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1,023
  • 分享: 2



原來係為咗逃稅 !

完整踢爆《塑料假米》造謠真相!拿昂貴的塑膠原料去製造廉價白米?如此顛覆邏輯的謠言居然也有人信?太可悲!別再以訛傳訛了!

一公噸塑膠原料人民幣1.3萬元;一公噸白米卻只是人民幣2,450元。拿這麼昂貴的原料去生產廉價白米?誰的腦袋穿洞了?
據澎湃新聞12月27日報道,近日「奈及利亞發現中國產塑料大米」的新聞被熱火朝天地炒作了一番——確切說,是炒作了3輪。
第一輪相對而言較不「火爆」,始作俑者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韓國新聞網站,稱「奈及利亞發現中國產塑料大米」、「外包裝袋標明大米,打開卻是塑料顆粒」、「煮飯形狀明顯不對」,等等等等,這些新聞被海內外一些中文媒體、網站和網絡平台轉載,但基本上波瀾不興。




「塑料大米」


第二輪則是「新聞熱度」承上啟下的關鍵:某著名華裔女媒體人從海外「另類」中文傳媒《大XX時報》上看到這則逸聞,在未作充分調查的情況下利用自己的平台和影響力進行「夾敘夾議」,甚至將之引申到「食品安全」等問題上,引發海內外廣大華人的高度關注和熱烈討論。
第三輪則是第二輪的邊際效益:BBC轉發了該華裔女媒體人的「夾敘夾議」,不僅令這一「火爆新聞」一下具有了「國際影響力」,還「出口轉內銷」在中國國內掀起更大波瀾——畢竟,那位華裔女媒體人在報道素質等方面一直存在爭議,但BBC卻是較具公信力的老牌國際傳媒。
然而從第一輪起就不斷有中外人士提出質疑:商人是逐利的,用塑料製造「假大米」這種「低值易耗品」,可謂用高檔天然水晶冒充普通平板玻璃,數量又如此巨大,豈不是要賠得稀里嘩啦?
一些在西非居住、工作,或從事過這方面業務的人開始在各網絡平台解讀、澄清,但影響力與「塑料大米說」、「食品安全說」相比,可謂人微言輕、幾乎聽不見聲息。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非洲最腐敗國家的「口袋規則」

筆者自1992年起就從事對西非的外貿行業,且從「夥計」到「老闆」,從儲運、單證到一線(西非)業務員都做過,筆者的妻子則是從事國際船務代理20年的「老資格」,對於這個「塑料大米」,是一點都不陌生的。事實上這也並不是什麼「新生事物」。
奈及利亞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西非工業化程度最高、總體購買力最強的國家。但於此同時,它也是「老非洲」、「老外貿」公認的非洲最腐敗國家。這個國家的腐敗體現在人、貨「進出口」領域,就是「口袋規則」的泛濫。
什麼是「口袋規則」?

簡單說,就是在台面規則上規定了無數的「不允許」,許多很常見的國際貿易貨物,都「絕對」不允許進口或出口,但實際上這些貨物一直在源源不斷地進口、出口,並在當地市場占據絕對壟斷地位。之所以如此,是為了給操辦部門和操辦者留出權力尋租的彈性,增加額外收入。

就以筆者曾長期從事的紡織品而言,奈及利亞最暢銷的各種亞、歐進口紡織品品種,如蠟染平紋布、絞綜布、大小全面提花布等,在「台面」上都是嚴禁進口的,但實際上該國市場上每個月動輒上百、數百貨櫃的這類紡織品,絕大多數是進口的,只需要找一位神通廣大的「報關人」,走一套複雜且代價不菲的「規定程序」,這些貨就可以大大方方運進去了。所謂「禁令」,其實不過給經辦「口」增加個收費敲章的理由罷了。
但這還不是問題的全部:因為已經進口的貨物在理論上仍然是「走私」的,放行單位倘和貨主或其它什麼關係人一時不爽,隨時可能藉口「緝私」來個公事公辦;奈及利亞政出多門,就貨物進口環節而言,海關、警察、名義上屬於海關實則自行其是的「緝私大隊」、商業部、州和市兩級政府……都有權有能力在自己「眼皮底下」折騰那些「走私貨」,筆者在奈及利亞鄰國——貝寧經濟首都科托努時,幾位熟識的同行都在尼經濟首都拉各斯碰上最倒霉的事(約2003或2004年間的事):因為商務部和緝私大隊間鬧矛盾,後者將前者放行、剛剛入倉的幾十個紡織品貨櫃查封,折騰了個把月,貨主花大價錢贖出,前腳緝私大隊封條揭掉,後者商務部封條又貼上——以前繳錢不算,還得再來一回。
既然市場秩序如此混亂,何以還有那麼多商人趨之若鶩?

