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4,961
  • 回覆: 6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咁高難度?其實即係點?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引用:
原帖由 復活高貝利 於 2014-7-27 02:31 PM 發表
好似大笨象吸水咁, 行為完全非人類
現代人類都很難理解, 用鼻吸粉 (請勿吸毒 !)




[隱藏]
哇。。。呢種事我都是第一次聽見,百越人士點解釋?






違反人類生理結構 不可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引用:
原帖由 復活高貝利 於 2014-7-27 03:30 PM 發表

嗰位偽造百越是日本親戚及創造龍文化ge網友可能吾敢上嚟
喺動物頭上加角根本是好印歐的做法,佢都夠膽話龍文化來自南方百越
佢先唔怕,佢不嬲想同漢族斬纜



[隱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引用:
原帖由 復活高貝利 於 2014-7-27 03:48 PM 發表


日本已經同百越斬纜以前有大陸學者話彌生人同良渚文化的百越相似, 日本學界即時反枱
良渚不好說,良渚的文明成就其實確實幾高;最近因為你們在講這方面話題,我在去看了一下:

古越文化與日本彌生文化的同風共俗


  廣義的越文化,包括“吳越”和“百越”,是指泛長江東南的中國古代文明。據日本考古學的時代划分,從公元前500年至前250年左右,稱為“彌生時代”。大量史跡證明,古越文明與當時的琉球和日本文化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高地聚落的特性與習慣:吳越時期的“于越”國,建都會稽(即今紹興),諸多的軍事據點都建立在附近山上,《國語》、《越絕書》記載:這些軍事據點,不但聚集了眾多的士兵,同時也聚居了為數不少的平民百姓,往往又是軍民雜居一處的高地聚落。“彌生時代”初期(即公元1世紀左右),日本關西的一些地區,開始出現類似的高地聚落,其主要作用是軍事據點或避難所,與當時的日本社會政治形勢有密切的關係。日本彌生時代的高地聚落遺蹟,約500個左右。中日兩國同類建築遺蹟的存在,在事實上已經揭示了兩地同風共俗的歷史面貌。

  2.拔門齒:于越人的拔齒習俗,見于《管子》等古籍之載。宋代古籍稱“女即嫁,便缺去前齒”。原因比較複雜,有成人禮、婚娶、父母亡故禮儀、裝飾等不同解釋,是一種包含着某種特殊意念的特殊風俗。在琉球群島中的種子島,在彌生時代中期,其拔齒之風就很盛行。日本山口縣豐浦郡遺址出土的一些頭蓋骨中,也可以明顯見到拔齒痕跡。這種同風共俗的現象,當然不排除某種程度的文化影響因素。

  3.紋身:《墨子·公孟》載:“越王勾踐,剪髮文身。”《戰國策·趙策》載:“被發文身,錯臂左任,甌越之民也。”此后的一些越裔民族,如海南島的黎族和台灣的高山族,也大多流存文身之俗。2002年,筆者在海南省陵水縣曾目睹了眾多黎族婦女的文身現狀,她們有的文于臉上、額上,紋樣為條紋、幾何紋等,不過這些女性多為中老年人,現代年輕人基本少見這種習俗。《隋書·流求國》說琉球王國的婦人“以墨黥手,為蟲蛇之文”。日本古代乃至現代居民中,同樣存在類似的文身習俗,如琉球群島的德之島居民,其文身的部位多在手臂、手背等處,紋樣有十字紋、米字紋及豎點紋等。這和中國古籍所謂“斷髮文身,以避蛟龍之害”,是有一定關係的。琉球和日本漁民水手的文身目的,是否傳承古代中國東南沿海操舟弄水的越人之遺俗,雖然目前尚無法加以確認,但是在相同的自然生活環境下出現的同類習俗,其中的文化傳承及影響的因素,是不能排除的。

