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1,771
  • 回覆: 3
PLA不愧是農民軍,天賦樹全點在種田上面了

這排科技樹太喪心病狂了!爆兵增加額外糧食,解散單位增加額外糧食...糧食爆單位,爆了單位送糧食,吃完糧食再解散,解散再送一堆糧...


*******************************************************************

解放軍專家把舊彈藥轉變成有機肥料     解決世界性難題


中國軍網 2014-10-14 14:35





身在基層,他們卻「創造」了11種國軍標、38種部軍標。

編制僅百餘人,他們卻有121項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獎,其中不乏「全國第一」「全軍第一」。

一個團級單位,他們卻引來31名院士和知名專家前來「聯姻」。

他們,就是榮獲第三屆「軍隊科技創新群體獎」的濟南軍區某軍械裝備技術保障大隊。創新者的「表情」最迷人。走近他們,人們都會不由自主地被這群勇於創新的官兵所打動、所吸引。

執 著

得知某型彈藥檢測裝置全軍推廣,高工張余清說:為這一天,我花了整10年

那一年,張余清39歲,任彈藥修理隊工程師。

當親眼目睹某型彈藥實彈檢測不慎險些釀成悲劇,他下決心要「弄個東西出來」。

無數次試驗失敗,無數次從頭再來,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他成功了——某型彈藥檢測系列裝置最終定型並在全軍推廣。

此時,驀然回首,10年過去了,白髮已悄然爬上了他的雙鬢。

慶功會上,一位老彈藥專家激動地握住張余清的雙手:「你幹了我這輩子想幹沒幹成的事!」

張余清神情平靜地答道:「為這一天,我花了整10年,但絕對值!」

創新,需要十年如一日的執著,也需要敢於「赴湯蹈火」的勇氣。

3年前,已是全軍彈藥技術管理專家組專家的張余清,來到一處廢舊彈藥爆炸的事故現場。

殘垣斷壁,彈片散落其間……置身觸目驚心的爆炸事故現場,張余清決定研究「廢舊彈藥變肥料」這一全新課題。

好友勸他:「廢舊彈藥變肥料,這課題難度可不小。都快50歲的人了,過點舒服日子吧。」

張余清絲毫沒有動搖,在他眼中,「這是值得付出的事,再難也要做」。

一次,降能處理試驗,**突然爆炸,張余清被氣浪掀翻在地;一次,反應液突然暴沸,濺出的強酸溶液把他厚厚的工作服燒得滿是洞……

一個接一個難以踰越的坎,一次又一次在生死線上「舞蹈」,可沒有什麼能阻擋他執著探索的腳步。

今年4月,張余清成功了——報廢**變成了有機肥料。成果鑑定會上,總部專家組首席專家連說3個「了不起」:「這是利國利軍的大事好事,這是世界性難題,這是多少人花了多少錢都解決不了的老大難……」

因為執著,使得10年不長;因為執著,可以直面生死。

該大隊政委張啟明說,在這裡,「十年磨一劍」「屢闖鬼門關」的事還有許多,因為大隊官兵們都有顆專注的心。他們從不為工作之外的事分心,可對分內事一絲一毫都從不馬虎。

[ 本帖最後由 kuwntong 於 2014-10-24 01:27 PM 編輯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功德無量!






中國基層就有不少這樣執著的人,要看國家如何給機會讓他們作出貢獻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