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1,945
  • 回覆: 5
+7





戰車的出現讓攻守出現了失衡,但反戰車飛彈的出現卻也撼動了戰車所向披靡的地位,而其中促使戰車朝全新方向發展的武器,莫過於俄國製造的反戰車飛彈。(Source:MoD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自從世界是第一輛戰車問世之後,反戰車武器的發展就從未停下腳步過,從一開始的反戰車手榴彈、反戰車步槍、反戰車砲到後來的反戰車火箭,目的都是在讓除戰車以外的地面部隊擁有與戰車抗衡的能力,在絕大部分的歷史中,戰車總是較占得上便宜,而反戰車武器僅能勉強維持戰車與反戰車間的平衡,但這個天秤卻因為20世紀中期開始問世的反戰車飛彈出現而失衡。





一向被認為在開闊地上所向披靡的戰車,卻在1973年贖罪日戰爭中的短短20天,被俄製9M14反戰車飛彈(北約編號AT-3)摧毀了超過800輛以色列戰車和裝甲車,而此役也讓俄製反戰車飛彈聲名大噪。但儘管在後半個世紀中,戰車的應用以及地位雖然仍屹立不搖,然而在本世紀近10年來的衝突中,卻可以發現天秤已從戰車倒向反戰車飛彈,並逼迫戰車改變自己的作戰方式,同時加裝了許多新科技以反制反戰車飛彈。





其中產生極大影響力的國家跟當年贖罪日戰爭中的一樣,俄製反戰車飛彈在近代衝突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腳色,儘管在科技程度上不若歐美產品,例如俄國就缺乏跟標槍反戰車飛彈一樣的對等裝備,但俄式的簡單、耐用、易佈署的特性,卻讓俄國反戰車飛彈如火箭推進榴彈(RPG)和AK步槍一樣影響了全世界的戰爭,並成為戰場上最難纏的殺手。





下列特別列出兩款在戰場常見的俄製反戰車飛彈,而在了解其性能諸元之後,便不難理解為何戰車需要改變自己的作戰方式,並督促讓自己加快演化。



9M111/9M113「低音管」反戰車飛彈









9M111和9M113的主要差別在於飛彈,而它們都可以安裝到9P135M發射器上。(Source:MoD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9M111低音管(Fagot)反戰車飛彈在1962年設計,並於1970年進入蘇聯軍隊服役,而至今依然在俄國和世界各國使用,且9M111依然持續在精進其飛彈的殺傷力和精準度,因此威力完全不是當初70年代的產品可以相較。



9M111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一個是9P135發射器,另一個是9M111飛彈套筒,其中飛彈套筒的型號決定了武器的殺傷效果,最初的9M111飛彈擁有2,000公尺的有效射程,其高爆穿甲彈(HEAT)擁有400mm均質鋼的穿深,而在1990年研發的9M113飛彈在日間擁有4,000公尺、夜間有3,500公尺的有效射程,其彈頭也更換為縱列高爆穿甲彈,能夠在引爆戰甲車外的爆炸反應裝甲(ERA)之後再貫穿厚達800mm的均質鋼。







9P135系列三腳架發射器的操作十分簡單,要發射飛彈時,先將最前端的扳機總成保險打開,接著上抬擊發撥桿令擊錘處於待發位置,接著扣引板機發射飛彈,而在飛彈離開套筒後,左手控制俯仰轉輪、右手控制水平轉輪導引飛彈直到命中。(Source:MoD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在9P135三腳架發射器的部分,自從改進至9P135M之後就可以兼容9M111和9M113飛彈,而9Sh119瞄具則至於發射器的左邊,操作飛彈的方式為透過一具扳機發射,並有兩個轉輪控制飛彈的俯仰(+/-20度)、水平(360度),能夠追瞄以60km/h行進的移動目標,並擁有5x/10x的放大倍率可供選擇,且人員在發射時可使用臥姿以減少暴露面積。9M133飛彈含套筒重12.5公斤、發射器重22.5公斤,因此主要編制為雙人小組。




9M111飛彈係採用瓦斯將飛彈推出的冷發射方式,在冷發射階段初速為80m/s,在火箭馬達點火後的飛行階段速度則達到186m/s,而飛彈全程透過瞄準線半主動線導導引,就跟美製拖式飛彈一樣。



9M133「短號」反戰車飛彈








9M133飛彈是全世界威力最強的人員攜行式反戰車飛彈之一,而也正是這款武器的投入,才促使以色列加速研發並令戰車實裝主動防禦系統。(Source:MoD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9M133短號(Kornet)反戰車飛彈可能是近代最知名的重型反戰車飛彈之一,這款雖然在1998年就進入俄軍服役,但真正聲名大噪的時間點是在2006年以黎衝突時,曾經有輛號稱全世界防護最強的虎賁Mk4戰車(Merkava Mk4)遭到9M133擊毀,並在戰鬥中共摧毀4輛、擊傷24輛虎賁,並讓以色列國防軍在日後開始積極研發並配備主動防禦系統。






9M133在技術層面上稱的上是9M111的後繼者,但因為成本因素,因此俄軍並不打算以9M133全面取代9M111,因此兩者處於並存且共同精進的狀態,而就跟9M111一樣,9M133同樣也由兩大部分所組成,然而它卻更為先進,在發射器的部分,其9P163-1三腳架發射器搭配了1PN79-1熱像儀,賦予它日/夜攻擊的能力。



[隱藏]




9M133的飛彈雖然重達29公斤,發射器本身約22公斤,但重量依然是雙人反戰車飛彈小組可以負擔的範圍。(Source:MoD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在飛彈的部分,最初的9M133-1就擁有了100~5,500公尺的射程,其縱列高爆穿甲可以在引爆ERA之後再貫穿1,000~1,200mm均質鋼,或者是3~3.5m水泥牆,而最新的9M133M-2則射程提升至8,000公尺,排除ERA之後可再貫穿1,100~1,300mm均質鋼,可以摧毀全世界任何未經過現代化升級的主力戰車,而即便是防護力最強的第三代戰車,9M133依然可以輕易貫穿側面裝甲。





9M133飛彈含套筒重29公斤,發射器約22公斤,因此可由雙人小組攜帶,並可在1分鐘內佈署完成,甚至在預備到發射的時間只需不到1秒鐘,因此非常適合需要靠打帶跑存活的游擊隊使用。



兩者相較於美國托式的共通優點












相較於左圖的美製拖式反戰車飛彈(TOW),俄製的反戰車飛彈往往都可以讓使用者躲在接近地面甚至掩體後的位置,且整體設計更為簡潔和輕便,例如右圖的9M133。




相較於美製的反戰車飛彈,俄製反戰車飛彈不僅多樣化且風格迴異,以美國和其盟邦仍在使用的拖式飛彈來看,其體積不僅遠較9M133或9M111大,甚至在佈署上也完全不若俄國飛彈方便,此外,拖式飛彈的射手必須在發射時冒險與飛彈處在同一個水平面上,但俄製反戰車飛彈在設計時就已經避免這種風險,不論是9M133或9M111,其瞄準具目鏡和轉輪都是在飛彈套筒底下,使操作者可以安心地躲在牆後,讓飛彈冒出掩體即可。




因此,即便俄國缺乏如標槍般的先進產品,但其獨到的設計思路和實用取向,卻讓俄國反戰車飛彈顛覆了戰車的研發和運用。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