  4.白水郎及船祭:唐代詩人元稹《送嶺南崔侍卿》詩:“洞主參承驚豸角,島夷安集慕霜威。黃家賊用鑹刀利,白水郎行旱地稀”。宋《太平寰宇記》載泉州風俗時說:“白水郎,即此州之夷戶,亦曰遊艇子。其居止常在船上,兼結廬海畔,隨時移徙,不常厥所。其船頭尾尖高,當中平闊,衝波逆浪,都無畏懼,名曰瞭鳥船。”日本列島對漁民也有“水人”之稱,《肥前國風土記》說值嘉島“白水郎”沒有馬牛不算富的記載,並非偶然。推測古代越人後裔在亡命水上四處飄泊之際,可能已經有人涉足東瀛諸島,並在那裡安營扎寨生活下去了。“白水郎”一詞,在日本地區的存在,顯示古越裔在日本沿海徙居的可能性。清代《海上紀略》記載福建沿海的海船中,往往供祀一蛇:“名曰木龍,自船成日即有之,平時不可見,亦不知所處,若見木龍去則舟必敗。”日本古代乃至現代漁民,對舟船的祭祀活動也很常見。福井縣出土的一件“彌生時代”中期的銅鐸中,刻畫有船紋圖案。沖繩地區流傳至今的龍舟競渡活動,包含有對水神、河神的祭祀內容,人們對龍舟的愛護,往往也與神靈祭祀聯繫在一起。

  5.共同的鳥靈信仰:河姆渡遺址中的鳳鳥雕刻、“良渚文化”之玉雕中的鳥圖像、義烏“烏鴉助葬”的故事,都強烈的顯示了古越先民崇鳥的事實。《越絕書》與《吳越春秋》記載的越地“鳥田”之事,則是越人崇鳥的一個寫照。春秋時期,吳王闔閭葬女,舞白鶴以葬。晉《博物志》說:“越地深山有鳥有鳩,越人謂此鳥為越祝之祖。”《吳越備史》載:乾寧二年,越州董昌稱帝時,越中曾有聖經云“有羅平鳥,主越人禍福。敬則福,慢則禍”。于是,民間悉圖其形以禱之。上世紀80年代初,紹興出土了一件銅屋模型,屋頂柱上的大尾鳩鳥雕塑,更被人認為是古代越人崇鳥的鳥圖騰柱。浙江鄞縣出土的青銅鉞上的羽人划船紋樣,是以鳥類象徵“羽人”為主體的祭祀鳥靈或追送亡靈的一種古老的原始祭祀活動。據日本著名人類學家國分直一介紹:在日本南方諸島以及韓國濟州島等地,有一種“鳥竿”的祭祀器,即在一根木條上端,安上一只鳥形飾物,以象徵鳥靈,祭祀亡靈。如日本下關等地的“幡祭”中的羽幡裝飾,也是受這種遺風影響的一個例子。奈良縣出土的一件陶器殘片上,刻畫着一個有羽翼的人物形象。

續以下網址

http://www.hf.usx.edu.cn/xb/news.asp?id=20504

在搜索百越,找到這碗百越湯河




紋身=不孝!

因為身體髮膚,受諸父母!雖然宜家大家開明左,但剪髮仍忌剃光光,紋身亦只可紋眉而矣,一紋其他,即變黑社會!



引用:
原帖由 復活高貝利 於 2014-7-27 02:18 PM 發表
"漢書·賈捐之傳"
"貉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習以鼻飲,與禽獸無異,本不足郡縣置也。”


《通鑒》:“今邑管溪洞及沿海喜鼻飲。隨貧富,以銀、錫、陶器或大瓢盛水,入鹽,並山薑汁數滴;器側有竅,施管如瓶嘴 ...
頭飛鼻飲 !咁無稽,都有人信?



引用:
原帖由 復活高貝利 於 2014-7-27 03:26 PM 發表

接受現實吧,百越被歧視係有原因
你睇下人體呼吸系統, 同消化系統, 係點連接, 就知無可能

係生理上不可能, 非不去做.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WILSON-QE999 於 2014-7-27 06:17 PM 發表


頭飛鼻飲 !咁無稽,都有人信?
只要o岩咀形,更無稽都有人信



鍵盤翻頁
左右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