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5,931
  • 回覆: 26
  • 追帖: 2
今年3月,習主席在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各級要尊重官兵主體地位,發揮官兵首創精神,大力弘揚創新文化,激發官兵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激勵大家爭當創新的推動者和實踐者,使謀劃創新、推動創新、落實創新成為全軍的自覺行動。” 習主席鮮明提出的“大力弘揚創新文化”,為強軍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

軍事領域是最需創新活力與創新精神的領域,創新文化是強軍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世界新軍事變革和我軍改革強軍的大背景,為進壹步弘揚創新文化提供了豐富的現實土壤和廣闊的實踐空間,我們應該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勇於創新,善於創新,以創新文化的深刻影響力催生高質量的創新成果,以高質量的創新成果回應軍事變革的重大關切、搶占軍事競爭的制高點。

今天,我們講述的是國防科技大學創新文化的故事,相信其中蘊含的思考與實踐將為我們弘揚創新文化、推動軍事創新提供有益啟示。

——編者

他們壹次次創造“中國速度”——6次蟬聯世界超算冠軍,把五星紅旗插上世界超算之巔。

他們壹次次刷新“中國精度”——把我國光學制造加工技術帶入了納米、亞納米時代。

他們壹次次突破“中國創造”——研制出北鬥衛星導航關鍵設備、激光陀螺、新型雷達、磁浮列車、微納衛星等眾多高新技術成果和裝備。

……

這壹次次讓世人為之驚嘆的重大科技創新,都來自同壹個地方——國防科技大學。為什麽他們總能走在世界前列?在眾多科技奇跡背後,到底蘊含著壹種什麽樣的力量?帶著這些問號,我們把視線聚焦於那壹件件已經塵封的和正在發生的故事,去感受這所大學創新文化的點點滴滴。



大學之大,在於精神之立
“假如人生能實現壹個夢,我的這個夢,就是讓中國在世界高性能計算領域擁有壹席之地。”1978年,在那個科學的春天,當鄧小平把研制我國第壹臺巨型計算機的任務鄭重交給國防科技大學時,著名計算機專家慈雲桂教授曾這樣表露自己的心跡。
慈雲桂教授的話,正是他和他的團隊共同的心聲。從“銀河”實現我國巨型機“零”的突破,到“天河”在世界超算六度稱雄,在發展迅猛、競爭激烈的高性能計算領域,他們追夢的步伐始終堅定而迫切。
改革開放之初,我國技術落後,條件艱苦,研制巨型計算機何其艱難。“就是豁出老命也要把中國首臺巨型機造出來。”立下這句錚錚誓言的慈雲桂,在研制任務完成後,因積勞成疾不幸辭世。43歲的蹇賢福倒在了工作崗位上,年僅35歲的講師俞午龍犧牲在出差路途中。把生命獻給了銀河事業的,還有40歲的張樹生、4l歲的王育民、49歲的鐘士熙……熟悉這壹過程的人們說,地上有壹個“銀河”團隊,地下也有壹支“銀河”隊伍。他們將生命化作壹個個階梯,讓後來者踏著上面繼續前行。
如今斯人已去,而精神猶存。壹代代“銀河”人在創新實踐中培育形成的“胸懷祖國、團結協作、誌在高峰、奮勇拼搏”的銀河精神,與井岡山精神、“兩彈壹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被收入《革命精神光耀千秋》壹書,成為人民軍隊的精神財富和該校生生不息的創新動力源泉。
從“哈軍工”到國防科技大學,60多年來,科大人在高性能微處理器技術、目標識別技術、數據分析技術、航天技術、激光技術、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等壹系列事關國家安全發展的核心關鍵技術領域裏,取得了壹大批重大創新成果。
這壹連串重大科技成果的名字,在常人看來可能有些陌生,但是它們就像壹個個閃亮的星辰,把大寫的“家國情懷”“強軍興國”“使命擔當”等,照耀得如此燦爛、光芒四射。
“大學之大,在於精神之立。”此時,當我們走在國防科技大學的校園裏,那實驗室裏的燈光,那專註的眼神,那忙碌的身影,似乎都在暗示我們,那是壹種傳統在傳遞。這種傳遞,讓壹所大學的精神更加具體;這種傳遞,讓壹種創新文化的底蘊更加厚重。

[ 本帖最後由 邊際流星 於 2016-5-3 06:31 PM 編輯 ]



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

1納米是多少?壹根頭發絲的1/80000,小於1納米稱為亞納米。納米、亞納米,正是國防科技大學精密工程創新團隊創造的“中國精度”。

納米精度被譽為超精密光學加工“皇冠上的明珠”。20世紀90年代,國內光學零件加工還處於“手工+機械拋光”的傳統工藝水平,許多相關領域的技術進步常常受困於此。面對這壹窘境,這個團隊沒有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而是跳過壹、二代光學零件制造加工技術,直接瞄準基於可控柔體制造的第三代光學加工技術展開攻關。

