余程萬槍決。
所以余程萬很快就被押解重慶接受軍法審判,審判長張治中將軍認為余程萬率部死守常德達十六天,其情可憫,改判五年有期徒刑,但蔣介石還是認為判得太輕不予批准,后來是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74軍前任軍長當時擔任侍從室主任俞濟時和74現任軍長王耀武共同求情,又有常德縣長戴九峰以及常德百姓聯名上書,說明常德保衛戰時全城已被日軍炮火夷為平地,只剩中央銀行一處殘破大樓,57師官兵死傷殆盡,彈盡糧絕,實守無可守已盡全力。這才判處四年有期徒刑,實際上余程萬只在監獄待了四個月就被王耀武擔保出獄,隨即擔任74軍副軍長。
不少人認為這一處罰非常不公,特別是和后來堅守衡陽的方先覺相比,更是覺得余程萬有些冤。要知道在抗戰期間,通常情況下中國軍隊和日軍作戰時,至少要在十倍于敵的優勢兵力情況下還要付出數倍的傷亡才能贏得勝利,就以著名的平型關大捷為例,八路軍115師經歷過長征的百戰雄兵在六七倍于敵的優勢兵力,又憑藉喬溝這樣險峻地形優勢,伏擊日軍的輜重部隊,尚且要付出幾乎相同的傷亡代價。日軍在常德直接投入攻城的就有116師團兩萬之眾,57師以區區8000人能夠頑強堅持了十六天,絕對是非常不容易的。好在人民對于曾經為國捐軀的英烈是不會忘記,戰后常德百姓自發捐款為57師陣亡將士修建了紀念碑。

圖5:常德百姓為常德保衛戰犧牲烈士建造的紀念碑



著名作家張恨水也被57師喋血孤城的事跡所感動,以真人真事被背景寫出了小說《虎賁萬歲》,更使余程萬和57師一時間名聲大噪。蘇州美女吳冰也被《虎賁萬歲》所感動,對余程萬心生愛慕,最終和余程萬結為伉儷,也成了一段佳話。

圖6:著名作家張恨水根據57師常德保衛戰撰寫的小說《虎賁萬歲》
令人唏噓的結局
抗戰勝利后,余程萬調任粵東師管區司令。1948年4月擔任駐防云南的26軍軍長。1949年12月,時任云南省主席的盧漢宣布起義,余程萬、李彌等中央系將領先被軟禁再被強迫在擁護起義的通電上簽名。但26軍隨即以營救軍長的名義大舉反攻昆明,盧漢只得釋放余程萬,希望能夠因此讓26軍停止進攻並加入到起義行列,但是余程萬回到26軍,反而進一步加強攻勢,幸虧接應起義的解放軍及時來援,余程萬才不得不率26軍撤向滇南。
由于余程萬在這過程中有過搖擺,接受過盧漢的4萬銀元的軍餉和暫編第10軍的印信,還曾計劃遣散26軍中的中央系軍官,只是遭到部下堅決反對才最終轉而指揮部隊反攻昆明,因此受到蔣介石的猜忌。而他最后選擇率部反攻昆明,更是不可能再回到起義陣營。所以余程萬覺得去台灣回大陸都沒有什么前途,就在1950年舉家遷居香港,解甲歸田。

圖7:余程萬和家人的合影



余程萬在香港開了米店和雜貨店,還在新界屏山鄉間辦了個農場種菜養雞,生活還是比較富足寧靜。不料在1955年8月27日晚上,三名匪徒入室搶劫,余程萬奮起反抗。鄰居覺得異樣而報警,警察趕來后,雙方發生槍戰,余程萬中彈身亡。三名劫匪中一人被擊斃,另外兩人逃脫,后來警方懸賞2萬港幣追緝凶手,但最終也不了了之。根據警方的通報,余程萬是被匪徒挾持作為人質在槍戰中被害。但到底是死在劫匪還是警察之手,就說不清了。而且事後不少人認為不是普通的劫匪,有人認為是余程萬在香港和有人閒聊時對蔣介石多有怨言,引起蔣介石的忌恨而派殺手,也有說是香港的黑道看中了余程萬妻子的美貌,不一而足。但一代抗日名將竟然死于宵小手上,實在令人唏噓不已,余程萬去世時年僅53歲。
而隨着余程萬去世,家道也隨即中落,他和吳冰的小女兒余佩芳以余莎莉的藝名淪為70年代香港著名的三級片艷星,更是令人感嘆。


本文來源:網易軍事  作者:遲杰                     責任編輯:姚文廣_NN1682


http://war.163.com/17/0114/10/CAO317I70001879A.html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