「檯面上」的大米,「台面下」的塑料
奈及利亞是西非最具活力、市場購買力驚人的國家,且許多產品毛利很大,因此即便代價高昂、風險不菲,大多數「老非洲」仍捨不得吐掉這塊不易下咽的「肥肉」。事實上筆者在貝寧科托努、多哥洛美的門市部,許多業務也仍然來自奈及利亞——本國小分銷商自己過境小批量購買再自行運回,對大批發商而言風險就被轉嫁和分攤了。但這種銷售模式,產品價格上不具競爭優勢,且並非什麼商品都適合。
文章開頭提到的塑料就屬於「不適合」的一類:它是工業原料,不是消費品,很難「零打碎敲」,只能硬著頭皮「直接闖」——「塑料大米」就應運而生。
簡單說,「塑料大米」從一開始就是在出口塑料,而不是大米,之所以要報「大米」,則是因為大米屬於尼「檯面上」可以合法進口的產品,而塑料則只能像前面提到的紡織品那樣走「台面下」。以塑料冒充大米看似「高風險」,實則只要「把關」這一個環節不出問題就幾乎再無後患,在默認「走一步就要花一步錢」的奈及利亞不僅「多快好省」,而且簡潔少風險(只和一個環節打交道);相反,老老實實報塑料,則不僅「把關」環節分文不省(進口「假大米」是「走私」,進口「真塑料」一樣是走私),而且還要額外和更多「現管」打交道、通關節,不僅花費多,而且風險控制更加困難,「兩害相權取其輕」,作為西非塑料原料消費量最大的國家,進出口商如何選擇,不言而喻。

我個人第一次接觸「塑料大米」業務,是1992年的事,當時在浙江某國營茶葉進出口公司任單證員,實際做這筆生意的,則是掛靠我公司的一個餘姚個體小公司(當年外貿體制未放開,小公司無自營進出口權)。後來我一位寧波籍大學校友靠做這個還發了大財。
當年的「塑料顆粒」,主要是價格和檔次較低的聚丙烯顆粒,但一些仍在西非的同行介紹,隨著奈及利亞工業化程度的提高,檔次較高、價格較貴的各類聚乙烯顆粒,甚至號稱「塑料王」的聚四氟乙烯顆粒也「加入戰團」。
由於風險較高,當年國內大公司很少染指這類業務,主要是「富貴險中求」的小中間商和小廠家在搞。近年來形勢有很大不同,進口商常常是在非洲本地或杜拜、加那利群島註冊的,從中國訂貨時標明是「塑料顆粒」,但收貨人卻在奈及利亞境外,待貨物從中國出口後,目的地更改、合同和提單轉簽,「塑料」搖身變作「大米」再運往真正的目的地——奈及利亞的拉各斯或哈庫特港。
這樣的「偷梁換柱」,中國國內的廠商和出口商是否知情或配合?如前所述,最初那些「掛靠」者非但知情,而且就是實際主謀。但如今的情況照一位朋友的說法則「很複雜」,既有知情者、參與者,也有完全被蒙在鼓裡、既不知自己的貨物最終目的地是奈及利亞,更不知好端端塑料顆粒會被裝進大米口袋的。
這樣的「塑料大米」生意持續了多少年?不清楚,即以本人親歷而言就有20多年歷史了,且實際上來源國也遠不止中國一家。儘管這期間「內涵」、「外延」都有很大變化,但「生意」本身一直存在,且「塑料大米」從來就被貨主當作塑料來引進、銷售或使用,而不可能去用來冒充大米——即便最便宜的丙烯顆粒,價格也數倍於大米。


所謂「塑料大米」被查


新媒體時代讓真理「越辯越暗」

既然是心照不宣的「半黑半白買賣」,何以突然被查?如前所述,奈及利亞腐敗橫行且政出多門(國內某大航空公司曾開設廣州-拉各斯直飛航線,首飛時尼駐華大使親自登機隨行,原因是「擔心拉各斯海關官員不認北京使館簽發的簽證、給首飛儀式丟臉」,相互掣肘情狀可見一斑),一旦某個方面「擺不平」,就可能有人「橫插一槓」,打破「潛規則」來個「公事公辦」。一般而言,這種「公事公辦」會隨著「人情到位」,重新恢復到「潛規則」態勢,畢竟奈及利亞百廢待興,實際上是需要進口各種各樣的「禁止進口」產品的。但這一次「塑料大米」被不明就裡的外國記者抓個正著,又被一系列更「外行」且自作聰明的「二傳手」、「三傳手」渲染演繹,最終弄出這麼個「驚天新聞」來。
連日來某些出面「澄清」的媒體、部門吞吞吐吐,原因複雜,既有「不熟悉」、「不專業」的問題,也有某些實際上熟悉且專業的部門、人士不便啟齒的關係(雖然奈及利亞的「黑清關」問題和俄羅斯類似問題一樣,是和當地市場實際情況息息相關的「潛規則」,圈內一般是能夠諒解的,但畢竟「上不得台面」),而「新媒體時代」媒體專業素質、尤其專業態度的嚴重「返祖」,則讓真理再次「越辯越暗」。
很顯然,這次事件和「食品安全」無關,因為不論買家、賣家,都沒打算將「塑料大米」這麼貴的貨物當糧食吃掉或賣掉。
中國是奈及利亞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如果說,昔日對「黑清關」、對奈及利亞奇特的「口袋規則」,幾乎所有奈及利亞的洲外貿易夥伴選擇默認情有可原,那麼時至今日,或許既有必要、也有能力依託國際通行的貿易規則,和這個非洲第一人口大國「好好談談」,唯如此,才能讓今後輸往該國的塑料依舊做塑料,大米依舊做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