有人把當時的情況幽默地概括為,“沒吃過豬肉也沒見過豬跑”。然而,經過20多年頑強拼搏,他們突破壹系列核心關鍵技術,使我國超精密光學零件加工技術跨入世界領先行列。人們往往驚嘆於他們創造的“中國精度”,而讓專家們感同身受的則是在長期科研中孕育形成的“盡善盡美,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超精文化”,還有“琢玉成大器,磨礪亮人生”的“超精人格言”。

是的,創新事業孕育創新文化。在兩者相互激蕩中,壹代代科大人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的信心,才更加堅定。

那一年,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與我國北鬥產生頻率之爭。談判桌上,對方咄咄逼人除非繞開歐美專利技術,否則要交出頻率資源!參加談判的國防科技大學年輕專家王飛雪被深深地觸動了3年後,他帶領團隊探索出獨壹無二的信號體制理論並申請了專利。當他在世界衛星導航大會上宣布了這壹成果時,震驚了國外專家。歷時8年的中歐衛星導航頻率之爭由此畫上句號。

不跟跑、不伴跑,只做領跑者,有這種追求的“跑步者”,在國防科大並非個案。青年學者老松楊在研究未來指揮所技術時,面對國外的技術封鎖,他堅定地走自己的路,僅半年時間,率領團隊研制出“智能交互協作指控平臺”,成本僅是外軍的三分之壹。賀漢根教授率領團隊打破了西方無人車理論時速極限為70公裏的論斷,研制的無人車跑出了時速170公裏的世界最快速度。劉澤金教授領銜研制出我國首臺“千瓦級光纖激光相幹合成試驗系統”,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光纖激光千瓦級相幹合成輸出……

人們常說,穿自己的鞋才最合腳,走自己的路才有別樣的風景。這也正是國防科大創新文化的鮮明特徵。對於他們來說,創新文化既是敢為人先、勇於探索的創新品質,更是壹種實實在在的作為。



元生芝草,澧育蘭花
湘江像壹條綠色的緞帶,從嶽麓山下緩緩流過。坐落在山澗茂林之中的嶽麓書院,蘊藏著壹段學術繁榮、人才濟濟的歷史。“元生芝草,澧育蘭花”,贊美的正是這片豐沃的文化土壤。今天,與嶽麓書院隔江相望的國防科技大學,正用數以千計的科技創新成果,演繹著自主創新“於斯為盛”的風采。
這種風采閃耀在神州大地,也閃耀在遙遠的太空。“天拓壹號”世界首顆單板納星、“天拓二號”我國首顆視頻成像體制衛星、“天拓三號”我國首次實現集群飛行微納衛星,在過去3年時間裏相繼發射升空。鮮為人知的是,創造這壹奇跡的是國防科大壹支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團隊,其中70%為研究生和本科生。
“學校建立的全國第壹個‘納星研究生創新基地’為我們搭建了開展科技創新好平臺,使我們能將夢想嵌入太空。”碩士研究生何亮說。學科交叉中心、學科綜合實驗中心、創新協同中心、研究生創新基地、本科生創新實踐基地……在該校這些隨處可見的“地標”,每壹處都是壹片創新的沃土。
多年來,學校黨委把自主創新作為辦學治校的核心使命任務,推出了壹系列紮實舉措。“今天給創新搭建多大的舞臺,明天就能收獲多大的成果。”“自主創新是年輕人的事業,讓年輕人早點挑重擔,對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最有利。”這些時常被該校領導和專家說起的話,折射出的是他們瞄準未來開拓創新的戰略眼光。
如果把創新比作成壹場足球賽,那麽在國防科大這個“賽場”上,完成臨門壹腳的“射手”往往都是年輕的身影——該校重大科研項目的負責人和主要完成人85%為40歲左右的年輕專家,擔任國家級專家的平均年齡也只有44歲。在“天河”超級計算機研制隊伍裏,研究生占60%,從2012年開始,壹批高年級本科生也加入其中。讓“小鴨”遊進“天河”,正是該校著眼培養未來超算人才的超常之舉。與此同時,“銀河之光”計算機文化節、“光之韻”科技文化節、機器人文化節、航天科技文化節、電子科技苑……科技與文化交相輝映的系列校園文化活動,成為了學子展現創新才華的舞臺。
資料顯示,在該校取得的5000多項高水平科研成果中,有研究生參與的占96.4%。博士生中每20人就有1人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每10人就有1人獲得過國家專利。去年11月,博士研究生湯俊獲得英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頒發的“威廉史密斯科學獎”,成為獲此殊榮的第壹位中國學者。
文化的演進與更新,需要不斷補充新的血液。只有這樣,壹種文化的生命才能始終保持青春與活力。與此同時,創新實踐也只有不斷誕生新的成果、攀登新的高峰,才能真正讓壹種文化的創新特質愈加鮮明。多年來,國防科技大學創新成果層出不窮、年輕人才不斷脫穎而出的生動局面,無不深刻說明了培育創新文化的獨特規律。



