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1,166
+2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曾建造二十多艘航母,一度橫行海上,讓日本野心極力膨脹。



日本海軍“隼鷹”號航空母艦
其實,一戰后的《華盛頓海軍條約》不光限定了各海軍強國主力艦的數量和噸位,航空母艦也是受限的艦種。然而,當日本意識到航母的作用之后,就開始大力發展這種武器。
除了設計建造正規的航空母艦之外,日本還利用商船改裝出了一批輕型航母。日本海軍在1938年制訂了一個航母預備計劃,選定具有改裝潛力的民用船是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在開戰時能夠順利徵用這些備選船只,日本海軍還預先支付了部分建造費用。
實際上,雖然日本國內商船數量龐大,但真正具備改裝潛力的卻屈指可數。由于本國可選船只太少,日本甚至連國外的船只都不放過。德國滯留在神戶港的一艘2萬噸的商船就被日本改裝成了航母。最終,海軍擁有了四個型號一共7艘由商船該裝的航空母艦。

“飛鷹號”的前身是日本郵輪計劃建造的 24000 噸級高速豪華郵輪“出云丸號”。
由于民用船只設計建造標準與軍用艦艇有很大的差別,因此日本改裝后的這些航母性能普遍較差。它們的噸位在1-2萬噸不等,存在航速低(20節左右)、載機數量少等先天性缺陷。最無奈的是艦機適配性很差,很多航母都無法搭載當時日本海軍先進的艦載機。
為了趕在戰前完成工期,許多商船幾個月之內就完成了改裝,一些重要設施和防禦武器都沒來得及安裝。開戰后,日本讓這些航速慢、打擊能力有限的航母直接參與激烈的海上決戰,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
例如,2萬多噸的“飛鷹”號在這些航母中算得上是最優異的。在馬里亞納海戰中,它僅被一條魚雷和一枚航彈命中后就沉沒了。應該說,改裝的航母在實戰中沒有突出的表現,甚至被當成自殺飛機的靶艦來使用。

美國護航航母
無獨有偶,二戰時美國早期的護航航母也有不少是由民船改裝而來。當時美軍海軍號稱擁有一百多艘航母,這其中占絕大多數的就是護航航母。由于工業實力強大,美國改裝航母的成果明顯高于日本。
與日本海軍的那些航母相比,美軍的護航航母很少執行艦隊航母的作戰任務,而主要是為其它艦隻護航或者是為前線運送飛機。在運輸、登陸、轉移等行動中,美軍都大量使用護航航母,往往一個編隊數量有十幾甚至二十幾艘之多。
護航航母上搭載的飛機主要是為主力艦隊提供掩護,這些飛機能夠有效對敵機進行驅離或攔截,在諸多重要戰役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它們在兩個大洋的戰場上還是獵殺潛艇的“好手”,日德海軍許多準備用來實施破交的潛艇都命喪于護航航母之手。




1946 年浮起準備解體的“海鷹”號
美日兩國都有由商船改造的航母,但二者取得的戰果和最終的命運卻有很大的不同。在在日本看來,由商船改裝的航母與主力航母之間的差別僅僅是在戰力規模上,而在使用功能上其實根本沒有什么區別,改裝它們就是給日本主力航母充當“替補”。
而美國海軍的艦隊航母和護航航母卻有着明確的分工,護航航母可以專注于自己的“本職工作”。從根本上講,由于國力的差距,同樣是徵用民船,美國不過是為了救急,而日本是為了“救命”……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CAGCE622052696NH.html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