不約而同的選擇

有人說:科大人愛較真,也傻得可愛。其實,在外人看來的這種“較真”和“傻”,科大人有著自己的理解。

作為指揮控制領域的知名專家,該校信息系統與管理學院劉忠教授早已名聲在外。前些年,劉忠到上海參加壹個全國信息系統領域的學術會議,壹位上市公司老總登門拜訪,竭力邀請劉忠加盟他的公司,出任技術總監。可以想象,這個職位的回報遠超過了劉忠當時的工資水平。然而,劉忠最終婉言謝絕了對方的好意。

姓軍為戰,與該校許多專家壹樣,劉忠始終把創新“靶標”瞄準國家和軍隊的重大戰略需求。1997年,原本學習計算機系統軟件的劉忠,將研究方向調整為作戰指揮控制領域。當時,計算機軟件開發人才炙手可熱。有人對他說“妳搞軟件開發多好,何必改行去研究打仗。”劉忠說:“我哪是改行,軍人研究打仗就是我的本行。”10多年來,劉忠將計算機技術與軍事應用緊密結合起來,在體系結構設計、行動規劃計劃等方面取得壹系列突破。

近些年來,國防科技大學壹大批具有壹流專業水平的專家教授,往往成為很多國內外公司企業競相追逐的稀缺人才。面對優厚的待遇條件,他們並不是沒有機會選擇,但為什麽最終他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科大人”這個絕非意味著物質財富的名字?

“關鍵取決於妳的價值取向、精神境界。”該校張維明教授說,為國家做事,做對國家和軍隊發展有價值的事,這是科大人的精神風向標,使他們在小家與大家、名利與事業之間,自覺選擇了後者。

是的,或許正是在這樣的堅定選擇中,我們才更加讀懂了國防科技大學“厚德博學、強軍興國”的校訓,“忠誠、嚴格、科學、勤奮、文明”的校風,還有“銀河”精神、“天河”文化等壹代代科大人創造和堅守的精神家園。這樣的精神家園,讓壹代代軍事科技人才在各種誘惑面前保持了應有的定力,在攻堅克難的征程上展現出可貴的意誌品質。

孤山寒風臘梅放,劍弩爭鋒撼蒼穹。探尋國防科技大學創新成果疊出的奧秘,我們深深感到,在無數個“為什麽”的背後,蘊涵著他們為國鑄利器、強軍勇擔當的創新價值追求,彰顯著他們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創新品質。這些,正是這所大學創新文化的靈魂。那壹個個寫著科大名字、承載著民族驕傲的重大科技成果,既是壹座座科技高地,也是精神高地和文化高地。



好詳細既飛機文



[隱藏]
又一編震驚文章. 外國專家真係慘, 一日到黑都被震驚.

BTW, 樓主比啲heart去貼文吧. 明明係北斗, 又會變咗北鬥. 標題都用錯字, 文章質素如何可想而知.



引用:
原帖由 四張野01 於 2016-5-3 10:38 AM 發表
好詳細既飛機文
好一招黃狗射尿






引用:
原帖由 aldonza 於 2016-5-3 01:05 PM 發表
又一編震驚文章. 外國專家真係慘, 一日到黑都被震驚.

BTW, 樓主比啲heart去貼文吧. 明明係北斗, 又會變咗北鬥. 標題都用錯字, 文章質素如何可想而知.
謝謝指正
已更正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引用:
原帖由 無人明白我 於 2016-5-4 11:54 AM 發表

是真的 除非你沒有射精能力
當你知道北背後的故事,背景,系統的技術,你就知道你是多膚淺...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四張野01 於 2016-5-3 10:38 AM 發表
好詳細既飛機文
四張嘢仲咁。
人世已完。






引用:
原帖由 kcmc 於 2016-5-4 04:06 PM 發表



當你知道北背後的故事,背景,系統的技術,你就知道你是多膚淺...
每日震驚仲膚淺!gps美國用在十幾年啦!民用都用左十年有多,你米又抄人地D方法改小小就自製自煙酒!都話全世界最勁既r&d係中國架啦!最有中國特色reengaining & duplication!!






引用:
原帖由 ultra 於 2016-5-4 04:31 PM 發表



每日震驚仲膚淺!gps美國用在十幾年啦!民用都用左十年有多,你米又抄人地D方法改小小就自製自煙酒!都話全世界最勁既r&d係中國架啦!最有中國特色reengaining & duplication!!



你咁叻,我比部iphone你,你做一部出黎,唔好講咁多咩r&r....






中國加油






加油


[隱藏]
加油






鍵盤翻頁
左右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